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2月25日(星期四)上午9:00,在中国社科院第一学术报告厅(建国门内大街5号)举行“2010年《法治蓝皮书》发布会”,并发布《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8(2010)》,对中国2009年相关领域的法治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重点关注了2009年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澳门回归10年的法治进展;中国流失海外原“皇家”文物追索的国际法问题等。发布会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主持,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 谢寿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虎年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法治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法治发展与展望研讨会现在开始。会议正式举行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出席会议的一些主要领导和嘉宾。
今天到场的嘉宾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李顺德研究员
四川省人大法治委员会主任邢泸生同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熊秋红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宪法与行政法研究室副主任莫纪宏
四川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王希龙
四川省人大法治工作委员会二处潘怡处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院研究室吕艳滨副主任
北京市科技事务所葛磊律师、李璠律师,其他的专家我们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在发布会正式开始前,我先做若干的说明。今天是25号,到3月3号,3月5号两会马上就要进行了,这个期间我们将有一批重要的皮书发布。这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有关研究所专家为主创立的社会科学成果的重要发布平台,也是我们打造的一个品牌性图书。每年,每一种皮书的发布都是和我们媒体来共同分享里面重要的内容成果。蓝皮书是长期受媒体和社会大众以及层面高度关注的,今年已经是出版第八本了,已经成为我们整个皮书系列的核心品牌之一,用这个名称可能其他的单位还有货,但是真正能够反映中国法治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进程,近几年追踪的就是我们这本书,已经进入最佳皮书的系列。
从2006年开始《法治蓝皮书》除了向中文向全球发布之外,有300多年历史的著名世界新闻出版社荷兰新闻出版公司每年联合推出英文版皮书,由于这里面所包含的重要信息和专家的观点都引起媒体高度关注。
今年这本《法治蓝皮书》我们选择在两会之前发布,对过去的一年重要的法治进程和重要的法律事件,以及在地方在立法和司法方面的重要实践都有反映,所以媒体是广泛关注的,有不少媒体在发布之前就希望得到里面重要的内容。当然为了保持我们对所有媒体是平等公平的,所以可以负责任的说,昨天有几家媒体发了消息,但是核心内容我们并没有正式发布。大家从今天的会上可以进一步了解到,这本蓝皮书包含哪些重要的信息,对蓝皮书怎么进一步进行解读。我们首先有请我们《法治蓝皮书》的主编李林所长对这部蓝皮书重要成果做个简要的发布,大家欢迎。
李林: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特别是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很高兴今天在这个地方向媒体和社会发布中国法治发展蓝皮书2010年卷,我对蓝皮书的有关构想、选题主要内容包括2011年未来法治发展的相关情况做一个非常简要的介绍,里面有些重点内容将由后面几位专家和参与者做进一步的阐释和介绍。
我们可以看一下大屏幕,把我们相关的意图已经讲得很清楚,我们之所以高度关注蓝皮书,编写蓝皮书,并且已经有8卷了,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动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的结合,关注中国法治建设的实际进程,并且通过这种连续不断的理论和之间相结合的,特别用一些数字,用一些实例,用一些典型来进行说明、论证和思考中国法治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此来推动法学研究的繁荣、推动法治建设的发展、服务中国依法治国的事业。所以2004年以来,我们每年出一本法治蓝皮书,应当说在国内外产生了应有的效果。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蓝皮书的相关情况,我们蓝皮书重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中国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过程当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这些问题作出客观的、学术的、政策的、法律的等这样一种解读。通过这种解读来进一步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的法治走向世界。2010年版《法治蓝皮书》主要有8个板块,大家可以看一下屏幕,就是总报告、专题报告、宪法和行政法治、刑事法治、民商和经济法治、劳动和社会法治、地方法治,以及法治国情调研,基本上我们每年大致都是按照这样8—10个板块左右的布局来进行研究,进行介绍的。
