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连达院士:压力大不愿接受媒体采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2日15:11   央视《新闻调查》

  解说:

  浙大调查组解释说,贺海波的造假数据来自戴教授实验室,只有被剽窃者戴教授才有可能发现问题,但是这样的说法遭到了戴教授的反驳。

  采访:

  戴德哉:发现的假数据的主要依据可能不在我这个地方,查他的原始数据。

  记者:但是查能查出真伪吗?

  戴德哉:可以。原始数据根本没有这个记录,那就说明这个数据是外面来的。

  记者:这就是贺海波工作过的实验室,按理说,他发表论文当中所做的实验应该都是在这个环境里完成的,他的每一个实验都应该有这样的原始的实验记录本。这个记录本上,比如说他买了多少只动物,用了多少只动物,买了多少种试剂,用了多少种,都应该有这样的原始凭证贴在上头。我们再来看这个,这个叫血球仪。那么每一种仪器你用没用过,都需要在这个本上有所登记,那么你用完之后,打印出来,所有的原始数据要贴在这个记录本上,这当中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具体的数据必须在这个纪录上有所体现,而且备案以公查核。

  记者:这个对原始数据的审核在论文发表之前是必须的程序吗?

  戴德哉:这个东西一定要看的,而且存档,备查的,

  记者:必须的

    戴德哉:必须的。

  记者:您有没有查过贺海波这8篇论文的原始数据?

  吴理茂:我应该做这个事情,因为我的管理经验和各方面的不足,当时没有做这个事情,这也是我犯的错误之一。

  记者:您作为通讯作者是完全有责任也有可能……

  吴理茂:当时根本没有怀疑他造假,知道吗。因为任何一个研究者拿出一篇论文来,你没有理由怀疑别人造假,因为作为一个科研界,我们一般是这样的,相信别人。

  记者:如果是无条件地相信他,那这个监督和管理还从哪儿谈起呢?

  吴理茂:这个东西呀,你可以去怎么理解都可以。 

  解说:

  如果吴理茂当初没有负起通讯作者的责任,那么,贺海波在七个月时间里接连发表5篇论文,这样的高产,也没有引起实验室吴理茂主任的警觉吗?

  采访:

  吴理茂:我是感觉到怀疑的,为什么?因为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表这么多的论文,是不可能的事情。

  记者:你认为是不可能的。

  吴理茂:我也是搞研究的,凭我自己的经验是不可能的。我就警告贺海波了,我说这件事情一旦出来了,把你害了,把我也害了。当时我只是简单地这样讲,但是没想到这句话现在成了真实。

  解说:

  我们不知道吴理茂是否真的警告过贺海波,但是很显然,吴理茂并非对贺海波的造假一无所知,那么,作为课题组的真正负责人李连达院士,他是否知情呢?我们向李院士求证。李院士的秘书转告我们,李院士的压力太大不愿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采访:

  李贻奎(电话采访):李院士现在是不愿意跟任何媒体来接触的。

  记者:我觉得如果作为个人来讲,我,理解他的心情,但是我想它作为浙大的一个院长,也是一个导师,而且也得到这样的一个巨大的课题资源,那么这背后实际上也来自很多纳税人的支付,所以我想公众也是有这个权利来知道一些真相的,您觉得呢?

  李贻奎:不愿再做任何解释。因为老先生经历了这样的事,本身作为这个事件,然后后追究责任,好像社会的关注都是李院士这边的责任。

  解说:

  李连达院士在事发之后曾发表声明,自称他的课题组研究的是国家973课题冠心Ⅱ号,但是贺海波所写论文的主题并不是“冠心Ⅱ号”,而浙大的调查也支持李院士的说法。

  采访:

  曾苏:贺海波作为博士后,他从事的研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个是他自己原来从博士期间研究内容的一个延续,另外一部分李院士给他的一个课题,现在从他发表的论文来看,都集中在跟他原来课题相关的一些研究上面。

  解说:

  但是,贺海波的博士生导师戴德哉教授却坚称,贺海波博士毕业后,再也没有研究过博士期间的课题,而他论文论证的丹酚酸B却是李院士研究的中成药冠心二号的主要成份。

  采访:

  记者:那么对丹酚酸B的研究能够排除说是这个(李连达)实验室的课题吗?

