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文彪:对荒漠化土地治理实行“零出让”
《小康》杂志社—新浪网联合报道 (记者 范颖华)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让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能在我们手上发扬光大,造福人类。”在接受《小康》记者两会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总裁、党委书记王文彪如是说。和过去二十年他做的工作一样,一如既往,他今年的提案依旧和治理荒漠黄沙有关——《关于改革荒漠化治理土地政策的提案》
在王文彪的带领下,亿利资源集团二十年如一日长期致力于以库布其荒漠化防治工作。先后修筑了五条横穿库布其沙漠全长234公里的“穿沙公路”,解决了企业产品运输的瓶颈,解决了沙区老百姓生产、生活和生存的难题。在此基础上,探索并确立了“锁住四周、渗透腹部、以路划区、分割治理、技术支撑、产业拉动”的防沙用沙战略,共投入资金10亿元,整合绿化了3500平方公里荒漠土地。亿利资源集团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荒漠化防治绿化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为了应对我国荒漠化地区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积极投身防沙治沙事业中,创造性地发展了“产业化治沙”新模式。然而,由于国家没有在荒漠化地区实行差异化的土地政策,使得产业化治沙后劲不足,荒漠化治理的现实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亟需加快荒漠化治理土地政策改革。
王文彪称,产业化治沙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以沙区资源为依托、沙区群众广泛参与的从输血变造血的沙漠治理新模式。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帮助群众脱贫解困、拉动需求、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亿利资源20年如一日治理荒漠化面积3500平方公里,为沙漠生态绿化做出示范。
目前,我国荒漠化治理形势严峻。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仍有27%的国土面积属于荒漠化地区,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全国有近亿人口常年受荒漠化的影响。
为了解决荒漠化治理土地问题,王文彪建议:在生态立法上,对荒漠化治理的土地要实行 “零出让” 政策,做到“谁治理,谁所有,谁受益”。政府要与受让方的企业签订相关协议,防止占而不“治”。
同时,延长“五荒”土地使用权年期至100年以上,激发更多的农牧民、企业和个人投资“五荒”、改造荒漠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促进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