今年的《法治蓝皮书》实际上反应的是2009年中国法治进程的相关问题,大家知道,2009年中国法治进程面临着最大的国际背景就是全球金融危机,在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挑战的时候,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各个方面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压力和影响。去年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就凸显了以谋发展、保民生、促稳定为目标的这样一个基本特征。在这个基本特征和理念的基础上,围绕着中央的保经济、保民生,保稳定“三保”的方针展开和进行的。所以《法治蓝皮书》对2009年的中国法治建设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且对2010年的有关法治的发展做一些展望。
选题的思路之二,是我们关注了一些热点问题。这个地方我做一个说明,其实去年的法治建设和法治实践当中的热点问题可以说是非常之多,国内外的关注度也很高,我们从皮书的连续性,以及我们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资源角度出发做了一些选取,这个选取不见得很过瘾,很全面,不见得把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反应出来,但是我们认为基本上反映了2009年我们国家法治建设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说去年年初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出台在国内外,特别是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人认为《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发布和实施是中国继人权入宪之后、在人权法治领域的又一重大举措。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医疗体制改革、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等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尤其关注了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比如说海外流失的国家文物的追索、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处置,侵权责任法的制定。
选题思路的第三个方面,是我们比较注重实证,我们试图希望通过长时期的、科学化的大范围的这种实证来逐步使我们的法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方方面面,或者是主要方面能够看的见、摸得着,能够用一些数字,一些曲线,一些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得到度量,以此来使我们的法治建设来更加扎实,更加实在的推进下去。我们秉承了注重实证的风格,引入了社会学等等一些方法,在一些领域做了研究和调查,包括地方政府透明度、企业社会责任与手法、基层参、新农村合作医疗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中国法治去年凸显了九个字三个方面,就是“谋发展,促民生,促稳定”。在这些方面内容是比较多的,刚才我讲到了,比如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也包括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还有积极财政政策下的一些金融法治问题,相关的对经济犯罪的处置问题,以及社会保障改革当中带来的一问题的问题,前面我都简要的提到过。
关注民生是2009年法治发展的重要主题,这里面涉及的主要问题有:从立法方面看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行政管理中完善了社会保障、推动医疗改革、加强劳动者和入世群体的保障,强化金融监管保障知识产权等等,以及司法改革当中的贯彻司法为民、能动司法、大调节、解决积压案件的问题、执行问题、诉讼难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体现了2009年法治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特点和主题,另外是关注公权力行使方面的时机上和监督问题,不管是公权力的透明公开也好,还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全和监督权也好,我认为最终的是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民主,所以公众的民主参与以及在基层民主建设当中的改革和实践经验对于我们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我们的民主监督,公民参与等等是有重要意义的。关于政府信息公开,还有户籍制度改革这些在我们的蓝皮书里也有所涉及,大家进一步看一下相关的内容,这些我就不再逐一介绍了。
最后我想介绍一下2010年中国法治发展的趋势,我们认为今年既是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最关键、最复杂,面临不确定性最多的一年,同时也是中国法治和依法治国事业进入到一个关键发展的一年。比如从立法方面讲,我们今年将要宣布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标准是什么呢?依据是什么呢?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全国立法和地方立法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这方面还有很多都可以值得研究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个法律体系,如何完善?比如说我们现在还没有民法典,我们还有很多基本法典还没有制定出来,未来的任务非常艰巨。在尊重保障人权方面,虽然制定和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虽然我们的人权入宪了,虽然我们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公约,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也看到了很多问题,包括民生问题、包括落实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包括司法当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最终都可能和人权相关,都涉及到人权问题,人权如何保障和发展也是今年的重点。
