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宁公司暂拒海外并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3日09:40  中国周刊
李宁公司暂拒海外并购

  暂拒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基本步骤被归纳为三步:第一是给自己穿上西服,主要是指标识和口号等的国际化;第二是讲国际化的语言,主要是说英语;第三是娶个洋媳妇,主要是指海外并购。

  现在看来,国际化道路上的李宁已然走过了前两步:新的标识和口号让它看起来更国际化,公司CEO张志勇也在坚持用英语与具有跨国公司背景的同事们进行邮件上的沟通,在接受《中国周刊》记者的专访中,从他嘴里蹦出英文的频率已是相当的高。

  如此一来,海外并购,是李宁还没有迈出的步伐。

  李宁曾经有过的机会。2005年9月,在李宁从世界著名运动企业茵宝(Umbro)公司的大门走出后,英国《泰晤士报》就迅速抛出了一条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来自中国的李宁将收购英国Umbro”。

  要知道,《泰晤士报》是一张对于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发挥着巨大影响的报纸。这让李宁的海外收购看起来充满可能。

  更何况,阿迪达斯恰恰在此前一个月完成了对于世界知名运动品牌锐步的收购,40亿美元的代价让阿迪达斯和锐步正式联手。这一联手的直接影响是让耐克感到不安,因为在欧美市场,阿迪达斯和耐克的竞争一直处于胶着状态。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正成为这两家体育巨头越来越重视的市场。

  身处两大巨头之间的李宁,如果在此时并购茵宝,可以扩大自身的销售网络,提高品牌国际知名度,对于拓展欧洲市场左右尤其明显,无疑是应对竞争的大还击,也是国际化的大动作。

  无疑,海外并购对于旨在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在李宁作出选择之前,2004年中国制造商TCL一举收购汤姆逊公司电视、DVD影碟机业务,2005年初联想更是收购总资产四倍于自己的IBM个人电脑业务,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这两桩收购,确实让不少中国人为之激动,从民族感情上,也一度被视为走出国门的佳话。

  那对于一度被外电称为“中国服装界的联想”的李宁来说,收购茵宝,到底是令人垂涎的机会,还是暗藏危机的险途?

  其实,如果将TCL收购的汤姆逊和李宁潜在的收购对象茵宝相比,会发现某种程度上它们有着极高的相似性:过去都是欧洲老牌厂家,曾经在所在领域独领风骚,现实也同样是业绩每况愈下,日薄西山。

  而且,TCL收购汤姆逊后的反应已经无比清晰:难以消化,亏损严重,并且拖累国内市场。

  李宁公司如何作出权衡的过程外界不得而知,一纸声明宣告了李宁的最终选择:“不会评论市场传闻,但目前而言李宁公司与Umbro公司之间并无收购计划”,同时又表示,李宁公司的其中一项发展策略是与国际体育用品品牌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不排除与任何品牌合作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在2007年成为现实。李宁公司以3.05亿收购了本土著名乒乓球品牌“红双喜”超过一半的股权。2009年7,李宁又收购了中国羽毛球器材市场三大品牌之一的凯胜体育,其销售网络遍及国内各大城市,以及欧洲和东南亚等地。而据国家体育总局的一项全民体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羽毛球在中国是参与人数第二多的运动。

  这无疑是李宁在奉行目前“中国市场第一”的战略。对此,正略钧策分析师许海平分析说:“李宁自己想清楚了,出去之前一定要把内功练好。”

  面对《中国周刊》记者“李宁近期是否有国际化并购的可能”的问题,CEO张志勇回答得斩钉截铁:“我相信在2013年之前我不会做。”

  国际化中的中国元素

  2006年下半年,一部名为《大国崛起》的纪录片在央视热播,一时间,人们热议如何实现中国的“大国崛起”。而对于李宁公司来说,从2005年开始,张志勇和他的团队就考虑的是究竟用什么来推动李宁在世界体育品牌中的“李宁崛起”?

  在2006年的10月,张志勇得到了一件珍贵的“礼物”:李宁的“飞甲”篮球鞋获得了有工业界奥斯卡之称的“IF China 2006工业设计大奖赛”纺织与时尚类大奖。

  要知道,这个由德国IF汉诺威国际论坛举办的奖项当年接受了全球近2000件产品,可谓强者如云。论坛组织者给出的获奖理由是:“飞甲”依靠东方元素的综合运用,让人眼前一亮。

  “飞甲”是由篮球专项组的年轻设计师郑永先设计的一款篮球鞋。郑的灵感来源于战国时期武士的铠甲,鞋面设计类似于铠甲片的纹路,鞋底采用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造型,东方化的整体效果让人感到古朴霸气。

  获得国际设计大奖并不是张志勇高兴的唯一原因,专业性和市场上良好的反馈更让张志勇喜出望外。

  李宁的NBA签约球星达蒙·琼斯穿着“飞甲”,在高强度的NBA赛场上征战了两个月。对于这款第一双登陆NBA球场的中国球鞋,达蒙·琼斯给出的评价是:除了舒适,浓郁的东方特色让他“在球场上能够与众不同。”

  “飞甲”推向市场后,售价高达699元人民币,与耐克的中高档产品接近,张志勇担心市场对其接受程度。结果,这款当时李宁售价最高的篮球鞋备受消费者追捧。

  其实,这并不是李宁公司第一次将中国元素进行国际展现。早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李宁设计的中国代表团的服装——龙服,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获得的第27块金牌。

  2001年,李宁公司对品牌内涵了进行一次重新梳理。也就是在这次梳理的过程中,公司首次意识到东方元素可能是自己与国际品牌的最大区别。

  “飞甲”的成功让李宁公司找到了自己产品设计中赖以制胜的法宝——东方元素,东方文化也可以很时尚、很炫酷。“尽管东方主题本身并不能保证成功,但东方主题加上国际设计和国际印象将为公司带来成功。”张志勇肯定地说。

  并不仅仅是设计。从“飞甲”开始,李宁还将中国元素系统运用于推广销售系统中。以2006年推出的“霸鼎”、“驭帅”等产品为基础,李宁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带有中国国画意境的广告片。

  2006年底,张志勇和李宁的高管团队去考察了韩国的三星和日本丰田公司,希望去寻找它们的成长路径:一家公司,如何赶超跨国巨头,成为全球领先的国际品牌。他发现,三星和丰田的背后,是国家崛起的大背景。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李光斗认为:“最成功的品牌形象的国际化,是注入本国文化内涵的国际化,要与国家形象联系在一起。”他举了一个例子,韩国的运动品牌EXR正是在韩国崛起的过程中迅速成长为国际品牌,“EXR在金融街有卖,比耐克都要贵”。

  显然,中国大国崛起的背景是包括李宁在内的中国企业能够进行国际化的基础,中国元素的流行是中国日益强大的必然结果。

  “我相信中国的进步。”李宁微笑着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中国周刊

更多关于 李宁公司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