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剑英“援川救灾回唐后,党和国家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而对于我来说,经历过这场灾难的救治,所做所想绝对是影响我一生的财富。”唐山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李长江一边接着电话,还一边忙得在看病人送过来的CT片子。
因为对并肩战斗的医生战友及治疗过的病人的牵挂,使他多了好多不眠夜。不过,李长江说他收获了更多的东西。“对人性及思想的升华是其他无法相比的,我感觉自己站得更高了,尤其对生命和健康的理解,对亲情的理解,甚至是对人性的理解。”
李长江爱人的家是个大家庭,有姐妹兄弟8个。“我爱人的姐姐因唐山大地震下肢瘫痪,然而,33年来姐姐凭着她快乐向上、不屈不挠的性格,幸福地生活着。还结合她自己的人生感悟,现在写了一本几万字的书稿,想了一个书名叫《感恩》。”
“我现在比去地震灾区以前,更多地理解了姐姐,所以我现在总是想多找些时间和姐姐坐坐聊聊,也会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听听她的故事,让他们也听懂这浓浓的亲情、善良的人性和这颗感恩的心。”李长江说。
自地震灾区回来以后,李长江在他的名片上加了一行宋体小字,打印上“一次医患,终生朋友”的字样。他说:“在震区战场上,每一名灾区的伤者都是我们的亲人,是共同战胜灾害和伤痛的亲密战友。从灾区回来之后,我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上,但灾区救援的经历仍时时激励着我,让我对今生选择这个职业无怨无悔,也更强化了我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医患双方要真正成为共同战胜疾病的战友和兄弟。”李长江说,地震灾区救援经历给了他一个强大的信念,医务工作者要尽可能地带给患者足够多的坚强和乐观,通过爱的传递和交流,相信每个患者及亲人都愿意乐观地面对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