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四青年”悲喜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5日12:03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记者柴爱新|北京报道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快一个世纪,但就‘现代化’的意义来说,仍是我们继续努力的一个方向”

  “五四”运动风云渐散后,那群被写入历史的“五四青年”,或投身革命实践,或专心学术探索,或寻找“幸福生活 ”。

  正值“五四运动”90周年,《望东方周刊》记者走访了“五四运动”中几个重要人物的后人或研究者,探寻这些觉 醒后的“五四青年”的人生悲喜剧。

  反思者罗家伦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1919年5月4日,上午10点,北大学生罗家伦靠在一张长桌旁,为了下午的运动,匆匆草拟此文。原计划印5 万份,结果到下午1点才印了2万份,马上拿到街头散发。

  这份“五四”那天唯一的印刷品,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第二天下午3点,学生全体大会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各学校3000多名代表参加,通过了上书大总统和教育部 、通电罢课的决议。罗家伦在北大学联负责总务和文书,被推为学生界代表。

  “父亲充沛的精力,炽热的感情,蓬松的头发,沙哑的嗓音,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家伦的女儿罗久芳告 诉本刊记者。

  现居美国的罗久芳,退休前是美国州立西雅图中央社区学院教师,近期正在写一本关于“五四”的研究著作。

  谈“五四”绕不过罗家伦,不仅因为他起草了宣言,“五四运动”一词也是他最早使用的,而且他还归纳过“五四精 神”。

  “‘五四’刚刚过去三个星期,父亲就在上海的《每周评论》上,用‘毅’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五四运动的精神》, 总结了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就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精神’和‘民族自觉的精神’。”罗久芳说。

  不过,一年后,罗家伦就开始反思这次运动。

  1920年,“五四”周年纪念,罗家伦在《新潮》发表《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的成功失败和将来应采取的方针》, 一方面肯定学生运动——“五四之前的中国是气息奄奄的静的中国;五四以后的中国是天机活泼的动的中国”;同时认为,“ 罢课”“三番五次地请愿”“一回两回的游街”都是“无聊的举动”,“辛辛苦苦读了几年书,而去年一年以来,忽而暴徒化 ,忽而策士化,忽而监视,忽而亡命??全数心血,费于不经济之地”。并指出学生运动失败之处,主要是“做群众运动而没 有群众”,不了解劳苦大众的生活和困难,所以没得到他们的支持。

  “父亲主张,在中国没有解决国计民生问题以前,学生所能贡献社会的,是专心去研究真的学问,翻译国外有价值的 著作,以期建立思想改革的基础。”罗久芳这样解释罗家伦一年内的巨大转变,“五四以后他与许多亲密同伴都先后出国深造 ,因为他们深信,建立新文化必须从学术研究做起。”

  在罗家伦去世的前两年(1967),他写了一篇《对五四运动的一些感想》,再一次说明他对“五四”的看法:“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贯的精神,就是要使中国现代化。要使中国现代化,必须要从思想现代化做起。”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快一个世纪,但就‘现代化’的意义来说,仍是我们继续努力的一个方向。”罗久芳说。

  浪漫主义诗人闻一多

  1919年5月5日清晨,地处北京城郊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前一天晚上才从进城的同学那里听 说天安门前掀起风潮的学生们,惊奇地发现,食堂门口贴出了一张大红纸,抄着岳飞的《满江红》。

  就在5月4日,清华召开57人会议,讨论是否参加“五四”游行时,20岁的高等科二年级学生闻一多说:“清华 住在北京,北京学生救国,清华不去参加。清华,清华,难道你真的不算是中国人的学校了吗?”

  此次会议上,闻一多当选学生代表,食堂门口的《满江红》就是他连夜手书而成的。7日,学生代表团成立,闻一多 在秘书部工作。

  6月3日,北京学生恢复了一度中断的街头演讲,遭到政府镇压,清华进城的百余名学生全部被捕。但第二天仍然有 160多名清华学生进城,闻一多这天也和大家一起出发了,行前带了水壶干粮和洗漱用品,做了坐牢的准备。

  6月16日,全国学生联合会在上海成立,闻一多作为清华代表,参加了之后召开的学联常会。8月5日,全国学联 举行闭幕式,孙中山在会上演讲,给闻一多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与罗家伦不同的是,此后闻一多更认可“五四运动”是青年政治运动,并且肯定运动后期政治力量的介入。

