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果你爱我,我们就在汉源工地结婚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3日06:17  长江商报

  湖北5000余人参与援建汉源灾区,所有工程明年6月前完工

  他们,本有让人羡慕的职业和舒适的环境,却毅然辞掉工作到偏远的山沟里搬砖头;她们,或留下刚断奶的孩子来到灾区,或在工地上举行了简陋的帐篷婚礼……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点滴细节。汉源县大渡河畔,援建者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用爱奏响了一串串荡气回肠的旋律。

  他在工地赶工期 她来工地结“帐篷婚”

  2004年,土生土长的武汉伢江治东从部队转业后到山河集团做了一名水电工,经人介绍结识了四川省仁寿县天明乡中心小学的女教师刘文红。

  虽然两人相隔千里,但他们甜蜜的恋情并未因距离而变淡。经过4年的爱情长跑,两人定于去年10月7日结婚,25桌酒席都已经预订好了。

  去年9月,江治东获悉汉源需要援建,主动要求到四川去。当江治东向刘文红提出延迟婚礼时,刘文红不免有些失望。江治东说:“我是退伍军人,地震时没有尽义务,现在有机会就要做点事情。”刘文红默许了。

  来到汉源后,江治东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为了保工期,江治东劝说刘文红到工地上结婚,“如果你是真爱我,你就来汉源在工地结婚吧。”最终,刘文红来到了汉源。获悉喜讯后,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送来了土特产表示祝福。

  去年11月5日,江治东和刘文红在马烈乡小学的工地上举行了婚礼。一间不到40平米的租房,简单地布置了一下,贴了大红的“喜”字,就是他们的新房。黄石援建办工作人员、工友、乡亲们共150多人痛痛快快地在临时帐篷里喝了一场喜酒。

  “当时双亲都没有来,也没有举行正式的仪式。虽然酒菜都很简单,但是大家都很尽兴,场面很隆重。”看着父老乡亲们如此热情,刘文红激动得当场落下了热泪。

  援建唯一女总工 女儿病急不回家

  4月27日下午3时30分,刚刚从汉源援建工地回到十堰的周庆荣,照顾好正在住院的丈夫后,又匆匆赶往菜市场,准备一家人的晚餐。这8个月来,周庆荣没有好好跟爱人在一起呆过几天。

  32岁的周庆荣,是十堰市水利水电局的总工程师,也是十堰市援建汉源水利项目的负责人、现场总指挥。她,也是湖北在援建工地上唯一的女总工程师。

  去年9月11日,周庆荣离别家人来到汉源援建。身为一名公安干警的丈夫夏昌兵工作繁忙,周庆荣走之前只得将两岁半的女儿琳琳交给保姆照顾。“看着流沙河的沙一点点地堆积增加,我感觉自己的女儿在一天天长大。”在工地上,周庆荣如是说。

  去年11月,正当全体援建者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周庆荣突然接到家中的电话:“琳琳发烧得很厉害,怎么办啊?”保姆在电话中焦急地说。周庆荣心急如焚,当时十堰市正在召开武当武术节,丈夫正忙得抽不出身。“一去一来,不知要耽搁多少天,援建项目的工期又这么紧,耽搁不起啊。”周庆荣强忍心疼,安排保姆迅速将女儿送到医院进行急救。虽然经过治疗后女儿没有大碍,但由于照料不周,还是留下了气管炎的病根,到现在还经常咳嗽。周庆荣说,她在这件事上对不起女儿。

  辞掉优厚工作 一家三口奔工地

  4月28日上午,汉源县宜东镇小学的建筑工地上,一家三口在这里忙碌。

  “走,我们到汉源去搞灾后重建。”得知湖北对口支援汉源,谢崇元和吴爱萍毅然决定辞掉原本优厚的工作,并带上了大学刚毕业的儿子谢宇轲到汉源搞建设。

  谢崇元原是一家监理公司的总监,妻子吴爱萍原是省建五公司的高级总工程师。去年10月3日,谢崇元一家三口风尘仆仆地赶到汉源。谢崇元负责汉源县宜东镇小学现场施工的检查,吴爱萍任黄石市援建项目工地承建单位的资料管理员,谢宇轲是现场施工员。

