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桑西移”三年大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0日17:31  中国改革杂志

  采写/《中国改革》记者 陶武成 邓艳

  从2006年至今,国家启动“东桑西移”工程已经三年

  所谓“东桑西移”,就是国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桑蚕业老企业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将桑产 业重心向中西部转移。这样既缓解了我国桑蚕业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土地的紧张,又巩固了桑园基地面积。

  三年过去,专家、学者、企业家形成这样的共识:桑能兴邦。

  《中国改革》记者历时数月,钻深山,踏高原,穿荒漠,实地踏察了不同品种的桑树基地,参观调查了各种类型的加 工企业,采访了各层级的官员、数以百计的农民和大学生,请教了几十位专家学者,通过看产品,算细账,也同样为之信服和 兴奋不已。

  因为记者实实在在地看到,“东桑西移”,可提供数以亿计的就业岗位,且让人们不必背井离乡而安居乐业;可让坚 守的l8亿亩耕地不再被蚕食;可让西部大开发不再遭遇“西部大开挖”的诟病与尴尬;可变沙漠为绿洲、化石漠为负氧离子 库,有效化解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矛盾;“东桑西移”或将终解“三农”之困!

  当然,也有许多问题不能回避且亟待解决。

  “东桑西移”:一个必然的趋势

  “东部蚕桑业向西部梯度转移是一种必然。西部有土地优势,又有适宜的气候、土壤和充足的劳动力,完全可以承接 蚕桑产业的转移”,第十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科学发展观研究会会长舒惠国在接受《中国改革》记者采 访时表示。

  早在唐朝时期,我国就以盛产上等丝绸著称,远销欧洲各国,当时的贸易古道被冠以“丝绸之路”。我国的茧丝绸资 源、贸易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丝绸生产量与出口量一度占世界总量的70%。

  “但在‘十五’期间,东部老产区种桑养蚕的明显下滑,导致我国在全球蚕茧生产的比重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而近 几年,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把大量资金和相关技术投向东南亚和中亚一些发展中国家,这对我国茧丝业无疑是一种更为严峻的 挑战。因此,东桑西移工程能够形成一个东部巩固、中部提升、西部发展的茧丝绸产业带,扩大我国丝绸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 率。”国家东桑西移办公室副主任王北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无锡是东部地区桑蚕业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这里曾是全国闻名的桑蚕业基地,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生丝产量占到 全国的一半。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无锡蚕桑业逐渐暴露出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成本高的弱点,在无锡每担蚕茧的价格 比西部高出近200元,仍会处于亏本状态。不少农民已经开始挥刀砍桑自行退出该行业。目前,无锡蚕桑养殖面积仅存1. 98万亩,占江苏全省的1.5%左右。蚕桑养殖业要向西部发展,在无锡已成为共识,并提出要逐步从有千年历史的蚕桑养 殖业中全部退出。

  为提升我国茧丝绸行业国际竞争力,商务部早于2006年正式启动“东桑西移”工程。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建设20 0个生态蚕茧基地,形成全国九大新兴蚕茧出口产区,发展50个以“公司+农户”的茧丝绸加工企业;30个丝绸工业大型 企业;培育2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外知名品牌。以此实现茧丝绸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东桑西移”:实在的惠农工程

  “如果我们对桑蚕产业进行深度开发,仅仅一个小蚕茧就能做成大产业。”舒惠国早年毕业于浙江农学院桑蚕系,担 任过江西省农业厅长、省委书记,既是老领导,又是老专家,他特地为《中国改革》记者找来一份资料,上面刊有许多蚕茧综 合开发的案例。“蚕茧从缫丝、织绸到制衣、做被面等,这是传统的产业链。现在延伸到了真丝饰品,文化产品,如头巾、领 带、多种精美的装饰品,既高档雅致,又自然环保。综合利用也在拓展,如削口茧可制作成丝绵被的填充物;汰头、茧衣能作 绢纺原料、提取丝胶。仅就蚕蛹而言,过去人们仅限于菜肴,现在已开发出蛹油、蛹蛋白、氨基酸等保健品”。“我最近实地 考察东桑西移的情况,走了部分地区,发现农民利用小小一棵桑走出了桑——蚕——鱼,桑——蚕——鸡(畜禽养殖),桑— —蚕——菌(食用菌)等多种路子;企业也开发出很多的新品种,形成若干条产业链……”,到桑蚕产业的兴起,舒惠国禁不 住动情地感慨:实行东桑西移的确是一项实在的惠民工程。

