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宗庆后代表:加强管理引导推动对外投资走出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4日11:00  人民网

  中国资本活跃在国际市场上是这两年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受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部分国际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急需外来资本,为我国资本“走出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企业实力不断提升,内功修炼初具火候,“走出去”的主观愿望十分强烈。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认为,只有企业强大了,经济才会强大,国家才会强大,中国企业“走出去”适逢其时,这不仅是企业开拓市场空间,实现资本增值的自身要求,还是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国力的需要,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政府和企业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虽然目前出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但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品牌附加值少,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中国制造”和跨国企业做OEM阶段。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为中国企业资本“走出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中国资本“走出去”却连连碰壁,据统计,仅2008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损失就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综合起来看,中国资本“走出去”目前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央企单独“走出去”易遭受政治抵制。在国外,由于缺乏了解,意识形态至上,往往把央企与政府划等号,造成当地人们对本国经济安全和资源安全的担忧,容易把央企拒之门外。自2002年以来,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并购的重大交易失败案例至少已有十多起。二是单个企业小打小闹,影响中国形象。这些年,民企“走出去”逐渐走上舞台。但由于民企资金实力不够,只能小打小闹,个别企业只顾赚取利润,缺乏长期发展观念和维护国家形象的大局观,给当地生态、经济发展等带来危害,造成不良影响,损害了国家形象。三是盲目抄底,导致海外并购风险增加。由于“走出去”的企业对当地法律法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文化等缺乏了解,企业本身国际化经营水平较低,人才、资金等资源匮乏,在国际市场上盲目进行抄底,使企业陷入并购泥潭难以自拔。

  针对这种情况,宗庆后建议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一要采取积极稳妥的“走出去”策略,注意风险防范;二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走出去”方式;三要鼓励央企和民企携手合作“走出去”,降低海外并购风险,实现互利共赢;四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内紧缺资源和产品进口,放开投资主体。当前国际上的经济形势,对我国企业来说,并购是一个机遇。但抓住机遇,企业要量力而行,如果没有那么大的胃,就容易“蛇吞象”,把自己撑死。所以,境外投资时一方面要避免盲目抄底,一方面是抓住机遇,挖掘一流人才,购买国际先进设备,消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一些国家政局不稳,给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带来较大风险。我国政府和驻外大使馆应该积极为我国企业提供当地的投资政策、法律制度、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信息,降低风险。

  宗后后认为,“走出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目前我们多为国外企业贴牌加工,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让国外企业为我们贴牌加工。娃哈哈在这方面有了成功案例。荷兰皇家婴幼儿奶粉目前就在为娃哈哈进行贴牌生产。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利用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为自主品牌进行贴牌加工,整合国际资源,转变长期以来我们为国外企业低价贴牌加工的历史。

  在欧美等自由贸易区国家投资建厂,把部分技术成熟的产业投资转向发达国家,规避各种国际贸易壁垒。这样,既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扩大海外市场,又帮助当地解决劳动力就业和资源出路问题,实现双赢。

  既然央企在外国人眼里政治色彩较浓,而民企又实力不足,两者携手闯荡到不失为一条妙计。宗庆后认为国家应该鼓励央企和有实力的民企携手合作,实现“走出去”的梦想,通过央企控股或参股民企,或者双方出资成立新的股份公司来弱化对方的政治敏感性,达到并购目的。这种作法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由于经济不景气,各国对本国市场和贸易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导致的摩擦越来越多,央企出面投资容易导致国际性资源价格被抬升,而民企参与不容易引起注意。建议国家鼓励和放开进口,尤其是紧缺资源和产品进口,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集全国之力,整合全球资源,为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