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闻联播:改变易,改革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9日12:06  新世纪周刊

  “理论上说,改革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体制所决定的。

  但是在短期之内,它是有可能改变的”

  -本刊记者/许荻晔

  倒数完毕,一个旋转着的地球伴随音乐出现,紧接着打出“中国中央电视台”与“新闻联播”的金字招牌,然后跟进 “观众朋友们晚上好”。这套流程几十年如一日,每晚7点准时降临在千家万户的电视机里,简直是这多变的时代里硕果仅存 的一点不变。

  因此当“新闻联播要改革”的消息传开时,引起了国人的强烈关注。

  6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央视在本月或稍后会对包括《新 闻联播》在内的很多新闻节目作出调整,“可能是10多年来央视新闻节目最大的调整。”

  在喻国明的描述里,这次改革首先是表达风格的变化,“过去是比较严肃、拘谨”,今后则会“使媒介的个性显得更 突出一些,更多样化一些,更举重若轻一些”,“从过去的比较端庄变得更加像一个新闻媒介”,不再像过去一样“作为一个 传达政令的教导者、领导者”。在内容上,则会“大幅度地压缩一些领导人的报道”,加强舆论监督、新闻批评的报道。

  新闻联播的气场

  新近去世的《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曾说:“我走在街上,人家看到我会说‘那不是罗京吗?’可是没有人敢过来。 要是看见毕福剑,肯定很多人跑上去喊‘老毕’。”

  他身后,这段话常常被人提起,用以证明《新闻联播》连带到播音员的强大气场。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广播电视教研室主任的周小普,1978年考进了人民大学新闻专业,80年代初期,随着电视进 入家庭,她发现很大一批关注时政的市民成了《新闻联播》的忠实观众:“那时候的街坊邻居,见面时爱聊点政治局势之类的 ,很多材料来源从《人民日报》换成《新闻联播》了。这让我印象深刻。”

  虽然当时的新闻系学生周小普感觉《新闻联播》尚处于草创时期,有一些问题,“但是大家只能看这个,当时整个国 家都没有其他的播新闻的方式。”在80年代中后期,《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常常是在60%左右。

  30多年的《新闻联播》史里,唯一一次出格也是在这段时间。1986年1月29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 时发生爆炸,当天的《新闻联播》打破了国外新闻在国内新闻之后的常规,将这则新闻作了一个6分钟的头条。拍板的是当时 的副台长杨伟光:“这是全世界报纸、广播、电视的头条,我们放后面行吗?”

  出格有风险,然而事实证明杨伟光的拍板是正确的:没有挨批评,反而得到了不少好评,这次调整也被看成央视新闻 改革的典范。

  但改革好像就停在了这一步。杨伟光回忆当时与《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交流,他提出要尊重观众、服务观众,不要摆 出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或者用一些带有威胁性的诸如“我们拭目以待”的说法,“当时有个别传统播音员不同意我的意见, 说,‘那不行,《新闻联播》就是要字正腔圆。’”

  在播音员的定位上,两种传播观念已经发生碰撞。背后隐藏的,则是《新闻联播》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传达者,与作 为新闻职能的履行者之间的矛盾。

  结果是,《新闻联播》成了一个既有又没有新闻的节目,网友们总结规律为:“前面十分钟,国家领导人很忙,不是 出国就是下乡;中间十分钟,全国人民很幸福,不是致富就是丰收;最后十分钟,其他国家都很惨,不是爆炸就是造反。”

  这显然不是当下中国的全貌。对于新闻受众所期望的获取全面、客观的信息的要求,老大媒体没能完全满足;但对于 另外一些观众,在《新闻联播》中所能获取的信息,是他们决策的重要参考。比如许多专业股民就拿《新闻联播》当股市晴雨 表,虽然未必能看到个股机会,但政策变化趋势和板块孕育机会还是有可能捕捉到的,更可以由领导人在《新闻联播》上的露 面频率或位次,揣测高层的人事变动,以及未来政策的走势。

  2006年6月,康辉、李梓萌初次亮相,尽管也就出现了一次,却还是引发了很大的争论。支持者认为《新闻联播 》需要新面孔新血液,而反对者则指出新人上场时出现的紧张,“康辉声音偏嫩,高音偏强,而李梓萌经常吃字,声音缺乏稳 重、权威”,认为不符合节目风格。

  2007年12月6日,原先主持央视《晚间新闻》的海霞坐进了《新闻联播》直播间,与她合作的是资深主播罗京 :时政要闻都由罗京来播,后面关于民生、地方的几条稿子才由新人来念。次日,罗京旁边换成了李梓萌,分工与前日相同。 除了新人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网友评论她们的表现相比老牌播音员,“稚嫩而且略带紧张”。 但这种感觉,也可能只是《新闻联播》本身的氛围带来的。

