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纪宝成:教育不能用时髦话来解决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7日14:23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景玥)不管是私下采访,还是公开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的语出惊人,令记者们惊喜不已,对教育若干热点问题他都有独到的见解,与他的谈话中记者感受到了校长的率性、尖锐和理性。

  率性纪宝成——学校招生“被录取”,过分数线的不一定是我们满意的人

  扬州人纪宝成缺少惯有江南人的含蓄,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他敢于直言。“高校高考和招生自主权是高校的核心权利之一,政府完全没有理由来决定该录取谁,说到教育问题,纪宝成总是很激动,“现在完全按分数选择的录取方式是最不公平的手段,分数低于录取线的学生就人才了吗?如果高校有录取权,对于偏才怪才只要考察后符合我们要求,我会义不容辞地录取。”

  纪宝成告诉记者,他曾经特地派人了解过武汉最牛满分文言文作文作者,被其文才所折服,如果考察后符合要求就准备录取他,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如今政府当“老板”的录取机制是造成这样的人才流失的最大原因。纪宝成再一次直言不讳地说道。从他的话语中,记者可以感觉其对人才的偏爱和对高校缺失自主录取权的无奈。

  尖锐纪宝成——教育是不能用时髦的话来解决问题的

  被问及今年的关注点,纪宝成告诉记者,他在今年的议案中强烈呼吁要确保2012年对教育的投入必须达到GDP的4%,这个数字并不是一个传说,这个数字只是中等收入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平均水平。只要认识清楚其重要性,4%其实不在话下。

  因此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必须要落实,不落实就是空头支票,不能在“确保2012对教育的投入达到GDP的4%”这句话的前面加“努力”、“争取”这样的定语,教育是不能用时髦的话来解决问题的。纪宝成的话又一次打破平静。

  “谁家没有孩子,儿子不上学了,那孙子也得上学,教育问题关乎民族未来,他继而兴奋地说,“总理在报告中讲要好好发展教育,篇幅之长,力度之大,很少见。他对其中的两句话印象尤为深刻:不普及和提高教育,国家不可能强盛。这个道理我们要永远铭记。

  理性纪宝成——教育公平只有和优质教育相结合才有意义

  “教育公平不代表绝对公平,绝对的公平就是不公平”,纪校长饱含哲理地说道。他告诫各位不要浅层次地说教育公平,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非常容易,难的是教师队伍的建设等软件问题。

  纪宝成建议,应细化教学投入安排,他解释道:“加大的教育投入并不能仅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才是重中之重。真正教育公平的等式就是:教育公平=公平+质量。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