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69:向阳湖畔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3日18:39   瞭望东方周刊

  1969:向阳湖畔

  当时干校流传着许多顺口溜, “五七宝,五七宝,穿的破,吃的好,每人一块大金表,想回北京回不了”

  《望东方周刊》记者陈安庆|湖北报道

  1969年秋天,日本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活跃在北京的冰心等诸多文化名人,突然销声 匿迹。

  那个深秋,沈从文之妻张兆和随《人民文学》编辑部下放到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若干年前,张兆和曾经在其名篇《 湖畔》中写道:“我要走了,到的地方,就是你说的做梦也极生疏的地方,不是天国不是地狱??”

  绿菱红莲,鱼虾鹤鹭。向阳湖位于咸宁市咸安区,原系斧头湖尾端的一个小湖汊,属于古云梦泽。

  在张兆和之后,沈从文、冰心、臧克家、郭小川、萧乾、陈翰伯、冯雪峰、张天翼、李季、张光年、严文井、陈白尘 、韦君宜??一大批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及家属约6000多人,都被下放到了向阳湖。

  1966年5月7日,“文革”前夕,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提出各行各业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事农副 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

  两年后,黑龙江省革委会负责人提出,按毛主席“五七指示”精神,办一个“五七干校”,并于1968年5月7日 成立了柳河“五七干校”。这个“新生事物”很快推广至全国。仅中央一级机关开办的“五七干校”就有106所,这其中, 就有成立于1969年3月的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

  “五七干校”实行军事化管理,6000多名“学员”分三批来到向阳湖畔,被编为5个大队、26个连,在这里,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五七战士。

  向阳湖的前身,当时还是一片荒凉湖区的咸宁甘棠公社,在遍布全国的“五七”干校中,因为聚集的文化名流最多、 文化人知名度更高而颇有特色,成为干校中的“文化名片”。

  “独轮车虽小,不倒永向前”

  1970年元旦刚过,年逾古稀的冰心和疾病缠身的诗人郭小川一起,远赴鄂南乡村,走之前,军宣队的政委告诫他 们:“不要再幻想回北京。”

  坐在南下的列车上,冰心因刚刚拔过牙,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她用一顶小草帽遮住了自己的脸。同路的郭小川, 因患牙病,也拔过牙。

  在武昌下了火车,前来接站的同志笑称两人是“无耻(无齿)之人”,这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咸宁干校总部设在甘棠,建校之初,劳动主要是围湖造田,搞粮油肉蛋“四自给”,同时搞学习与批判。

  咸宁人总结干校的劳动规律为:大雨大干,小雨小干,天晴不干,开会批判。

  当地农民刘昌林还记得,文人们大热天光着膀子收稻子。“五七战士”的口号是“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劳动 号子一响,无论刮风下雨,都必须下到田里。

  “有的人养猪都养出窍门来了,比当地人还好一些。”咸宁人谭辉龙说,文人们还将本地的单季稻改成了双季稻;“ 文革”后主编《英语世界》的陈羽纶,年近半百,拄着拐杖来到向阳湖,用仅剩的右腿踩缝纫机,为其他学员缝补衣服??

  当年这里沼泽棋布,学员们要时刻提防险象环生的自然环境。很多牛离开牧童,进入沼泽地带,经常陷死泽中,剩下 整架牛骨。

  咸宁“五七干校”成立后的五年内,被围成农田的湖区,有数万亩之多,在此“学习改造”的红学家周汝昌后来为向 阳湖题字:“红楼非梦,向阳无湖”。

  文人们最初大多在湖堤上搭建工棚,后来他们开始烧砖,在这个南方乡村建起四合院。

  “他们中有曾经在故宫烧琉璃瓦的,烧的红砖质地非常硬,很整齐,有秦砖汉瓦的风格。”谭辉龙说,许多房子建了 40多年,依旧不漏雨。

  冰心被安排和臧克家、张光年几位年事稍长的先生一起,轮流看守菜地。有人时常看见她坐在田埂上,吆喝着赶鸡。

  有一次,冰心为当地群众写了几副对联,这让他们很惊讶:“一个小老太太,居然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剧作家陈白尘做起“鸭倌”,专职在湖里放鸭子。在一场长达两小时的斗争会后,坦然的陈白尘随手拣了根柴棍,刮 去鞋底的泥巴,以示无声的抗议。此举被批为“态度极差”,再次遭到叱喝。