从政府的方面来讲,怎么样转变政府模式,怎么样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怎么样进一步深化依法行政,加快和全面建成法治政府,也是我们行政法治建设和政府领域的法治需要关注和尽快解决的一些问题。司法改革,今年更是一个攻坚年,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今年的规划都做了部署,如何部署,特别是十七大特别的司法改革的相关任务,今年怎么样实实在在的推进和落实,我认为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其他方面都有一些问题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在我们的蓝皮书里面把2009年法治的基本状况,其中主要的问题和主要的成绩记载和反映出来了,并且对2010年国家法治发展的趋势和相关的重点做了描述,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特别是欢迎我们媒体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一如既往的予以关注,支持我们共同为民主法制建设,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作出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寿光:
谢谢李林所长简明扼要的对我们2010年《法治蓝皮书》做了解读,特别提出2010年中国法治进程里面的一些重要计策,其实可以呼应的就是全国人大正在审查他的议程,我们很多重要的立法都在今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问题。我们后面可以进一步安排请我们的一些专家做一些回应,下面我们有请四川省人大法治委员会主任邢泸生主任发言,这是我们《法治蓝皮书》里面在地方法治建设里面长期进行追踪和建设的,所以这是一个有重大实证意义和地方立法实践里面有很重要意义的报告,有请。
邢泸生:
各位领导同志们,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四川省人大法治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社科院合作进行完成的四川省灾后重建中基层民主的调研报告也收入了2010年的《法治蓝皮书》。大家都知道2008年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灾害,2009年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恢复重建至今已经完成了70%的工作量,如果今年过后我们可以基本完成,使中央的3年恢复重建2年完成目标基本实现。在去年中国社科院法治研究所的朋友们到四川,他们很敏锐的发现也提出了在地震灾后过后在灾区重建中基层民主建设是怎样的开展,有什么的特点。所以说这个问题我们也在进行调研,我们两家的积极性融合在一起,所以在法治研究所的同志们两次到四川,分别深入到我们的绵阳、北川、都江堰等等灾区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直接深入到我们灾区的群众中广泛的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带着问题听取了各方面的介绍,回来之后我们共同形成了这个调研报告,这个大纲一共是4个方面,在我们的蓝皮书里是在地方法治这块里面,我们也看到蓝皮书,感到很亲切,也感到我们的《法治蓝皮书》确实体现了国情,直接的反应法治建设的重点和热点,同时也提出民生,我们这个课题确实有很现实的意义。
第二个方面是四川灾后重建的情况。我们在2008年和2009年主要要解决1000多万人的住所和伤亡人员,要进行次生灾害和防御的工作,要尽快的恢复基层设施,恢复工业生产等问题和救灾灾后重建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也就是我们讲的困难方面资金、用地、自然条件等。我们所熟悉的是在救灾当中所运用的经济和应征的手段,法治和民主的手段怎么样,实际上我们可以告诉大家,还是按照我们国家及有的法治体制充分的调动我们的积极性,主动的参与到民主建设当中。
在灾后重建完成的情况大体上来说,我们恢复重建始终步伐比较快,得到了全国各省人民的大力支持,四川本身经济的止滑回升全面向好已经实现,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体现在民生项目的重建加快推进;二是基础设施重建进展顺利;三是产业重建成效明显;四是困难群众的帮扶卓有成效;五是生态重建有序开展;六是精神家园重建同步设施;七是对口支援工作扎实推进;八是重建工程的资源和资金物资等有效监管。
刚才我们说,如果从经济的手段群众的手段恢复工作主题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但是在灾区的主体还是广大的灾区群众,如何形成互动发扬主人翁的主体意识,积极的参与防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就是我们说的基层民主的参与事业来发挥作用。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和体现的方式一是恢复受损的基层组织保障灾后参与式重建的基层的各级组织的领导核心,比如说组建临时党组织,选拔抗震救灾一线干部到领导岗位,都江堰推直选配套制度。
灾民集中的居住点,我们都称为板房区,在板房区居住的群众是来自于各个原灾乡镇的,在这里边已经淡化了原来的那些村舍,一下子集中了这个大的板房区里面,但是这个组织怎么产生?我们还是按照村委会组织法,按照基层党支部选举的程序,只不过以小区为平台来进行的。公推直选实际上就是党支部和村民如何结合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村舍的党支部在基层组织里面有很强的领导和指导的意义和作用,多数是村民,如果形成一个大家对这个党支部的拥戴,同时一种认同,实际上我们采取的就是党支部的书记由村民公开推选,推选出两个人,再由支部成员选择一个人做支部书记,这样的效果使我们在灾后的建设党支部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二是救灾物质的分配和由灾民自己作主。所以说我们救灾物资的分配完全是在有序的情况下进行分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