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向陆川致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5日12:03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文/加藤嘉一(KatoYoshikazu)(日本)

  虽然陆川采取的模糊法将遭到部分公众的批评,但这恰恰是他的高明之处。他正在考验两国观众:中国人和日本人在 中日战争这一巨大分野中能否找到哪怕一点点共鸣?

  中关村电影院,傍晚6点钟,我坐在第六排的中间位置,周围都是年轻的女孩子。她们始终哭着,觉得日本兵太残暴 ,受害的中国平民太可怜。

  我想了一下,如果这些女孩子知道我是日本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我也感到很震撼,影像留下的感受很直观。心 情很复杂,因为我是日本人,杀害、强奸无辜平民的都是我祖国的前辈们。我该怎么反应,要不要向周围的女孩子主动表明自 己身份,表示歉意?

  我始终一边观看,一边重新寻找自我认同。不知为什么,眼泪始终没有留下来。我是不是太无情?

  电影结束了,观众散了,我一直坐着坚持沉思,直到被清洁工逼迫才离开,想了很多。

  《南京!南京!》的看点有两个:一个是日本兵所作行为如何残暴以及中国平民所受的伤害如何沉重。开枪、屠杀、 强奸等场景必然深入中国人的心,必将加剧中国人对“日本”这一抽象概念的厌恶感。

  另一个看点则是男主角角川带有的人性、人情、人心。导演陆川有意把日本兵的部分环节“人化”了。不管是言行、 表情还是最后无奈中的选择——自杀,角川作为军人在这部影片里显得很温柔。

  假如日本人看了这部电影后会有何感受?任何人都有人情,虽然日本和中国在中日战争中的立场截然不同,但我相信 日本人看完后一定也会感到难受。但同时也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觉得中国导演把日本兵表现得过于残暴,以点盖面,以面盖 点。而坚决主张“南京大屠杀不属实,根本没有发生过”或“即使发生过,30万的数字故意被放大,被当局政治化了”的极 右分子,肯定会觉得愤怒。

  我个人是很佩服陆川所付出的心血的。为了拍这部敏感的历史题材,花了4年时间,去了日本3次,中途肯定遇到了 许多困难,可想而知。在这里,我向他表示崇高的敬意。在我看来,《南京!南京!》对于中日交流史来说,将成为某种意义 上的里程碑。

  作为中日关系的观察者,从短期看,我会担心这部电影将深化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的感情隔阂。毕竟是以“南京”为 题材的抗战片,在信息化时代,影像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又前所未有地巨大,因此,中国民众对日本和日本人的印象恐怕难免恶 化。

  我也跟日本有关机构的人士讨论过这部电影产生的影响,他们也很担心它会不会成为健康地发展中日交流的障碍,并 怀疑——中国为何总是推广有关抗日战争的电影?是不是跟政府宣传和爱国教育有关系?

  不过,从长期看,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南京!南京!》带来的积极影响。陆川刻画了战争的残酷性,但他也没有忽略 人性的普遍性。虽然陆川采取的模糊法将遭到部分公众的批评,但这恰恰是他的高明之处。他正在考验两国观众:中国人和日 本人在中日战争这一巨大分野中能否找到哪怕一点点共鸣?

  历史认识是靠着时间和交流一步一步推进的。《南京!南京!》将是促进中日两国人民“历史认识正常化”当中的切 实环节和重要一步。陆川说:“我最大的野心是把《南京》放到日本去。”我相信,无论从政治还是商业的角度看,把它输出 到日本市场有一定的难度。但我的立场很清楚,但愿这部电影能够到日本去,让日本人看后有所感受,有所思考。

  在历史认识问题上,两国之间立场上的不同很正常,但这意味着更需要交流。南京大屠杀也好,右翼分子也好,极端 民族主义也好,靖国神社也好,中国人和日本人在这些敏感问题上都需要了解对方到底想什么,要什么。回避是不理智的,面 对才是勇敢的。-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