  12月8日康辉再度出现,12月9日原先主持《新闻三十分》的郭志坚登场,四位新主播已悉数亮相。当时央视网 站上有票选新主播及搭档的活动,这些主播们最后得到的头衔,却是类乎选秀类节目的“最端庄”、“最漂亮”、“最稳重” 与“最帅气”。而很多观众期许的新主播能为《新闻联播》带来平易、亲和的新风格的愿望,却还是落了空:李梓萌曾尝试“ 微笑播音”,但受到的非议远大于好评,有指出微笑与所播内容的不合适,但更多的,仍是指出微笑与《新闻联播》的不兼容 。

  改革多停留在技术层面

  纵观这30多年的《新闻联播》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系主任展江认为,《新闻联播》并没有足够的内在 改革动力。

  对喻国明教授口中“早就在酝酿和改变”当中的改革事宜,展江表示改革不是源自内在动力,而是外在压力:“我推 测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央视最近通过一些事件,比如新楼配楼火灾以后的社会反应,认识到自己的形象不是很好,想努 力改善一下;二是年初官方的“大外宣”计划,打算投入重资以扩大国内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让新华社也建一个面向世界的 电视频道,这可能让央视感到一种竞争压力。”

  周小普倒认为,如果从技术角度上考量,《新闻联播》其实一直在改革。“比如说,对政治性新闻的软性化处理,在 好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播新闻。”

  给周小普留下很深印象的是2005年报道三峡工程,以“陈大爷挖鱼塘”为切入点:以前只要洪水一来,鱼塘尽毁 ;而今大坝既起,蓄水分洪,陈大爷不仅能够放心挖鱼塘,而且藉了水电站的便,都能以电氧气泵给鱼塘供氧了。

  这类以小人物命运来折射大环境变迁的新闻报道并不新鲜,但因为出现在《新闻联播》,倒可以看出节目姿态的改变 。

  两年以后,这类叙事方式已开始被系统推广。2007年6月10日,“百姓纪事”首次出现于《新闻联播》,讲述 “徐少勤和他门前的那条路”的故事。徐少勤先因农村收费不规范而断路,后因合理征收农业税而把路垫平,再因为政府修路 才“红红火火搞起了农机站”:门前那条路恰对应着个人背后的大背景:农村税费改革。

  软性处理方式同样也体现在表现领导人形象上。“应该是2002年底的时候,新闻联播对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采 用了同期声方式报道,也就是摄制时同期录音,给人的感觉比较真实、有现场感,能够体现总书记本人比较亲和的性格特点。 播出以后,受到总书记的表扬,这样的报道方式,突出了电视传播的特性。”周小普介绍。

  去年地震期间,胡锦涛与温家宝在灾区的视察慰问,都采用了同期声报道方式。

  除了同期声,细节的捕捉与展示也是重要的表现方式,2007年1月15日胡锦涛视察安徽的报道中,就有一个传 神的细节:在农民家里以手掬水而饮。

  “可以这么说,新闻联播节目中将电视表现手段基本都用了。但观众们是否认可,就是另一回事了。”周小普总结。

  在喻国明的介绍中,这次改革也很难算是脱胎换骨,只能说是小步快走,因为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以一种小步变 化的方式积累。但是在节奏方面,在方向方面比较稳定,比较持续地在进行这种变动。”这种方向就是《新闻联播》要逐渐承 担更多专业媒体应该承担的角色,“《新闻联播》并不仅仅是一个代表政府喉舌的媒介,同时还承担着社会的守望者、社会信 息安全的保障者,和相关的新闻的所谓时事顾问、意见领袖、信息管家,这样的一种专业主义的角色。”

  但这些在传媒学者眼中具有相当进步意义的方向,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是不可接受的。有观众认同《新闻联播》 的“庄重、严肃”的特色,认为这紧凑精确的三十分钟“代表着中国新闻电视最高水平,点点滴滴都足见功夫,就像国粹京剧 一样有板有眼”,改变反而是违背民意。甚至还有人主张领导人的讲话不能被压缩。

  “同样是报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如果讲话有八点,那么《新闻联播》就是从一到八挨个播一遍,但是要在凤凰卫视, 就可能是有选择性地播其中的某几点,而这几点,一定是社会一直比较关心的问题,媒介在这里就是一个第三方的角色。”周 小普介绍。

  但对于有专门审看间,一部红机电话直通中南海的《新闻联播》来说,将领导人讲话原文照录,比起有选择性地择取 重点,风险要小得多。

  相应的,既然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意见,很多将《新闻联播》作为政策文件解读的投资者,愿意先看到全貌,再来揣摩 其中的意旨。对普通观众来说难以忍受的长篇发言,在他们看来,一字不能易,何况删减。

  在展江看来,这一切议论还有些为时尚早,对于《新闻联播》能否真正迈出改革之步,他还持观望态度,“理论上说 ,改革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体制所决定的。但是在短期之内,它是有可能改变的,比如在官方允许的口径内报道一些突发事件 ,或者找一些县以下基层作一些有选择的批评,但是长远来说,是不大可能改革的。全世界官办媒体,要想赢得公信力,都很 难。”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新世纪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