  “爱国当时是‘五四青年’的主流,爱国是不分党派的,因为当时中国是南北政权,北洋军阀是反动的,南方的国民 党是革命党,要北伐的,他是从国家利益考虑,拥护孙中山。”闻一多嫡孙、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闻黎明,这样告 诉本刊记者。

  1922年,闻一多到美国留学,渐变为一名国家主义者。

  “‘五四’时期有三种思潮。一种是马克思主义思潮,一种是国家主义,还有一种自由主义。国家主义讲究组织,自 由主义讲究个人。闻一多到美国留学后,觉得中国被欺负是因为没有组织起来,没有国家观念,所以变成国家主义者。”闻黎 明说。

  1925年闻一多回国后,渐渐与政治疏离,埋头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直到1945年公开站出来反对国民党。

  在1944年的“五四青年运动座谈会”上,时为西南联大教授的闻一多,阐述了自己对国民党认识的转变:“在一 个没有民主的国家,埋头搞学问有什么用?学生是国家的主人,有权过问国家大事,如果认为一个国家要学生耽误学问来过问 政治就是不幸,那么,造成这种不幸的原因,还不是没有民主?”

  “闻一多当时是西南联大教授。那时出现了豫湘桂大溃败,国民党已经很不像样了,共产党在这个时候提出了联合政 府,毛泽东又写了《新民主主义论》,闻一多开始慢慢接近共产党。”闻黎明说。

  1945年的“五四”纪念、“七七”纪念,闻一多都积极参加了,当时西南联大教授介入的不多,主要只有两个人 ,另一个是吴晗。西南联大的“民主堡垒”的称号,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

  这位奔放的浪漫主义诗人,自“五四”点燃的崇尚爱国、民主的火焰,从未在胸中熄灭。虽然他的政治见识未必高明 ,但是他一生忠于自己的信仰:爱国和民主。

  “他一直真诚地相信‘五四精神’是中国的一贯精神,每年的‘五四’纪念都非常积极,认为青年政治运动精神应该 继承和弘扬。”闻黎明说。

  “出走的娜拉”庐隐

  “生命是我自己的,我凭我的高兴去处置它,谁管得着?”庐隐经常这样说。

  1919年秋天,20岁的庐隐以旁听生的资格考取了北京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此时“五四运动”余温尚存,而 关于妇女解放的话题还在继续。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给了中国女性极大的勇气去争取恋爱和婚姻的自由,各地报刊时见有女 子反抗包办婚姻、自杀抗婚或主动离婚的报道。

  在李大钊的伦理课上,庐隐就曾大胆提问:“在两性关系中总是强调女性的贞操,那么,男性有没有贞操问题呢?”

  庐隐的这种“叛逆性”,从她的第一段婚约就开始了。

  庐隐17岁时,一个叫林鸿俊的远房亲戚对她非常爱慕,庐隐本来对他只有友谊和同情,但当母亲以对方没有前途拒 绝求婚后,她却因为要跟母亲唱对台戏,决意接受这份感情,并定下婚约。

  林鸿俊大学毕业时,庐隐正在女师大接受新教育,热衷于社会活动,勤奋写作。林温和地劝庐隐“女人不必管社会上 的事情”,并表示准备投考文官。业经“五四新文化”熏陶的庐隐感到不能容忍这样“平庸”的人作丈夫,坚决与之解除了婚 约。

  从反抗父母,到因为“志不同道不合”而解除婚约,庐隐第二次做了“娜拉”。

  1921年前后,庐隐与北大高材生郭梦良恋爱。但郭梦良家里有父母包办的妻室,并无离婚之望,但庐隐依然决定 与他结婚。此时她已是小有名气的女作家。

  上世纪20年代,虽然妇女解放思潮因“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已有传播,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与未婚夫解除了 婚约的女人,又要嫁给一个已有妻子的男人,仍然惊世骇俗。

