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史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0日16:43  观察与思考

  -马 可

  前不久,在浙江歌舞剧院合唱团15周年的生日庆典音乐会上,由著名的人民音乐家洗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在 磅礴的气势中拉下帷幕。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观众们的情绪一次次被激昂的音乐点燃。

  台下,洗妮娜女士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洗妮娜,洗星海的女儿。这一刻,她为她的父亲骄傲着,同时也为那个年代里顽强的中国人民骄傲着。

  背后的故事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且又最为人熟悉的作品。乐曲诞生于抗战前最为惨烈的日子。那是1938年 11月武汉沦陷后的事了。时年著名的诗人光未然(张光年)带着抗敌演剧三队撤退,经过黄河,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翌 年1月抵达延安,酝酿已久的诗情便爆发,写成黄河诗章,在农历大除夕作了朗诵演出,当时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 任的冼星海被光未然的朗诵感动,在一个小窑洞内,抱病连续写了六天;同年3月31日完成手稿,4月13日由邬析零指挥 抗敌三队于陕北大礼堂公首演,5月11日再由冼星海指挥鲁迅艺术学院演出队演出。

  今日已贵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的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在回忆当年在延安演出《黄河大合唱》时,有这样一段生动 的描述:“在物质条件极缺乏的边区,要组成一个完备的乐队是谈不上的,当时有什么乐器都尽可能地用上,除了三、四把小 提琴外,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六弦琴和打击乐器。没有谱架,就用木板搭起当谱架。没有低音乐器,就自己动手制作。你 看那乐队的右角,立着一具新的“武器”,那是用汽油铁桶改造的低音胡琴,它发出了雄浑且带有金属共鸣的声音,歌唱黄河 的宏伟气概;你再看在这具新式“武器”的侧面,又是一具新型“武器”,它是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子,里面摆了十几二十把吃 饭用的勺子。当“黄河船夫曲”的朗诵“那么你听吧!”一完,指挥者的手臂一挥,这具新式打击乐器就发出“哗啦哗啦”之 声,与管弦、锣鼓齐鸣,配合着合唱队的“咳哟,划哟!……”,烘托出万马奔腾之势。

  洗星海的女儿洗妮娜女士在回忆父亲当年创作这首曲子时说,《黄河大合唱》在抗战烽火的洗礼下,迅速成长为中华 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

  与此同时,《黄河大合唱》以其所负载的精神力量和民族个性,在海外华人及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而到了和平年代,它更如一位战功累累的元勋,继续驰骋在国内外乐坛,成为中华民族傲人的艺术财富。

  正义力量的象征

  《黄河大合唱》一问世,就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并推动了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首演 时,乐队只有两三把小提琴,二十来件民族乐器,低音弦乐器是用煤油桶制成,打击乐器有脸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 摇晃选成效果……这支原始的乐队烘托着40多位热血青年放声高唱,《黄河大合唱》从此传遍了延安,传遍了中国,飞向了 世界,此起彼伏,回响不绝,震撼人心,经久不衰。毛主席看了演出后,特别高兴,站起来使劲鼓掌,连说三声:“好!”周 总理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此后的数十年来《黄河大合唱》一直作为正义力量的象征,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以其穿越时空的巨大魅力,在炎 黄子孙中永远传唱。

  1985年在冼星海同志逝世40周年之际,香港举办了历时14天的黄河音乐节。《黄河大合唱》全曲演唱仅40 分钟,然而那天的谢幕竟长达20多分钟。在台湾,《黄河大合唱》被禁演的时间长达40多年。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台湾人 到香港听了《黄河大合唱》之后,对《黄河大合唱》演出解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很多人想办法争取《黄河大合唱》在台湾的 演出,各种报纸也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呼吁。在台湾被禁锢了40多年的《黄河大合唱》最终得以演出。

  2001年4月14日,美国纽约的百老汇春意盎然。“黄河之声”中国经典名曲音乐会吸引了来自香港、台湾和大 陆的旅美华人,也吸引了众多的美国人。美国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纽约时报》两次介绍该音乐会。