  在工地上,谢宇轲不仅负责测量和监督,有时还要卸砖、弄钢筋。赶工期的时候,谢宇轲也得跟着工人们通宵加班。

  “刚来的时候,这里每天下午三点多就起风,他的脸都被吹皴了,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吴爱萍说,她没有想到平时在家娇气的孩子,在工地上竟磨练出来了。生活上,谢宇轲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在工地的食堂吃饭,在活动板房里睡觉。

  现在,谢宇轲每月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对于薪水,谢宇轲看得很淡。“就算是来实习的,为自己的将来增加一点资本,更何况来的目的是为灾区做点贡献呢。”

  背景

  汉源县,是四川省内唯一地处成都以南的地震灾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安排,湖北对口支援汉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汉源参与援建的湖北人有5000多人,其中武汉市援建办就有1500多人。作为武汉援建的六大项目:汉源二中、2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爱心福利院、富林镇卫生院、麦地小学、社区服务和体育活动中心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大部分工程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工。所有工程,将在明年6月份之前完工。

  朱春香照顾患病亲人十年感动周静波

  灾民在汉创业第一人

  援手湖北“爱心妈妈”

  “看到你,我以后会更坚强。”“我们只能选择面对生活,不能放弃。”在汉阳五里墩街五红里社区一廉租房内,两位坚强女人的双手握在了一起。看过媒体报道“湖北十佳残疾人爱心母亲”朱春香的事迹后,昨日,在汉创业的四川汉源县灾民周静波,带着512元慰问金看望了她,表示今后将努力帮助她。

  周静波:辗转武汉创造新生活

  昨日上午9点,周静波招呼完来餐馆过早的一波客人,便回楼上住所换了一套干净的连衣裙。“我去看望朱大姐,店里麻烦你们了。”她对丈夫王闯交代了一番便离开了“高兴小吃连锁”。

  周静波和丈夫是四川汉源县人,他们经营的一家酒店在“5·12”地震时化为乌有,两人先后通过武汉市劳动局来到武汉打工。周静波在汉阳一家酒店干了两个多月的大堂经理,发现武汉的餐饮业潜力巨大,便下决心自己创业,先是入股了汉口一家火锅店,今年4月又通过贷款,在汉阳王家畈开设了自己的小吃店。

  作为四川地震灾民在武汉创业的第一人,周静波压力很大,一年来仅春节回去了两天,其他时间都在研究武汉人的饮食习惯,现在已能做出地道的热干面。

  朱春香:专职照顾亲人十年

  昨日上午10点,周静波来到了朱春香家——汉阳五红里社区的一套廉租房。朱春香刚为10岁的儿子洗完澡。孩子躺在床上不停地抽搐,在一旁的另一张床上,孩子的父亲肖军也躺在上面抽搐着。

  “他们父子俩先后发病,这种‘遗传性共济失调’不能根治,我只有辞职专门照顾他们。每小时吃一次药、6小时喂一顿饭、一天换3套干净衣服……” 朱春香向周静波介绍着,表情很轻松,仿佛十年的“专职护士”生活在她眼里不算什么。

  “大姐您放心,我现在能力还不够,但我一定会努力,以后会一直帮助您。”满脸泪水的周静波掏出512元钱交到朱春香手里说。

  本报记者 柯称

  ◇人物

  四川阿坝州理县一对小兄妹在汉就读一年多,演讲致谢

  “我们愿意继续留在这里读书”

  一年过去了,对在汉就读的地震灾区学生们,人们的关心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少。近日,记者走访了几名在汉求学的灾区学生,除了看到他们灿烂的笑脸外,听到最多的语句就是:“我们愿意继续在武汉读书,等学有所成了再回家。”

  灾区孩子班会演讲纪念“周年祭”

