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坎昆会议开幕 各国期望不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7:32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郁文艳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坎昆会议昨天在墨西哥旅游胜地坎昆召开。然而伴随着会议的召开,各种悲观言论四起,认为此次大会难有作为。

  在会议召开之际,记者围绕坎昆会议的三大悬念专访了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邹骥和气候变化独立观察员喻捷。“哥本哈根会议可以说是个巅峰,但人们走到巅峰后发现,风景并不那么美丽,甚至有垃圾。”喻捷对于此次坎昆会议似乎并不乐观。邹骥则表示:“对于坎昆,我们不要抱过高的希望,但也不应该不抱希望。”

  他们一致认为,坎昆会议不太可能在气候变化的核心问题上达成实质性成果,但在一些非核心问题的某些方面会有所收获。

  坎昆会议能否有突破?

  对于坎昆会议,国际社会总体来说不抱乐观态度,预期比较低。“哥本哈根是个巅峰,1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去了,尤其是美国总统去了之后,各国的期望值很高,大家信心很足,但最后没有达到大家所期望的结果。”喻捷打了个比方,“哥本哈根就好像是到了巅峰,但大家上去后发现,风景并不那么美,甚至还看到了垃圾”,此后人们的预期就开始降低,一直到现在仍然处于低谷。

  对于目前的形势,喻捷分析说,美国已经不如之前积极,美国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一些国家的态度。如澳大利亚、日本现在也不大谈气候变化了,加拿大也不积极,欧盟也不如之前高调,而中国还不太可能成为领导者。“对坎昆不要抱过高的希望,但也不应该不抱希望。”邹骥这样描述各方对坎昆应有的态度,“把坎昆看成是气候谈判进程中的一站,国际气候谈判是一个渠道,一个过程,除了国际间的谈判,还有地区的、双边的、具体产业方面的。”

  大会是否会颗粒无收?

  此前有言论称:“哥本哈根会议让人丧失了对多边协议的信心,丧失了彼此之间的信任。”不过,对于坎昆会议是否会颗粒无收,邹骥表示,坎昆虽然不太可能在气候变化减排等核心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会在一些非核心问题下的某些方面有进展。比如,谈判文案、技术转让的某些方面。

  邹骥认为,减排目标是目前气候谈判的一大困难。

  喻捷同样也觉得坎昆会在技术转让、资金分配下属的某些方面有所成果,“比如,可能会建立起技术转让的一个实体,来专做这方面事务。”

  为何各国态度不积极?

  为何各国对坎昆会议不那么积极,期望值降低了?邹骥认为,原因当然有多方面,其中有2个主要原因。一是全球尚未走出经济危机,“从目前情况来看,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各国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恢复经济、增加就业等方面,资金一紧张,自然就没有多余力量来关注气候变化问题。”

  “美国的角色也相当关键。”邹骥分析道,美国国会仅以微弱票数,通过了清洁能源法案,降低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由此看来,美国对气候变化谈判的推动力不强了,而美国又是现在很多国际事务的重要推动力。至于欧盟,由于受到经济危机困扰,且它的实际行动不取决于内部的官员,而是成员国的公民,因此也没有强大的推动力。

  对于中国在气候谈判中的地位,邹骥表示,中国的积极力量正在上升,但中国是坚持原则的,“总的来说,气候谈判正处于曲折和低潮的阶段。”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