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均不低于15元的公共卫生服务意在防患于未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7日19:45   新浪嘉宾访谈

  主持人

  对,所以我在看这个医改方案的时候也对这个感同身受。其中讲到了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李玲

  对。

  主持人

  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机关学校、社区、企业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公众的合理营养,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我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李教授,我就想到我们的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给出的一个数学公式,他认为一块钱就等于8.59元。我曾经在聊天时候就问他,1块钱为什么等于8.59元,他提供了一个美国做的一个研究数据,美国对几万名妇女的跟踪研究,如果说我们在健康教育方面,也就是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方面提供1块钱的投入,我们在未来的药品方面就会节省8.59元的概念。

    人均经费不低于15元的公共卫生服务是真正的防患于未然

  李玲

  是这样的,所以这会我们的医改方案是有这种理念的,先进性就在于真正地从预防着手。所以,现在老百姓可能最快能得到的实惠就是公共卫生,因为公共卫生现在我们真的在服务,中央承诺现在每一个老百姓人均15元,今年就开始,到2011年是要达到20元。这个我们从来没有过,每个人均化的公共卫生服务。所以,这是真正的防患于未然,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健康挑战,因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生活和老龄化,可以说都是和健康是背道而驰的。疾病是越来越多,都靠等到发病再治是治不完的。看病贵、看病难是世界顽疾,靠我们有限的资源很难解决这个顽疾。我们怎么办?无论从我们国家1949年到80年代的经验就是以预防为主,那时钱很少,就是通过我们制度的优势,群众运动,大家健康的生活方式,课间操、广播操、喝板蓝根汤到春夏期间,预防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有效的维护健康的。我们这么多年应该说非常商业化的就医的理念也误导了我们的患者。媒体遍地广告都是药,都是就医,大家都是去看病。

  主持人

  全国人民都在吃药,广告也非常多。

  李玲

  靠吃药现在拉动我们的GDP。所以,观念的改变是非常难的事。但是这次政府是下非常大的力度,包括人均公共卫生费用,要把我们扭曲了的就医和健康的观念矫正过来,这样才能从源头保障人民的健康。

  主持人

  刚才李教授提到人均公共卫生经费在2011年要达到20元,可能很多网友也不了解,这20元拿来以后用在什么地方呢?

  李玲

  它是计划免疫、公共卫生的宣教、妇幼的保健,是有目录的,公共卫生有哪些品种,有些是完全免费,大概14种免疫是完全免费,但是像感冒可能自己还要付一些钱,方案里具体地列出来。而且公共卫生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随着我们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它不断地会增加投入。而且公共卫生从哪个角度上讲,钱不重要,它是一个组织的力量,有政策组织起来干就行了。就像每个人都得做操加强锻炼,这需要钱。

  主持人

  对,讲得很精彩。

  但是有时作为我们在办报的过程中,也感觉到有时候告诉我们的老百姓普及一些健康知识也非常重要。因为中国面积很大,人口的素质和教育程度也是千差万别。比如说我们在办《健康时报》的过程中,外地有的读者找到我们的编辑要看病,比如说我们就接触过一个这样的病例,比如这一个孩子他的脊椎尾骨下裂,其实这种病我们了解了专家以后,专家告诉我们,是在他的母亲怀孕的时候身体缺乏叶酸所致。其实对于广大的农村妇女来讲能有几个人知道叶酸跟这个疾病的因果关系。我们后来了解了一下专家,其实在孕妇怀孕的过程中,每天大概能够吃一片叶酸,大概服用几个月的时间。

  李玲

  这次医改方案里加入了这个,将来会给孕妇提供免费的,这个非常重要,妇幼保健这回是非常强调,因为是收益最高的。

  主持人

  一个小小的叶酸片,它总共孕妇在怀孕期间的成本,也就是大概几十块钱就够了。但对孩子来讲是一个终生的健康。

    此次医改

  李玲

  对,其实医改这一块政府是下大气力,非常对,我觉得是功在千秋的,它会为我们民族的健康长远奠定一个基础。而且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一次的医改方案是保障人民健康,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战略转移,不是仅仅对着病,短期的任务、短期要缓解的问题是看病贵、看病难,但是你得源头上先把病控制住,就像你说的不得病。而健康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生活方式,这是最重要的,然后环境、遗传,医疗本身贡献度不到10%。所以,我们真正健康功夫不是在医院、在医疗体系,而是整个全体人民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概念,而且有健康的生活环境。

