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6名委员作大会发言。郑楚光委员的发言题目是《舒缓社会张力 促进社会和谐》。
郑楚光表示,社会张力是指社会各种力量之间的紧张状态。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冲击人们听觉、视觉,乃至冲击人们心灵和信念的事件。有聚众围堵政府机关的群体事件,有执法人员打死打伤无辜的粗暴执法事件,有违背社会公德和政府诚信的“钓鱼执法”,有见死不救的社会冷漠,有开胸验肺、断指申冤的民怨。这些现象表明,我国的社会张力过大,累积速度过快。
郑楚光分析社会张力过大的成因:
1.社会基本价值观和社会正义感缺失。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的行为既难以用共同的价值观约束,也难以用法规制度加以规范。
2.法规制度对民众利益的保护存在漏洞,民众维权难、成本高。有些法规制度保护民众合法权益的条款不具体、责任主体不够明确,还存在一些部门利益制度化的问题,法规、制度存在的漏洞容易被恶意利用。
3.政府部门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存在职能错位、依法行政不够到位。如政府介入商业性的征地和拆迁,强征强拆,引发群众不满,也将自身推向风口浪尖。
4.部分公权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存在官僚主义作风和冷漠现象,加剧了社会不信任感。政府部门对民众求助反应不及时、司法部门处置不力等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少数公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贪赃枉法、处事不公加剧了社会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由居家怕盗、买卖怕假、交往怕骗,逐步发展到守法者怕欺、怕吃亏。对一些本可通过正常途径解决的问题,民众却采取了过激的方式。
5.民意表达机制不够健全,诉求渠道不够畅通,底层民众的实际状况和利益诉求难以及时上传。
郑楚光提出舒缓社会张力的对策建议:
1.发挥国家机关的社会教化作用。着力构建社会普遍认同、能够指导和约束社会运行的基本价值观和基本行为规范,培养民众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
2.探索有效的社会利益均衡机制。在我国,贫富差距、劳资差距、城乡差距将长期存在。这些差距的核心是贫穷者生计维艰,心理失衡;劳动者的收入偏低,基本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保障亟待加强。建立社会利益均衡机制的核心是缩小差距,调节利益关系。关键是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民与农民工的基本权益。
3.降低民众维权的代价。从法规制度、工作机制、责任追究等方面入手,为民众合法维权提供方便,降低民众维护合法权益的代价。建立社会矛盾的快速化解机制,警方及时出警,公检法及时立案结案,政府部门及时受理和处理各类投诉,力争在第一时间化解社会矛盾。
4.加大服务型政府建设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政府要以向社会提供基础性、普惠性和全局性的公共服务为目标,加大服务社会的力度。要把民众关心的权益保护、社会的基本公平与正义等纳入政府的优先公共服务内容。增强广大干部的社会责任感,确保国家公务人员能够听民意、顺民情、谅民苦、解民难,消除官僚主义作风和冷漠现象。
5.加强民众利益诉求渠道的制度化建设。要把民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让民众享有更多的利益诉求表达的制度资源。解决不同人群在使用利益诉求表达制度过程中存在的不公问题。一是要进一步发挥人大、政协作为民众利益诉求的主渠道作用。适当增加城乡基层群众在人大、政协等组织的代表和委员的名额;进一步扩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知情权、决策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探索完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系选民和界别群众的制度。二是要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作为政府与民众之间联系的桥梁作用。三是要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进一步发挥媒体的作用,重视网络舆情。四是要探索基层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快捷沟通机制,让基层群众的真实情况和利益诉求能够及时反映到政府有关部门。
郑楚光表示,社会张力过大危害社会和谐稳定,舒缓社会张力是国家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国家机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消弭社会矛盾,舒缓社会张力,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