  对于萧乾来说,向阳湖却成了“避难所”。他曾被抄家,并被罚跪,挂着大牌子挨批斗。到了向阳湖,他再不用担心 这些。年过60的萧乾,派活时却总是被充作壮劳力,到了抢收抢种时,也昼夜奋战。体弱多病的他干不了重活,妻子文洁若 劝他“细水长流”,却引来反对者的不满,被批为“对党不忠”。

  沈从文因患心脏病和高血压,受不了高强度劳动,被调离至向阳湖15公里外的双溪。他平时的工作是挖煤。工作之 余他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是手里拿着厚厚的书,就是坐在靠近天井的桌子旁写蝇头小楷。到了吃饭时间,就提着饭盒到区 委会食堂,偶尔自己点着炼油炉煮面条。

  1971年8月,临别向阳湖时,沈从文发出了“浮沉半世纪,生存亦偶然”的感慨。

  他在给萧乾的信中曾写道:“在此种情况下十分从容写了好些诗,可能有几首还像是破个人纪录。”在旧体诗《喜新 晴》中,他写道“独轮车虽小,不倒永向前”。

  西餐、金表、电影

  1969年,韩志6岁。他记得,世代以打鱼为生的一家人,迎来了著名文物研究家王世襄。

  王在韩家一住就是3年。之前家家户户都点的煤油灯,在这群文人到来后,换成了“葫芦”似的电灯泡。文人们大多 是带薪的,他们经常会向当地的老百姓买些鸡蛋、鱼虾,自己开个“小伙”。

  在向阳湖菜畦边,王世襄即兴赋诗以明心志:“风雨摧园蔬,根出茎半死,昂首犹作花,誓结丰硕子”。

  王世襄入乡随俗,经常和韩家一起捕鱼,写下《观渔十首寄荃猷并序》,将当时6种主要打鱼方法描绘得惟妙惟肖。

  喜欢烹饪的王世襄,给韩家的厨房添了十多瓶调料,还时常给韩家做西餐,西餐摆上桌后,他还手把手教韩志如何用 刀叉。

  现在,韩志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2005年,从小就听向阳湖故事的韩志的儿子,考上了北京大学。

  装帧艺术家张慈中回忆,当地有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从不知电影为何物,他马上回到干校总部,把电影队调过来。架起 大屏幕后,一些老人竟穿着寿衣赶来看,“我当时就忍不住流泪了。”张慈中说,文化部的京剧、豫剧名角也纷纷来向阳湖演 出。

  文人手上的金表,成为了区分他们和农民的主要标志。当时干校流传着许多顺口溜, “五七宝,五七宝,穿的破, 吃的好,每人一块大金表,想回北京回不了”;“身穿破棉袄,手戴大金表,走路拄拐杖,三步两跌倒”,等等。

  在渐渐熟稔后,“五七战士”与当地百姓从隔膜开始互相信任。刘昌林所在的生产队与“五七战士”会互帮互助,“ 干校派人帮我们修链条船,我们则帮助他们造田。”

  今年73岁的姜冬生是窑嘴的一名老妇人。她回忆说,当年文化部一艘装砖的船沉了,当时正在湖边打鱼的姜冬生和 老伴救起了一名落水的文人。为了答谢,文人送给他们5本《毛泽东选集》和一枚毛泽东像章。选集已经丢失,像章至今还保 存着。

