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分50秒!三千余学生“撤离” 生命教育走进课堂 老师专门应急培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3日06:42  大众网-齐鲁晚报

  

3分50秒!三千余学生“撤离”

  5月12日,历城双语实验学校的学生们举行地震逃生自救演练。当天 ,学校还邀请地震专家到校做防灾减灾地震科普知识专题讲座。

  王淑卿徐洁摄

  本报5月12日讯 12日,距离“5·12”汶川地震整整一周年,一年中,关于“生命教育”的话题逐渐走进校园,融入校园生活,并成为教育理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1日,甸柳一小举行了地震演习,当喇叭中的命令声响起,各班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记者注意到,第一遍演习时,有的学生手牵着手,说说笑笑,显得轻松随便,整个过程用时5分零4秒;第二遍演习时,显然更加紧张和有序,只用了3分50秒,全校3300余名学生全部撤离到学校操场上。

  甸柳一小杨兴永校长说,与“5·12”地震前相比,除每年例行的消防演练之外,每年一到两次的地震演练是新增加的内容。此外,之前的安全教育主要依靠教师个人的经验;而现在,几乎每位老师都得到过专门的应急逃生培训。他认为,紧急情况发生时,老师的反应一定要快,整个班级的自救能力主要得益于老师。

  “毋庸置疑,遇到灾难时,师生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演练的主要作用是给了师生自救自护的意识,告诉他们,第一反应是逃生,实在没有出路可逃,该如何躲避危险。”杨兴永校长说。

  “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但首先要有敬畏和爱护生命的意识。”山师二附中校长荆兆晶说,教育要引导孩子从尊重生命开始,并引导他们如何丰富人生,走好人生的道路。山师附小苗禾鸣校长说,之前总觉得生命的话题太沉重了,现在,每位老师都会把尊重生命的意识带入日常教学中。

  在谈到生命教育的话题时,济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社会心理学家张承芬教授认为,生命教育要解决“人为什么活着,意义是什么”的问题,有些青少年耐挫折能力差,受一点委屈和挫败就会有过激或自残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引导也是生命教育重要的一部分。

  张承芬教授认为,生命教育不一定搞抢眼的形式,也不一定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但一定要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和家庭教育中。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