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子港1月17日电 记者手记:在海地的四天三夜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
海地当地时间12日下午(北京时间13日凌晨)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13日当天,我接受任务并须在45分钟内赶到首都国际机场,任务是作为摄影记者跟随中国国际救援队去海地。从办公室拉上我放置简单出差用品、常年备用的行李箱,我和同事袁满先后赶到了机场。
袁满曾参加过汶川地震的报道,经验丰富。抵达机场后,他先去机场宾馆买了盒饭,又多买了些馒头和咸菜,准备作为我们抵达海地后的干粮。登机前,救援队举行了简单的出征仪式。发放登机牌时,听到了我们几位的名字,这其中还包括新华社音视频部的2名记者——应坚和邱俊松。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中途还在加拿大温哥华短暂停留,我们到达了海地首都太子港。下飞机前,全体队员合唱一首《团结就是力量》。此时是海地当地时间14日凌晨2时20分,机舱外一片漆黑。
机场是个“三无机场”,无导航,无地面保障,无指挥调度。就连下飞机也颇费周折,国航工作人员找来了一架梯子,用手一点一点推到舱门旁,但梯子有点低,我们所有人只得先从舱门爬到梯子上,然后才能下飞机。
随后,我和袁满进行了简单分工:他负责拍摄救援队抵达、走下飞机的新闻图片,我负责去架设海事卫星,准备抢发稿件。当地气温很高,同北京的盛夏一样热,加上比较紧张,调整海事卫星天线的时候,我已经满头大汗了。
在机场抢发第一张照片之后,我跟随救援小组登上了赴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联海团)大楼的汽车。路上,借着车灯可以看到不少灾民成排睡在马路中间的绿化带上,还有不少灾民成群结队在黑暗中前行,路上不时能看到尸体。
联海团驻地在太子港一个半山坡上。在这次地震中,联海团的10层大楼被摇成了3层楼高。周围的汽车被压成一层铁皮。这里埋压着8位中国同胞,看到现场如此惨烈,救援队当即决定设立临时救援指挥部,开展救援。
14日这一天,海地供水、供电、通信、交通仍然完全处于瘫痪状态,街头商店关门闭户。偶尔有一两家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加油站也人满为患,前去加油的人经常会因为排队问题打架。
我们团队全体成员都寄宿在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营地。营地四周都是铁丝网,有防暴警察在外墙上的高点警戒值勤。没有维和警察的护卫,不能外出。目前,维和警察防暴队既要执行联合国的命令,还要担负抗震救灾的任务。我们只能等在营地大门口,看哪辆车要出去,就挤在车里一起出去,赶往挖掘现场。
从现场回来,开始在营地架设海事卫星发稿,但由于用海事卫星的人很多,分配不到IP地址,折腾了约半个小时,才连接上互联网。
在地震灾区过的第一夜,发现这里蚊子很多。整整用了一瓶蚊不叮,一晚上还是被咬醒5次,身上不下40个包。后来钻到借来的睡袋里躲蚊子,但每10分钟就热醒一次,之后拉开拉链,让汗水蒸发一下,继续睡觉。
后来,我自制了一套防蚊“武装”,上身穿救援队队服,下身穿牛仔裤,把裤管塞进袜子,手上戴手套,最大的“亮点”是脸上盖一块毛巾。为了呼吸顺畅,我找到了一把锈迹斑斑的剪刀,把毛巾剪了一个洞,露出口鼻。可惜洞有点大,眼睛也露在外面了。
15日早晨,我们再次来到联海团挖掘现场,经过各方集中力量,专家们基本确定了被埋压的8位中国同胞的位置。
16日凌晨,我们从废墟返回营地途中,接到消息说,现场发掘出中国人的遗体了!我们当即掉头返回。现场,挖掘机在迅速掘进。挖掘机先把楼板掀起来,等中国队员钻到下面去查看,确定没有人,再把楼板放下,敲碎,运走。比前两天的人工挖掘进度快很多。
现场挖掘出一只中国制造的皮鞋,还发现一台数码相机。相机已经损坏,把存储卡拿到电脑上来读取,发现里面拍摄的都是与中国相关的内容,基本上可以确定这只鞋附近就有中国人。
挖掘机发掘放慢,队员们用手一点一点地清除土和石头。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挖掘出了第一具遇难同胞的遗体。现场举行了简短的默哀仪式。
当天,救援队的车辆又运回2具遗体,其中一位是赵化宇,男,38岁,维和警队队长,运送遗体的救护车开进营地大门,一路鸣笛,干警列队敬礼。有人用沙哑的声音呼唤:赵队长,赵队长……其中一位女警官泣不成声,被战友搀扶回帐篷。
吃早饭时,大家情绪普遍不高,餐厅里静悄悄的。有的人只吃了几口,就离开餐厅。还有的人吃了一半,就趴在桌子上擦眼泪。
17日早晨,营地内举行了简短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救援队员们泣不成声,送走了朝夕相处的战友。
上午,编辑部来电布置报道任务,我因为缺乏睡眠感觉有些头晕。换洗的衣服没有了,找救援队的徐处长借了一身救援服。肚子变小了,原来的皮带太松了不能用,公安部的杨大哥把他的皮带解下来给我,看到我的鞋不行,他又把自己的鞋脱下来给我,“没事,我马上就回北京了,你还要辛苦好多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