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统计数据失真原因分析:未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8日01:2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邢利宇) 2009年中国GDP增幅8.7%,但地方GDP总量相加远高于此。这种现象至少2004年以来几乎年年如此。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少阶7日在此间建议,建立统计问责制,对“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造假行为依法严惩。

  王少阶是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时作上述表示的。

  200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此,国人寄予厚望。但现实情况却是统计数据屡屡失真,禁而不止。

  王少阶认为,主要原因是没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使得“官出数字、数字出官”造假行为猖獗。2009年,根据各地公布的数据,经济增速低于 8.7%的仅有3个省市,增速在13%—15%的8个,16%以上的2个。“试问,哪些数据更可靠?老百姓如何感受如此高的发展速度?政府又如何判断经济形势?”

  此外,城镇居民收入统计口径有缺陷。2009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都在10%以上,引发了网民“收入被增长”的议论。

  王少阶指出,全国城镇职工共4.1亿人,纳入国家统计范围的只有1.1亿人。占职工总数约70%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工都没有统计在内,而他们的平均工资又远低于国有企业职工。“这种统计方法已不能反映真实的城镇居民收入。”

  2008年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部分行业经营困难,千万农民工返乡。一年过去,有关部门公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实际上自2003年以来,该数据一直在4.0%—4.3%间徘徊。

  “究其原因是不少真正失业的人没去登记,加上农民就业情况没有包括在里面,因此公布的数据远低于调查失业率。”

  改革开放30余年,数以亿计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走进城镇工作,成为中国第二、第三产业主力军。“仅因他们户口不在城市,就不登记,是不合理的。”

  王少阶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人民关心国家大事,公众参与程度高。“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公信力十分必要。”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0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数据失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