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授建议调整委员产生机制 称每次当选均不知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0日05:02  中国青年报

  6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丁伟岳当初是从电视里知道自己是全国政协委员的。这位著名数学家2001年被增补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此后连任第十、十一届委员至今。

  他说,每次换届,“一直到电视台宣布我才知道,没有人问过我愿不愿意当”。

  丁伟岳是由他所在的中国民主建国会提名推荐为政协委员的,但他说,民建从未就推荐事宜征求过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这是因为现有的政协委员遴选机制存在漏洞。

  “万一人家不愿意当呢?你得让人家有不同意的权利。”他说。

  为了避免以后仍有这种情况发生,今年开会,丁伟岳提了一个建议:调整委员的产生机制。“我建议,(在提名时)应出具被推荐人表示同意的证明。你还要尊重被推荐人的民主权利。推选是一回事,征求不征求人家意见、人家愿不愿意当是另一回事。”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红桥区副区长沈奎林对此有同感。他成为政协委员,也是由民主党派推荐,再经过协商和评定而确定的。但在整个过程中,少了最初的一环:通知当事人。

  沈奎林担任过天津市政协常委,在最近一次换届中,市政协公布的常委名单里,他的名字消失了,很多人拿着名单去问他,“谁把你政协常委给拿下了”,而他对此并不清楚。“因为事先没有正式渠道告诉我。”

  一位委员说,也许有人觉得政协委员是好事,是荣誉,所以不必事先告知。沈奎林强调,相信大部分入选者没有不愿担任的,但在程序上的确应该再完备一些。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侯欣一委员注意到,个别人将政协委员的头衔视为“荣誉”、“待遇”,一些委员接受媒体采访时总是强调进京开会是来“认真学习”的。他告诉记者,政协委员是来给政府建言献策,而不是来“学习”和“照相”的,要增强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茹克叶·穆罕默德说:“我觉得作为政协委员,要替人民群众做事,政协委员是人民群众与党和国家的桥梁,应该反映群众的呼声。”

  本报北京3月9日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0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委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