  “我们容易被庐隐迷惑,觉得她是一个很先锋的人。实际上,她身上新旧参半,传统的情感很强烈,内心很矛盾。” 上海女作家蒋丽萍接受本刊采访时说。

  1990年,蒋丽萍的一位朋友拿来一叠手稿,作者是著名《诗经》研究专家程俊英。程是庐隐在女高师的同学,当 时与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并称“四公子”,名噪京华。这“四公子”就是庐隐的代表作《海滨故人》中四个女主人公的原型 。而程俊英的手稿写的就是“四公子”在《海滨故人》之后的故事,是当时已90岁高龄的程俊英的回忆录。

  蒋丽萍为手稿中四位“五四女生”后来的人生故事深深吸引,之后多方走访,把程俊英的手稿改成小说《女生 妇 人》。

  蒋丽萍告诉本刊记者,庐隐与没有离婚的郭梦良结婚,有一个说辞——郭梦良叔叔家没有男孩,因此,按照传统,郭 梦良可以娶两房太太,不分大小,其中一位算是给叔叔家传宗接代,名为“双祧”。

  “答应双祧,实际上就是妥协了,到了郭梦良的福建老家,大老婆就在眼前,公婆也不喜欢她,这个刺激很大。”蒋 丽萍说。

  妥协换来的婚姻非常短暂,仅有两年,1925年,郭梦良生肺病去世。

  1928年,庐隐认识了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生、比她小8岁的诗人李唯建。在李唯建的热烈追求下,1929年 再婚。

  “李唯建是被她名气吸引,因为当时女作家很少,她又很出名。但感情不能当饭吃,后来他们必须面对社会,实际上 是庐隐自己去面对社会。”蒋丽萍说。

  庐隐夫妇辗转到了日本,又因经济困窘回国,定居上海。

  李唯建一直没有工作,“有一段时间在一个印书馆工作,有人说他是庐隐的‘小男人’,他不高兴,就不干了。”蒋 丽萍说。

  婚后生活经济来源完全依靠庐隐,当时他们住在上海的愚园路,因为是名作家,还要保持中产阶层的生活。

  “传统女人该干的,她一样都没少干。同时在外面工作,当老师,业余还要写作。作家、教师和贤妻良母,三个角色 做得都不错,但对她来说非常沉重。”蒋丽萍说。

  娜拉出走后怎么办?这个由鲁迅提出的设问,在当年曾经激起很大的争论。勇敢坚强如庐隐,也不得不同时承担新旧 女性的双重角色,心力交瘁。

  当年的出版家赵家壁在回忆录中说道,当时的庐隐脸色非常憔悴。而在程俊英回忆录中,她当时去看庐隐,她穿着非 常艳丽的衣服,而程俊英知道庐隐以前一直喜欢青灰色的装扮。

  “除了在物质上负担整个家庭,她还要保持女人的吸引力,因为李唯建比他小很多。”蒋丽萍说,“即使如此,婚姻 还是出现了危机。”

  根据程俊英的回忆手稿,李唯建后来与弄堂里的一个舞女有了交往。

  “看起来很前卫,但是很多问题,还是传统问题。是从超越时代开始的,最后还是落在了传统的窠臼。”蒋丽萍感慨 。

  1934年,年仅35岁的庐隐难产早逝,一位“五四新女性”匆匆走完人生。

  当年的“四公子”中,只有程俊英活到了1949年后。

  王世瑛,读书时与郑振铎相爱,感情甚笃,但因郑家境穷困,王世瑛在家庭压力下改嫁他人,后来也死于难产。她死 后,郑振铎每年都会给她扫墓。

  陈定秀,家境富裕,父亲是苏州商人,自由恋爱嫁给美国留学归来的程俊英的叔叔,并把家族产业交给丈夫打理。但 她的婚姻只抄袭了新式婚姻的外壳,丈夫很快有了外室,而陈定秀并没有提出离婚,独自抚养几个孩子,最后在忧郁中死于癌 症。

  蒋丽萍说自己写完小说上部《女生》(主要写“四公子”的大学生活),程俊英让小女儿读给自己听,听完低声道: “真是像做梦一样啊??”。

  1993年,当蒋丽萍刚完成下部《妇人》,93岁的程俊英即去世。

  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说,“五四”时期妇女解放的主要途径是,反叛家庭,毅然出走,追求自由的爱情,并自主婚姻 ,但婚姻却成了她们“解放”的终止。

  正如觉醒后的“五四青年”们探索国家的富强民主之路依然没有结束,寻求个体生活的幸福之路也在继续。-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