  戴德哉:绝对不可能排除,它就是一个课题的部分,怎么能排除呢。

  解说:

  虽然戴教授认为,贺海波的论文不能排除与李院士研究项目冠心2号的关系,但为了严谨起见,我们还向国内权威的药理学家进行求证。

  采访:

  记者:从他这8篇论文来看,想要论证什么?

  林教授(中医药理学会理事长 博士生导师):他是想证明丹酚酸B对心肌梗死的效果。记者:丹酚酸B是什么物质?林教授:是中药丹参里面提取的有效成份之一。记者:这两样药是冠心二号的主药吗?林教授:冠心二号里面有这个成份。

    解说:

  我们在有关资料中发现,一直自称名字是被盗用的吴理茂主任,早已把论文作为自己的成绩,列在了他本人申请2007“新星计划”的名单里,这些造假的论文同时也出现在了课题组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呈交的进展报告里。

  采访:

  记者:您刚刚不是说了,贺老师的文章不是统统跟你的课题组没有任何关系吗,怎么会列在课题组的进展报告里?

  吴理茂:对他的文章,仅仅是顺便列在上面了。

  记者:这么听下去,您并没有尽通讯作者的责任,但是享受了通讯作者的荣誉。

  吴理茂:这个问题我现在不想太多地说,但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事态会严重到这个程度,再一个我只是个小萝卜头,对不对。

  解说:

  2月28日,李院士在给戴教授的道歉信中承认,贺海波研究的正是他主持的国家973计划“冠心Ⅱ号”。既然李连达院士承认了是贺海波研究的是他的课题,那么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他又自称根本不知道这些论文,名字也是别人代签的,他的管理工作是怎么做的呢?

  解说:

  在浙江大学,李连达院士除了担任贺海波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外,还担任了三个博士生和四个硕士生的导师,但是,这些学生却很少有机会见到他们的导师。

  采访:

  浙江大学药学院学生:用李老师的话来讲,空间上、时间上,他根本不再这儿。

  乔洪翔(浙江大学药学院学生):因为李老师比较忙,也难得过来几次。

  解说:

  我们了解到,李院士虽然是浙大药学院院长,但人事关系还在北京的西苑医院,由于工作太繁忙,他每年也只能抽空才能来浙大指导工作。

  采访:

  曾苏:他每年要来五六次,一般(每次)一天到两天时间,要在这个实验室里面,就跟学生见面。

  枢青:有一些学生考院士的目的是希望得到最高级的指导,而并不是天天见到他。有些学生希望天天见到他的导师,他就应该去考别的老师。

  记者:指导这件事情,是需非常实质的一个内容的,他很难靠一个称号就来完成这种交流。

    陈枢青:他在那边是否可以指导在这里的研究生呢?这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创新,这种创新里面就体现了遥控的,然后看看能不能行。

  解说:

  这种遥控能实现么?既然面对面的指导时间少,那学生和导师之间是不是还应该有其它交流方式呢?

  采访:

  学生:我们所有的学生没有一个人知道李连达的手机,也没有知道他的邮箱,也不知道他的固定电话。

  记者:怎么可能呢?他是你们的导师,跟导师联系的基本的方式都没有吗?

  学生:因为我想转导师,我想找李老师,找李连达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联系方式。后来我就想那怎么办呢?只有到网上查文章,浙大网站上挂着李林达(院士)的网页嘛,我就发邮件,结果发邮件没有想到发到吴理茂哪里去了,这个邮箱是吴理茂在看。我发完了以后,可能是10分钟,吴理茂他过来找我,他说你退学吧。没有什么好说的。

  记者:你和李院士之间有过通讯的联系吗?你作为他带的研究生。

  乔洪翔:我好像没有。

  记者:作为你得导师是应该指导你整个的研究过程的。

  乔洪翔:吴老师在,吴老师也是比较负责,所以说,我们都是让吴老师做的。

  记者:那这么看起来,李院士更多的是一个形式上的导师,是这样吗?

  乔洪翔:对。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学术 造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