  “这一年中,有了你们的帮助,我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了你们的关心,让我渐渐走出了地震的阴影……感谢你们!”5月8日下午3:40,最后一节班会课,在洪山区马房山中学初二(2)班的教室里,来自四川阿坝州理县15岁的姜根走上讲台,面对台下46名同学,向大家表示了感谢。之后,他的远房妹妹——14岁的女孩吴杨也走上了讲台演讲。

  “我渐渐地爱上了武汉这个美丽的大城市,我爱它是因为这里有我最喜爱的老师、同学,回想起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熟悉……”比起姜根的外向型性格,这个留着长发的漂亮女孩的感情要内敛细腻得多。

  去年“六一”儿童节,受灾的姜根和吴杨来汉投奔姑婆付建军。第二天,他们被洪山区教育局安排进入马房山中学就读,并免去了全部的学杂费。

  据该班班主任田小萍老师介绍,刚来的时候,吴杨除了语文成绩强点外,其他科目成绩排名都在倒数三名内。“这孩子还是很勤奋,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最近的一次期中考试中,她的成绩排名为全年级33名。”说到吴杨,田老师满是欢喜。

  找到第二个“妈妈”和一群朋友

  班会上,田小萍老师自称是吴杨的妈妈。“除了开朗,我和她妈妈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心宽体胖。”田老师并不介意当着学生的面开这样的玩笑。吴杨的好朋友谢诗梦和邹琦也告诉记者,私下里吴杨经常说田老师就像是自己的第二个“妈妈”。

  吴杨说:“我妈妈也很胖,所以每次我看见田老师就有浓浓的亲切感,想妈妈的时候就看看田老师。”

  除了在学校找到了第二个“妈妈”,吴杨还认识了一帮朋友。4月27日,吴杨过生日,班上每个女生都送上了生日礼物和祝福,这让她很感动。

  吴杨的好友谢诗梦告诉记者,家境贫寒的吴杨其实很大方。“有一次班上一名女同学没有带钱买午饭,吴杨毫不犹豫递给了她5元钱,而实际上吴杨自己每月的零花钱总共才15元。”

  一年来,吴杨的人缘越来越好、朋友越来越多,同学们还推举她为宣传委员和财产委员。

  本报记者 汪志 通讯员 胡体树

  灾区小姐妹入选校腰鼓队

  吴俣、荣春表姐妹俩都来自阿坝州理县朴头村,地震发生后姐妹俩的家成了危房,她们由大伯接来武汉,现就读洪山区珞狮路小学四年级。姐妹俩不仅同在一个班,座位也是前后排挨着。

  “这里条件比较好,上课也很安静,同学老师对我们都很好。”荣春的普通话十分标准,来汉近一年的她已能听懂武汉方言。她告诉记者,姑婆已经答应她,只要她成绩好,可以一直在武汉读到大学毕业。

  姐妹俩还入选了学校腰鼓队,全校800多个学生,只有40人入选,将参加洪山区组织的建国60周年汇演。

  本报记者 罗义

  本报特派记者 谭经田 发自汉源

  “到武汉快一年了,回想起以前在理县时所学的东西,再打开课本翻阅,我吃惊地发现,以前我有好多个为什么,而现在都会了。还是这儿的教学质量好,老师好,同学也好……”吴杨表示,因为成绩进步很快,她希望自己能够在这边一直读下去,直至考上大学。

  “望着窗外的景色我想起了我的家乡,在地震前它是避暑的好地方,山好水好空气好,我最喜欢的还是我们那里的泉水,在夏夜之时,双脚浸泡在泉水里,然后呼吸着新鲜空气,会有一种到了仙境的感觉。等我家乡建设好了,我一定让老师到我家乡来玩……”——吴杨在《X个灾区孩子的武汉情结》文章中这样记录。

  心声

  走,我们到汉源去搞灾后重建。这只是出于人间的爱,理由很简单,动机很单纯,只想做点事情。

  ——谢崇元

  看着流沙河的沙一点点地堆积增加,我感觉自己的女儿在一天天长大。

  ——周庆荣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