  “我们公司对蚕丝生产技术进行深化研究,现在已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把普通的蚕丝制作成能够水洗、抗菌防螨等 功能被,既保证被子有蚕丝的自然丝滑的特点,又能够达到健康卫生好料理的要求。”北京怡莲集团开发中心负责人张成伟向 《中国改革》介绍说,“我们公司在大别山投资了1.5亿元兴建国家级的蚕丝被生产基地。”因为有了蚕丝供应的保障,北 京怡莲集团的产品成功畅销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近在韩国、台湾一下子就开设了近百个专卖店,使其赢得茧丝绸行业闯 出的一匹“黑马”的称号。

  而普通的农户家庭也可以通过桑树来获得很好的收益。记者慕名采访了在京郊大兴区安定镇安营扎寨,从事学、研、 产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实验的著名农林专家任荣荣教授。任教授告诉記者:利用鲜桑叶替代15-20%精饲料,饲喂 幼鹅,两个月每只平均增重1.8公斤。利用10只大鹅粪便直接排泄到池中养鱼,每亩池可供500公斤成魚的需要,成鲢 鱼和成鲤鱼月增重达250克或300克。每亩沙地桑可饲养50-60只獭兔,肉质鲜美,皮张优良,每只售价60-70 元。对山羊、奶牛、鸡的饲养更是功效奇特。

  大兴区安定镇高店村有片古御桑园。2003年,当地政府请来“财神”任荣荣教授改良品种,并研发酵素系列产品 。一般来说,所有果蔬都可以用来制造酵素,但桑葚酵素最为神奇。高家店及周边村庄迅速发展7000亩桑葚,引来两家企 业投资兴厂,进行饮品、药品、保健品的系列加工。绿康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平峰向记者介绍:“别的不说,仅农民每亩桑葚 就增收1700元以上,我们加工成紫金御液浓缩汁,附加值就提高了10倍。桑葚里还含有花青素,其抗氧化作用是维生素 C的20倍;桑葚的籽粒里含有亚麻酸和亚油酸这两种治脑血管病的物质,每1000克里可提取1克,价比黄金贵。我们依 托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科技单位研发成功,已申报国家专利,不久就可投入批量生产。”

  安定镇农业办公室的张文杰领着记者采访了因桑致富的高文清。他一人承包了100亩桑葚园,每亩年均产桑葚85 0公斤,最低保护价1.4元1公斤。一年毛收入在12~13万元。扣除所有成本,4个月纯收入最低达6万余元,其它时 间看管镇里的古御桑园,拿上1万多元的工资,也就算个小老板了。高文清却笑着对记者说:“村里种10亩以上桑椹的有1 00多户呢!”

  “发展桑产业,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而且也为农民、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东桑西移办公室副主任王 北鹰介绍说。北京怡莲集团在湖北英山县投资兴建300万床蚕丝被基地,第一期投产直接吸纳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研究生 就达600多人,全部竣工投产可提供3000多个岗位。此外,因龙头企业带动,英山县桑园面积由2006年前的1.5 万亩回升到2008年的6万多亩,返乡从事种桑养蚕的农民达万余人。

  《中国改革》记者赴大别山采访时还了解到,安徽霍山县龙华集团用木材重组技术将农民修剪废弃的桑枝制成桑木地 板,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试销,因其绿色、健康而宜居之特性,比其它竹木地板更受青睐。因此一座年产80万平 方米桑枝地板的现代化生产车间拔地而起,很快就要竣工投产。龙华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余良崇告诉记者:仅这一套设备就可消 化近3万亩的桑枝,桑农仅此一项就亩增纯收入七到八百元,企业增利更加可观了。我们接下来就开发配套的桑木家俱,既绿 色环保、健康宜居,且经久耐用。原料的需求,必然带动桑园面积的扩大,带动农民增收。余副总经理还透露:接下来将开发 桑树皮,潜力也是巨大的。

  小小的一棵桑,真正成了“黄金树”、“摇钱树”!

