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沈嘉禄
一到夏天,乌鲁木齐的街头就飘散着哈密瓜和葡萄的浓郁香气,如果闪进小巷,还可以听到姑娘甜美的歌声,热瓦甫 和手鼓谦逊而不依不饶地伴奏着。如果你驻足张望,可以从一扇漆成墨绿色的大门里看到院子里有人在节奏很奔放地舞蹈。
由于中央政府实施的优惠政策,乌鲁木齐过去被划为八类地区,工资比内地和沿海城市都高出一截,所以无论在农场 还是在城市,职工的工资是令人羡慕的。尤其是维族人——比如在王蒙的小说中,性格总是那么开朗幽默,而且性格火辣,在 爱情方面,尤其敢爱敢恨。直至今天,他们炒股、买彩票的积极性也不高,下班后喜欢泡吧、K歌,他们是天生的乐天派,将 每一天过得特别精彩。
乌鲁木齐全市总人口超过200万,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是全国民族成分最多的城市。
如果去新疆旅游,乌鲁木齐是第一站,然后辐射出去,近处有天池、吐鲁番、达坂城、昌吉以及石河子,稍远的有天 山果子沟、赛里木湖、博斯腾湖、巩乃斯夏牧场,再远些是伊犁河、孔雀河、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
今天,乌鲁木齐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贸易口岸,来自亚洲、中国内地和欧洲的商客都云集在这里,贸易的繁荣和高额的 投资回报诱使许多商人在此购房娶妻生孩子。在乌市有一个温州商圈,聚集了1000余家企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有 一种说法,在乌市街头看到的汉族人中,每五人中就有一个来自温州。
我去过乌鲁木齐三次,吸引我的就是那里的民风民情,与沿海城市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我们照上海的生活习惯在八点 钟起床,但宾馆的餐厅还没有开张,只得到街上去找吃的。但街上的行人也很少,整座城市似乎还在睡梦中,如果好不容易看 到有一家有乳白的水蒸汽袅袅冒出,那准是外省人开的。
在乌市,当然要尝尝新疆风味,比如烤羊肉,还有馕。但想不到的是,我们还在那里吃到了大闸蟹!那是崇明人放养 在那里的,新疆属高寒地区,湖水冷,蟹长得慢,肉质特别鲜美。
一定要尝尝新疆维族人做的馕,新疆人做了馕,除居家吃,还可以带在路上吃。据说最好吃的馕是在二道桥,那里还 有羊肉抓饭。
五年前,二道桥还是一个露天集市,挤了许多小吃摊。在那里,馕是现做现卖的,大小不一,每个馕的周边都鼓起, 中间则像塔里木盆地似的下陷,表面有许多小孔。做馕的用具是一块圆形的木板,垂直接一根小木棍。木板下面有许多钉子, 面团做好后,就用这块木板在表面使劲一按,馕的表面就留下了许多小孔,然后进炉膛里烘烤,直到蟹壳黄色时挟出。你可以 就着牛奶吃,也可以就着杏干吃,但二道桥的小吃摊是这样诱惑食客的:整头的羊在铁锅里煮着,汤面上面卧着几个馕。馕吃 足了羊肉的汤和油,软而不化,味道好到极点。
二道桥有卖干果、地毯、英吉沙小刀、羊毛披肩、巴基斯坦铜刻奶壶、新疆乐器、天山雪莲之类药材的,还有滴着血 水的羊肉。整个市场里嘈杂不堪,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后来发现二道桥改造了,成了一座室内大商场,风情很浓的地摊从此绝迹。在二道桥对面又建起了一个据说是亚洲最 大的巴扎,全部靠民间资本。那里的老板最厉害的是,小菜一碟地帮中亚某国建起手机网络。维族人靠边境贸易在数年内致富 ,甚至身价过亿,算不了什么大新闻。
在二道桥闲逛是不会厌倦的。我在那里买了两把坦不拉,它是冬不拉的孪生兄弟,光是满琴身精细的牛羊角片镶嵌就 让我惊叹,挂在家里极具装饰感。
很多维族老板亲口对我说过,依靠与内地、沿海大城市和中亚诸国的贸易,日子才这么好过。在乌市三次踏访,没有 一个维族人流露出要分灶吃饭的意思。一个在二道桥做地毯生意的老板曾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中国很强大,分裂不可以。买 块地毯去,价钱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