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陕北秧歌:从宗教活动到民间娱乐活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1日15:44  民主与法制时报

  陕北人喜欢扭秧歌。新年伊始,他们喜气洋洋开始闹秧歌,这是一年一度乡村文化活动最集中的一段时间。

  陕北秧歌闹新年

  □ 张钰昱

  从宗教活动到民间娱乐活动

  据说,秧歌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原为迎神驱邪的宗教活动,现在则成为一种民间的吉庆活动。

  陕北秧歌表演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虽然在大场地的大秧歌表演中,把一些社火内容加入 ,但是秧歌的核心还是“扭”、“歌”、“舞”的表演内容。

  除了娱乐性,有些地方的秧歌队还承载一定的礼仪功能。在“伞头”的指挥下,秧歌队挨家挨户去拜年。每进一家院 子,主人连忙捧出烟酒为之接风。“伞头”根据周围环境,编出恰当的秧歌词,如“五谷丰登家家乐,大囤满来小囤流”等, 同时秧歌队在院里扭起欢快的“排门秧歌”,边扭边唱。在歌声、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的热闹气氛中,向主人家祝贺新年吉 祥如意,财源大进。节目演完,吹着一首新曲离开,走向下一家拜年。各家各户拜完之后,还要拜牲口圈、拜庙、拜学校等。 随后,秧歌队来到村中广场表演。点燃篝火,立几个油灯碗,秧歌队的表演夜以继日。在唢呐、鼓、钹等乐器的伴奏下,扮成 各种人物的舞者,手持彩扇、彩绸、手帕、绸巾、红花,甩开双手,左回右旋,翩翩起舞。

  陕北秧歌中的

  大场和小场

  陕北秧歌从表演形式上分为大场(也叫“大秧歌”)和小场(也叫“踢场子”)两类。无论是哪种,一般都由一个“ 伞头”带队。

  大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动作矫健豪迈,情绪欢快奔放,并伴有狮子 、龙灯、竹马、旱船、跑驴等社火节目,队形变化丰富,有“龙摆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龙吐水”、“十二 莲灯”等数百种排列法。小场表演包括“水船”、“跑驴”、“高跷”、“霸王鞭”等。也可根据动作风格和内容划分为“文 场子”、“武场子”、“踢场子”、“丑场子”等。

  “踢场子”表演的人数较少,而且参加表演的人数、道具、唱段等必须成双成对,并具备10个对称的格式:人物、 服装、道具、队形、进出、动作、情态、图案、唱段等对称。其表演特点:一是适应性强,场地可大可小,表演人数可多可少 ;二是伴奏简单;三是表演方式灵活,可边唱边舞,可边白边舞,也可舞中有唱,唱中有白。表演时,演员的全部情绪都靠身 段的扭摆来表现,主要是臀部的左摇右摆,带动脚步有节奏地移动,进一步,退半步,闪腰垫步,妙趣横生。男子要有“如虎 添翼”之威,动作粗犷豪放、刚劲有力、舒展潇洒;女的要有“水上漂船”的动作之美,动作温柔、细腻、轻盈、欢快、优美 舒畅。有时还有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需展示“软腰”、“二起脚”、“三脚不落地”、“龙爪穿云”、“金鸡独立”、“金 钩倒挂”等高难技巧,既刚健又柔美,既洒脱又细腻。

  细看秧歌有洞天

  陕北秧歌以人为中心,角色众多,主要有三种角色,即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每个角色腰里扎一根红绸子,女角 多一把扇子。头上饰以用彩色纸张折叠的缨子领头人叫伞头,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两种道具都有吉祥的含义。伞,寓 义庇护众生,风调雨顺;虎撑与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关。据说孙思邈曾为老虎治病,为便于观察和治疗,曾用一铁圈撑开老虎的 嘴,这铁圈就叫“虎撑”。后来,虎撑演化为串乡治病的民间医生手中发出声响的“串铃”,成为医生的标志。它在伞头的手 中,则成为消灾去病的象征物,又是指挥秧歌队表演和变化队形图案的响器。伞头是秧歌队的领头人,通晓传统秧歌唱段,能 即兴编唱新词,根据场地气氛或各家的情况出口成章。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重复他最后一句,形式简朴、热闹,词句生动 、易懂,唱得观众皆大欢喜。伞头还通晓各种有寓意的图案,能够率领队伍走出特定图案,令观者叫绝。

  丑角由性情活泼的人扮演,如县官、地主、蛮婆蛮汉。他们身着白衣红裤,耳挂红枣,胸垂一串红辣椒,手执笤帚当 扇,提一个油葫芦,扭扭捏捏,丑态百出。他们不时跳出圈外,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令人捧腹大笑。

  秧歌队里最多的是男女成对的表演。男角叫“挂鼓子”,女角叫“包头”,过去均由男子扮演。“挂鼓子”的动作有 武术的爆发力;“包头”的动作质朴活泼,具有农村妇女的特点。

  一个场地可以有几家秧歌队同时表演,互相憋着劲头比赛。北派场子舞姿粗狂豪放;东路派轻歌曼舞表演细腻;南路 秧歌则以最古老的特色见长。有的地区,在正月十五前后,还要进行汇演比赛。这种习俗也叫打擂台或进彩门。参赛的秧歌队 由伞头指挥。伞头骑在马上,领秧歌队与对方斗阵。斗阵的主要形式是伞头之间的对唱,输者让道,胜者再与另一队对唱,直 至决出雌雄。夺魁者以擂台得主的身份,进入青松翠柏搭成的彩门。

  初一过后一直到二月二,每当夜幕降临,秧歌队就来到村里的广场尽情地表演。场地上点燃篝火,立几个油灯碗,在 唢呐、鼓、钹等乐器的伴奏下,扮成各种人物的舞者,手持彩扇、彩绸、手帕、绸巾、红花,甩开双手,左回右旋,翩翩起舞 ,在篝火和点点油灯的燃烧中把个陕北的夜色闹腾得烟雾缭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陕北你还可以听一听信天游,试一试窑洞的冷暖,热闹的秧歌可以让你领略黄土地上红火的日 子。本版摄影/张国华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