  音乐会的下半场是美国人用中文演唱气吞山河的《黄河大合唱》。开场的《黄河船夫曲》激烈紧张,这段唱曲节奏较 快,歌词绕嘴,对于美国歌手们来说发音相当困难,但他们那种“咬文嚼字”、一字一句毫不含糊的态度,反而把乐曲表现得 更有力度。美国合唱团的女声部音质清丽,极富弹性,中文发音准确,金发碧眼的女士们以热爱家乡这种人类共同的情感,把 合唱曲中的《黄水谣》表现得有如春波婉转,映出了黄河两岸农田村舍。合唱的最后一个乐章《怒吼吧黄河》将音乐会推到黄 河的浪峰,当《黄河大合唱》在合唱团八十几位队员多次重复的“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的高亢歌声中结 束时,激动万分的观众一下全都站起来,以雷鸣般的掌声和热情的欢呼声向中美艺术家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情和由衷的感谢。观 众中的美国人从节目单中的英文介绍和演员们表现的音乐中也听懂了“黄河”,他们与中国听众一样情绪高昂,热烈地鼓掌。 再三谢幕的全体演员们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又唱起了《保卫黄河》,这时观众们情绪高昂,以有节奏的掌声加入了这雄壮的 进行曲,还有不少人跟着唱起来。歌声结束,激动的观众们还不愿离去,又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最后演员们唱了三遍《 保卫黄河》,音乐会才徐徐落下帷幕。

  1956年5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唱片专业会议,会议决定尽快成立中国唱片社。

  1957年6月27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决定成立中国唱片社筹备处。

  1958年6月17日中国唱片社正式成立,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周新武兼任社长,徐曙任副社长。唱片编辑组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出,划归中国唱片社。中国唱片社内设音乐、戏曲、文教、出口四个组。同年,设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 唱片出版组迁回中国唱片厂,与录音资料组合并成唱片出版部,设音乐、戏曲、录音、出版四个组。徐以礼任唱片出版部主任 。9月28日,中国唱片厂自行研制成功。中密纹唱片(33转/分,每面容量17分钟)。第一批出版的中密纹唱片有《黄 河大合唱》等6种。1982年12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录音录像制品管理暂行规定”。对《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 》等大型声乐作品,进行立体声录音,并重新出版。

  本场演出录之于1955年,时值共和国刚成立不久,抗美援朝刚刚结束,新中国百废待兴,因此当时的条件还十分 简陋,整场演出的伴奏只有一台老牌的苏联产“波罗地海”钢琴和几件简单的乐器。朗诵是黄河大合唱的一种特殊形式,贯穿 整场演出,担任朗诵的林中华,当时年仅24岁。

  1958年出品的首版《黄河大合唱》,现存世量仅400多张,本专辑是由中唱公司1982年对首版录音重新编 辑音效处理再版发行的LP唱片转制的。

  永远传承的民族精神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大型合唱作品的典范,也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创作史上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不论是战争 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每当高歌此作品,高亢激昂的旋律即在人们的心中唱响,它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不朽 的精神,展示的是一种激流勇进的黄河形象。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苦难、斗争、力量的象征。虽然是一首流传了几十年的曲目, 它却浓缩了词曲作者太深的情感,包含了中华民族顽强的民族精神。

  《黄河大合唱》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音乐成就与独创性。这首作品的创作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 神的象征,庄严地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这部作品的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音乐表现了浓郁 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其高度的思想性、象征性、艺术性为我国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2009年,在《黄河大合唱》诞生70周年之际,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许多城市都开展了意义深远的纪念 活动。在陕西,由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三集广播剧《怒吼吧,黄河》,紧紧抓住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满怀热血男儿的报 国激情,投身火热的抗日洪流之中,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创作出不朽的史诗性音乐《黄河大合唱》这一历史片段,从演员表现 、音乐使用、动效组合等方面为听众创造了一个豪迈而极具震撼力的声音世界,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坚韧之美。

  在上海,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为指导单位,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青海、山西、山东等省级电视台以 及上海杨浦区区政府联合承办的《伟大的史诗——〈黄河大合唱〉诞生70周年纪念特别节目》将于9月19日在上海江湾体 育场举行,并通过东方卫视等多家电视媒体向全球现场直播。

  在深圳,深圳大学采桑子合唱团专场音乐会首次在保利剧院举行,该团艺术总监、指挥周春虎介绍说,本场音乐会是 以建国60周年为主题,同时,为纪念《黄河大合唱》作品问世70周年,特别用半场时间演绎该篇章。该团艺术指导、钢琴 伴奏张又丹表示,恰当的选曲以及作品表现出的感染力,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是本场音乐会的 最大亮点。

  在山东,由济宁医学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主办的“附院之春——中国歌剧院大型交响音乐会”在济宁市体育馆举 行。为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中国歌剧院的艺术家们在著名指挥家俞峰的指挥下高唱《保卫黄河》,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 声。

  70个春去秋来,《黄河大合唱》始终站在历史的前台,以她的中国风格、中国气魄激励着中华儿女,凝聚着龙的传 人。有华人地方,就有《黄河大合唱》,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地相聚在黄河母亲宽厚的胸怀里。

  今天我们纪念“黄河大合唱”不仅是回顾历史,更是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采,用歌声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 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讴歌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黄河大合唱》,永远是中国人民心中长燃的火 炬,在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观察与思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