  郭小川是个重感情、讲义气的人,他与许多当地人结下了深厚友谊。他爱抽烟,经常随手递给老乡一根“新华”牌香 烟。

  郭小川故居前有一片楠竹林,当初,他就是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楠竹歌》:“青竹如同老兵,楠竹如同少女。纵然 做成柴烧,也要煮熟饭食。纵然化为灰烬,也要肥养田地。”在向阳湖,他还写下了《花纹歌》、《欢乐歌》,这三首诗并称 为“江南林区三唱”。

  在向阳湖畔的那些日子,陈白尘写下《牛棚日记》,张光年有《向阳日记》,臧克家有诗集《忆向阳》。

  沈从文身患高血压,却凭记忆整理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部60多万字的拓荒之作。画家张广,以水牛为伴,绘 出了百余张素描,赢得今日“张广画牛”之名。

  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严文井,在干校先后担任副班长、排长、连副指导员,他自嘲在咸宁“连升三级”;著名画家 许麟庐在向阳湖先是放鸭,后来改为养猪、放牛,他戏称自己的“官”越做越大。

  中华书局一帮学者在干校生活枯燥无聊时,议论谁人“惧内”(怕老婆),并进行排队,自发成立了“惧内协会”( 简称“惧协”)。

  在艰苦的劳动之余,“五七战士”们仍保持难得的情怀,刻竹筒,编诗选,举办美术摄影展。

  随父母下放的孩子被称为“向阳花”,在他们的文章中,向阳湖被描绘成一个童话世界,乡间的萤火虫、蛇等动物, 让那个世界充满神奇的力量。

  演员陈宝国随父母在1969年来到向阳湖,那段生活给他留下的最深感受就是一个字---饿。他就读的学校紧挨 着京广铁路,趴在窗户上看北去的火车,就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历史桨橹划出的道道波痕

  1974年12月底,咸宁干校被解散,合并于文化部另一所干校---原河北省静海的团泊洼(现属天津)。最后 一批文人离开了向阳湖畔。

  40年后,远离了文化名人们的向阳湖,仍旧被历史的桨橹划出道道波痕。

  “五七干校”现址是咸安向阳湖奶牛场。田里庄稼茁壮,田边的林子里,空气清新。

  树林边的一排旧房子中,冰心故居显得有些颓败,这里已经没人居住。倒塌的边屋仅剩一堵泥墙,但墙上仍可依稀分 辨出标语的模糊字迹。

  故居前,冰心40年前种下的三棵梧桐树粗可盈抱,其中一棵被锯掉一半,但依然活着。

  “这里应该树个牌子,让大家能怀念这位‘文坛祖母’。”向阳湖奶牛场党委书记朱其秋觉得,国家应该保护这些文 化名人的历史遗迹。

  1997年两会,新闻出版界7位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文化部和湖北省重视、支持咸宁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199 8年,咸宁正式立项建设“中国向阳湖文化村”,并着手保护“五七干校”旧址。

  原文化部副部长张光年劳作时披戴的蓑衣,原文化部副部长赵辛初养过牛的遗角,冯牧放鸭时穿的棉袄,都静静地摆 在文化馆里。目前,文化名人事迹陈列馆已具雏形,馆内以“历史在这里沉思”为主题,展出了大量照片和名人手迹。

  2008年11月,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39周年庆典,文洁若等15位学者重游故地。来到萧乾故居时,82岁高 龄的文洁若把房子的前前后后看了一遍说:“感觉就像回到家一样。”

  当地政府正在考虑投拍一部电视剧;咸宁高中教师朱国斌,在校园传播向阳湖文化,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向阳湖。

  “人生的完美,不是在于不摔跤,不栽跟头,不受罚,不遭流放。若能像张老(指张光年)那样:在困境中追求,一 生足已。”一位中学生在校园博客上这样留言。

  咸宁本地作家陈敬黎正在构思一部小说,叫做《叶在向阳湖》,灵感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下放女干部与当地人 相爱,在结婚前夜,女方接到了北京的返城通知,在当地人的坚持下,她含泪回到了京城。

  陈敬黎注意到了曾被向阳湖研究者忽略的离别,他也看到了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痕。-

  (李城外、陈大银先生对本文采写有贡献)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