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是青海玉树地震后的第五天,各项救援仍有条不紊在进行中。但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摆在大家面前,很多救援人员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症状,而不得不离开救援现场。据青海玉树抗震总指挥部一名官员介绍,截至4月18日,中央和地方媒体记者有20多人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被迫撤回。据传一记者殉职(相关新闻见本报今日报道)。
如果我们将新闻媒体及时准确的报道,也视为此次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的话,那么,就不得不承认,高原反应给媒体记者造成的伤害,其实也是抗震救灾的一种损失。
事实上,从目前的抗震救援情况来看,这种因高原反应而带来的伤害和损失,并不局限在媒体记者身上,在其他许多救援群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据玉树抗震指挥部一名发言人称,“从4月17日起,广东分三批撤回在灾区救援的人员”,由于“广东、山东消防总队的官兵来自平原地区,伤病面积较大。因此,已下令这两支消防总队的官兵撤离玉树灾区”。另据报道,“因出现严重高原反应”,目前四川已有6名医务人员被紧急转送成都救治。
救援者因高原反应,不得不转而成为被救援者,这对抗震救援工作所构成的损害无疑是双重的——既损耗着抗震救灾的宝贵有生力量,也增加了下一步抗震救援的难度和风险。因此,为避免或减少这种损害,我们有必要将对高原反应的预防防范,也作为抗震救灾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救援工作的全面统筹安排中来。
除了目前这种略显被动局促的“撤回”、“打道回府”方式之外,笔者以为,对于高原反应的预防防范,我们还可以有更为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比如,在参与救援、进入高原之前,就对救援者依据身体情况预先有所选择甄别、选择那些更适合高原气候者参与救援,同时,对救援者在事前进行必要的预防高原反应的医学教育,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另一方面,在救援过程中,不妨采取更加灵活的轮换轮休方式,加强对救援人员自身的保护,尽量避免连续疲劳作战、体力透支情况的发生。
最后,针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高原反应,我们也要做好充分的救治预案——如配足治疗高原反应的药品、应急设备以及相关的医疗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在玉树这样的特殊地理环境下,与抗震救灾相关的医疗救援,不仅包括对灾民的救治,同时也包括对救援人员本身的救治。然而,这方面的现实正是,“目前灾区缺乏抗高原的药物”。
其实,从程序步骤上看,全面完整的抗震救灾,不止是眼前的救人、疗伤,还将包括今后进一步的灾后恢复重建,而这一恢复重建,同样也需要全国各地外来人员的帮助且任务将更加繁重艰巨——考虑到这一层,将预防高原反应也作为抗震救灾的重要内容,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显然具有更为长远的价值和意义。
“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加强协调,科学调度”,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在玉树灾区视察时曾这样强调,我想,重视并预防好高原反应,应该正是“科学方法”、“科学调度”的必要组成部分。张贵峰
联系方式:
电话:0431-96618
邮箱:xwhsp@sina.com
提示:
本版转载文章,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