  “东桑西移”:绿色经济之路

  “桑产业对生态环保同样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任荣荣教授向记者介绍:中国沙化和水土流失的面积逐年增加,这 些地区不仅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恶化的地区,也是“三农”问题最为集中的地区,全国1121个贫困县、3000万贫困 人口也基本集中分布在这些地区。但这被称为“硬骨头”的地区,其实可以成为桑产业的最大基地。“如果能够得当引导开发 ,这里是不但可以形成大好商机,而且能够改善生态环境。”

  “桑树吸纳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功能较之一般树种大得多。因其叶面毛细孔特多且成放射状,所以光合作用特强, 燃烧排放的废气,能被桑叶大量吸收”中国科学院蒋又绪院士大力建言,希望推广桑产业。

  据蒋又绪院士介绍,桑树发达的根系还能积聚能量,具备极强的生存能力,而其树林纵横交错的地下根系,则可加固 山体表层,有效防止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金属的开采以及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破坏了地质结构, 从而引发生态危机。而三峡库区水淹后,枫杨、棕榈等常规树种都枯死,只有桑树,水一退便发芽吐叶,依然枝繁叶茂。桑树 成林的地方没发生山体滑坡与泥石流。”今年5月和7月,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农、林、牧等方面的专家两次深入三峡库区进行 科考,专家们已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沿三峡消落带建一条500米宽的桑林,其间套种同样具备水退即活特性的枸杞和苍耳 。将生态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专家们称这一林带为“过江龙”。

  全国政协委员刘于鹤、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等知名人士也纷纷建言:用现代科学发展观的目光看沙地桑产业,这是 一个高效清洁、节能并且具有脱贫致富、福国裕民的新产业。

  “东桑西移”:仍需突出重围

  尽管桑产业具备大有可为的潜力,“东桑西移”工程也实行了三年,但目前还是面临许多困境,桑产业发展艰难。

  ——桑园栽了挖,挖了栽,整个产业链跌宕起伏。据知情人士透露:东桑西移工程启动三年,全国栽桑200多万亩 ,毁桑也近200万亩。

  ——我国茧丝绸行业虽有“三个世界笫一”,且可开发的资源面积是现有面积的若干倍。然而,由于整染、纺织等关 键技术落后,在国际市场上,不仅没有话语权,反而受制于人。“我们最高档的白厂丝出口28万元一吨还有点沾沾自喜,可 英国人一经后加工整理,附加值就提高了22倍,而意大利、法国再一深加工做成终端产品,其附加值又增加2~5倍。我们 辛苦种出桑,养成蚕,可收益不如人家的零头。”安徽霍山源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汪海涛在《中国改革》记者面前诉苦不迭。

  ——加工企业融资难。北京桑瑞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勇虎向记者诉苦:我们用上亿元的先进设备和新厂房作抵押申请贷 款,可银行一审查,告知:没土地产权证,其上的设备、厂房及所有附着物都不能作固定资产抵押贷款,这是规定。我们在通 州2万多亩农业基地,其中桑园5000亩,在河北大城县1万亩桑园,都是租赁或农民以桑园入股的。这些土地产权非企业 所有,这租赁地上价值上亿的固定资产也就难以盘活。我们上市企业融资都如此尴尬,中小企业就可想而知了。

  ——输掉国际市场。中国茧丝绸协会会长弋辉说:“日本人在蚕的基因研发上,正与我国争雄,而在工厂化养蚕、丝 织品研发上,早已走在了我们的前头,意大利、法国更是没把茧丝绸的‘大块头’看在眼里,连印度、泰国,甚至越南的某些 丝产品也胜出我国一筹。在桑的食品、药品、保健品、饲料等的综合开发方面,巴西、智利、委内瑞拉等国也走到了我们前面 。”

  资源大国,技术小国;产量大国,收益小国;产品大国,品牌小国。开辟了“丝绸之路”而让世界惊叹的丝绸大国, 如今,仅成为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大国,这是中国桑蚕业之痛。

  为此,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相关专家希望《中国改革》呼吁各方面切实关注“东桑西移”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 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将发展桑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要义,明确地写进新的一号文件。并将其实施效果纳入有关单位和地方官员的 考核内容。

  ——制定规划,抓好示范。在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选择十分之一的县作为试点县,实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改革投入体制和运行机制。发展桑产业,并非要国家新增投入,只要将涉农资金科学调配、合理切块用入桑产业 。关键是改革国拨资金的投放渠道和使用方法,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格局。成立“桑产业发展基金会”,由“东桑西移 ”办公室直接领导,出资的相关部门参与基金会专项资金投放的重大决策,并监督运行。

  ——改革融资体制和办法。要发挥政策性贷款扶持的作用,同时放开民间资本的运作;要增加桑产业授信额度;要改 革担保制度和措施。依照新的土地法,土地可流转、可抵押贷款,那么,桑园和桑产业加工用地,只要是土地经营权人以土地 加入企业股份的,就应视为企业产权所有,就可抵押贷款。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统筹、协调的功能。为促进行业内部有序竞争,由行业协会出台游戏规划,并实施操作。-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中国改革杂志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