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建中央副主席:将农民工纳入工资收入统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4日01:41  长江商报

  本报讯(记者 刘骞 王荣海 吴睿)官方发布的人均收入数据,与口袋里的分量不相符,网友戏称“收入被增长”。“两会”上,统计数据失真问题,引起代表和委员的强烈关注。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王少阶呼吁:改革现行统计制度与方法。

  王少阶说,200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通过《统计法》,国人对此寄予厚望,但现实情况不尽人意。王少阶详细阐述了“不尽人意”的三个突出表现。

  地方GDP之和远高于全国数据?

  建立统计问责制

  统计数据失真,突出表现在各地公布的GDP数据上。王少阶说,2009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市公布的GDP总和为153769亿余元,而国家统计局独立核算的全国GDP数据是139862亿元,地方数据之和高出全国1.4万亿元,超出9.9%。

  他还发现,2004年,地方数据之和高出全国核算数2.65万亿元,2006年高出0.8万亿元,2007年高出1.2万亿元,2008年高出2.6万亿元。2009年全国GDP增幅为8.7%,但地方GDP总量加起来,其增速比这一数据要高得多。

  “试问,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如何能得出这么高的数字?老百姓如何感受如此高的发展速度?”王少阶建议,要建立统计问责制,对“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类明显造假行为依法严惩。

  全国职工收入“被增长”?

  将农民工等纳入统计范围

  2009年,“收入被增长”成为网络上最流行的戏谑之言。当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638元,同比增长12.9%,远远超出上半年7.1%的经济增速。而就在前一天,央行调查统计公司公布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8.6%,是199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10年最低水平。

  王少阶说,央行数据和统计局数据有出入是很正常的,矛盾背后反映的是收入统计缺陷。全国有4.1亿职工,而纳入国家统计范围的职工只有1.1亿人。占职工总数约七成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工都没有统计进来。

  他建议,尽快调整调查口径与调查对象,将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工收入纳入统计范围。

  失业率从没超过4.5%?

  失业率要变“登记”为“调查”

  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率数据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决策。王少阶注意到,这些年,各地政府公布的城镇失业率总是在4.2%至4.5%之间,几乎一成不变。

  “最典型的是2008年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行业经营困难,甚至出现停产、半停产,上千万农民工返乡,但各地政府公布的失业率仍没有超过4.5%。”王少阶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重要原因是现在官方公布的是“登记失业率”,而很多真正失业的人不一定去登记了,加上农民就业没有包括在里面,因此每年公布的登记失业率远比实际要低。如200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而同期中国社科院调查的结论是,同期中国城镇失业率攀升到了9.4%。

  他建议,尽快实施调查失业率,将在城镇工作的所有人群,包括农民工都纳入进来。同时,还要统计农村失业率。

  ◇专家

  统计数据不能让百姓信服

  主要是制度和方法有问题

  本报讯(记者刘骞 吴睿 王荣海)“要提高统计数据的公信力,关键在于改革统计制度和方法。”昨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记者如是说。

  他进一步阐释说,比如失业率,现在的统计口径很窄,农民工、个体户、私营企业职工都没有包括进来,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数据当然与实际有差距。如果统计时改为“调查失业率”,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又如GDP问题,地方政府在统计上,统计力量和手段都不够,出现误差也不奇怪。现在我国开始实施GDP核算“下管一级”,即本级政府无权发布自己的GDP数据,由上一级政府发布。上级政府在统计时,能综合运用用电量、税收等宏观数据反推,其结果就要可信得多。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