  主持人

  讲得很好李教授。其实我不知道您平时对咱们国内的健康教育的现状是不是关注。

  李玲

  我觉得非常缺乏,所以这次要改革,刚才你念的那一段上,政府在加大,现在中央台都要建一个“健康频道”,就是给老百姓办的。下一步更要做的是健康教育进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课本,我回来接触中国的孩子,我就觉得他们奥数特别强,学了很多知识,但缺乏常识,而可能健康的常识是最缺乏的。他很聪明、很能干的孩子,十八般武艺都会,奥数、钢琴什么都会,但是他基本的生活技能缺乏,怎么维护自己的健康,健康的知识几乎是空白。那么这就是我们教育不成功,这是最好的素质教育。所以,这方面都是将来不断要改进。

  主持人

  总书记的科学发展报告中讲得很清楚,健康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

  李玲

  这个对这次医改恰逢其时,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因为我们现在富起来了,但是我们没有健康起来,尤其现在农村的疾病发病率,癌症、心脑血管病,他们吃的比原来确实好了,能吃得起肉了,而且可以多吃,但是他们没有健康的生活理念,实际上对他们健康是有损害的。现在是生活好了,但是是虚胖。健康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最重要的财富,因为健康本身是我们发展的投入,你有健康的人经济发展才快。同时,健康又是你发展的目标,你一切发展不就是人们生活得好吗?如果没有健康,他的生活质量一定是不高的。

  主持人

  其实在我们的媒体宣传中也常常存在一个误区,我们在宣传某一个典型的时候,大家都会感觉到所有的典型要么身患重病,要么意外去世了,要么就是带病坚持工作。我觉得这些观念应该都需要纠正。

  李玲

  我觉得是,我们应该宣传如何健康地工作。过去清华大学有一个口号“健康地为祖国工作50年”,我们应该重新倡导这样的观念。

  主持人

  包括我们的戒烟,其实我们的戒烟、酗酒、缺乏锻炼这些都是共有的问题。

  李玲

  现在我们富起来了,抽烟、喝酒无度,而且是无节制,这是巨大的健康隐患。

  主持人

  我们就希望未来的医改中通过我们的健康教育,通过我们媒体的传播来唤醒更多人的健康意识。

  李玲

  是。所以,这次我们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立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是我们全体国民的责任,其中有一个“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我们要建立的这个体制是人人参与、人人享有。我们每个人是最大的健康生产者,健康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上,我们首先要维护自己的健康,当然人也可能得病,那么得了病以后应该有序的就医,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低成本、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

  主持人

  李教授讲得很好。在这次医改中大家比较关注的就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问题。比如说人们长期以来听到的一种说法,比如说医生的劳动价值偏低,而药价增高的又比较大。这次在医改中就推行了一个医药分开,同时适当地提高药师的费用。但是在我们的一些了解过程中,我们曾经调查过一些药店的情况,比如说在北京,一些医保的药店它的药价在一些产品中反而比医院的药房里的药价还要高。当然这个比例占的是多少我们没有一个准确的调查,但是有相当一批药,主要是那些医保的药店,它的价位要高于医院药房的价格。按照未来医保设计的蓝图,我们在提高药师的诊疗费用的情况下,如果是我们到药房去买药,这个药反而还高于医院的价格,大家有一个共同担心的问题,反而大家的费用降不下来,反而会增高。您觉得这种担心怎么解决?

    公立医院应该用最小的投入能够保障老百姓健康

  李玲

  我也有这种担心。因为其实我们老百姓已经习惯于看完病以后就拿药,就在医院的药房里,而且其实医和药是天然的联系在一起。你现在能翻开大概是门诊,住院的还是翻不开,你不可能住院到外边提一揽子药过来做手术、输液,肯定是不合常规。出了医疗事故到底是医院的问题还是药的问题。所以,医和药的分开是把医生的利益、医院的利益和药的利益分开。只有在这一点上斩断才能解决问题。所以,单纯把一个药房分出去到外边,或者加一个药师费是能缓解现在开大处方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补偿机制跟上,可以给你开大检查。所以,老百姓还是享受不到改革的好处。

  所以,真正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这是关键点。什么叫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其实是替政府行使保障老百姓健康的职责,他应该是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什么是社会利益最大化?用最小的投入能够保障老百姓健康,这就是社会利益最大化,他不应该以他的机构利益最大化。而他机构的利益应该是政府来给它保障,这时它想的就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是它的本质。我们的公立医院改革的公益性一定要回到这一点上,老百姓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好处。

  主持人

  如果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前提的条件就是要保障医护人员的基本收入。在平时大家中也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就讲我们的医护人员现在收入都很低,当然所谓低的判断是基于现在在一个市场化的模式下得出来的一个自我的感觉。那么在未来的医改方案中,按照您的说法,如果回归到公益性以后,国家的投入是多大才能符合我们医护人员基本的前提。比如有人讲到,我们的医护人员工资跟国外相比差距多大,等等这一类的说法。要解决这样一个核心的问题

    给医护人员一个体面的待遇保证其积极性

  李玲

  医护人员的待遇是这次改革一个核心问题,你能不能给医护人员一个体面的待遇,这是保障他有没有积极性的一个关键。但是这个待遇我觉得不仅仅是工资的问题,他的待遇工资就是拿到现金的收入是一部分,其实你还有给他配套的福利,住房、教育、养老,他事业升迁,他个人发展的平台,培训、再教育,他的个人事业发展的平台,他的社会待遇,他的声誉,这些都是他的待遇。我觉得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待遇,让他在社会上是一个受尊重的职业,是一个体面的职业,他不会为五斗米而折腰。

  我们现在因为放开了以后,应该说各个环节是不配套的。比如现在刚刚毕业的医生,他一个月的工资一两千块钱,如果在北京的话,他不开药怎么买得起房啊?因为你没有给他提供后续的保障措施。所以,医生的待遇是一个综合配套的,不是单纯说几倍于工资、几倍于公务员或者多少,不仅仅是一个钱的概念。我觉得给他们提供一个体面的生活标准,然后良好的社会待遇,他们才能回归救死扶伤去,这个职业应该有的是人道主义情怀,而不是把这个职业变成去趋利、去赚钱、去买房、去买车的一个手段。如果是这样,真的老百姓很难得到实惠,因为他掌握着信息优势,总能有办法让你多掏钱。

  主持人

  李教授讲的很好,但是我还想进一步地探讨,比如要回归到公益性,我们的医护人员要有一种人道主义的情怀,那我们怎么达到您讲的这样一个目标?比如一种道德的约束、一种法制很强势的监管?

  李玲

  首先是待遇,我刚才说的是一个综合的待遇,社会的待遇和物质的待遇,要两者。然后你给了他待遇,他愿意加入这个行业,你要给予他严格的监管,也就是不合格的害群之马一定要剔除,让这个职业是一个值得尊敬,是一个他珍惜的职业。他如果再胡作非为,你严格的监管才能保证这个行业能够真正地是健康,而不是像现在鱼目混杂。   

  主持人

  李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医生跟钱不是主要的关系。比如一个感冒可以一分钱不花,可以花一千块钱。

  李玲

  也可以花一万块。

  主持人

  这里就有一个医生道德良知的作用。

  李玲

  你最后这个体系怎么能真正让医生和医院是替国家在行使保障老百姓健康的职责,他怎么想方设法用最低的成本给老百姓治好病,而不是想着我怎么多挣钱。只要医生和医院想着怎么多挣钱,你什么都管不住他,你是管不了他的,因为他有充分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他就是一个垄断,你是打破不了他的。

  主持人

  就像你讲的感冒可以一分钱的药都不开,也可以开一千块钱的各种检查。

  李玲

  这都是合理的。

  主持人

  这都是在医学允许的合理范围之内。

  李玲

  没错。

  主持人

  现在医患关系讲了很多年,大家经常在讲,每当一个医疗纠纷出现的时候都在讲。其实未来的医改方向也提出给医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就目前而言,医患关系的这种对立或者是不协和,怎么看?

   医患矛盾根本在于双方缺乏信任 构筑信任公益性非常重要

  李玲

  双方都有原因,其实是一个大的社会背景,我们现在比较泛商业化,这么一个大的社会背景,我们过去的认识,把医疗服务也作为一个普通的服务,就跟上餐馆、进理发店是一模一样的。对于患者来说他的心态就是我交了钱你就要给我提供合适的服务。大的医疗纠纷一般都出现在他花了很多钱这个病没有治好,患者基本上有一种心态,没有治好就是医生的问题。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就医观,有医疗事故,而且医疗事故即使在美国这么发达的国家大概都到30%,因为生命太复杂,医学太不完善,这种风险是非常高的。所以,如果老百姓的一种心态,我花了钱你就必须给我治好,治不好就是你的错,就会激化医患矛盾。当然有的医生也开大处方、检查,让老百姓对他有一种不信任,认为你就是要挣钱的。所以,医和患的信任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现在就缺乏这种信任。如何来重新构建这个信任呢?公益性非常重要。全世界医疗机构都是以公益性为主的,美国是最市场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它的非营利性永远都占85%。原因就是公益性是换取老百姓信任的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老百姓本来信息不对称,他进你这个医院,你真正是公益性的,他当然就信你,信则灵。他进去就说你就是为了挣钱的,大量的老百姓也不看病,为什么对医生这么不信任?就是认为现在医生都是黑心,都是为了赚钱。他不信就进一步激发了医患关系,他对医生不信任,医生怎么办?现在法律又是举证倒置,一旦有医疗纠纷,医生要出据证据,哪里我没做错,我要证明我做的都是对的。所以,为什么现在一个小感冒到医院都让你全套检查,你来告我吧,我都有证据,你告我不倒我。这种医患关系都在不断地恶化。所以,回归公益性是解这个死扣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当然回归公益性也不是一蹴而就,是非常难的事,需要医和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 医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