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人大代表谈自主招生:教育改革阻力不是高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2日21:23  中青在线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

  201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新浪新闻联合中青在线特别打造两会系列高端访谈,邀请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做客直播间,共同解读谏言社会热点。

  自主招生是当前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国内以清华大学为首的7所高校、以北京大学为首的13所高校和以同济大学为首的9所高校分别举行的联合自主招生考试,引发公众高度关注和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做客访谈畅谈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以及教育改革,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和新浪网联合主办的两会联合访谈。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一位是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同志,另一位是山东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同志,今天我们访谈的题目是高校自主招生往何处去。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报考复旦需具备四点素质

  前几天全国有3个联盟先后举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一位网友评论称,自主招生的现场就像春运时期的火车站,我想秦书记对这个也有体会。想问一下秦书记,您作为复旦大学的党委书记,认为一个普通的考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秦绍德: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每一所大学都担负着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和责任,因此它有历史形成自己培养的目标、培养的模式和培养的风格,也就是说一所大校都应该有其风格。在完成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总的要求下,各个大学应该履行自己不同的义务。正因为这样,大学的自主招生首先是大学应该招收适合自己培养目标的中学毕业生,然后根据自己学校的风格、优势和特长来进行培养,这样所有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能是百花齐放,符合国家各条战线各种需要的人才。而不是把人才培养变成生产流水线,毕业生像从一个模式里出来的,这样国家的各条战线都搞不好工作。

  复旦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又是国家“985”重点大学,国家要求我们培养高水平的毕业生,尤其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复旦大学按照综合性大学的特点,我们非常希望中学毕业生基础打得很扎实,中学的各门课的基础都很均衡。

  第二,除了希望考生的基础知识非常扎实外,还希望他对周围的事物,包括对自然社会和科学知识等,都有浓烈的兴趣,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第三,考生还应该会学习、会思考,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第四,我们希望中学毕业生有良好的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

  我们欢迎具备这些素质的学生报考复旦大学。我们的自主招生也是按照此种要求来设定所有的标准和程序。

  主持人:通过高考选拔学生能达到您说的这些要求吗?

  秦绍德:如果通过统一的考试,很难达到现在这样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申请自主招生改革的原因。首先,现在高考的模式是3+X,3门基础课程,再加上若干X课程,X以外的就都摒弃了,这不符合我们学校的要求。其次,统一考试是通过一次考试来决定招生,对于学生来讲,他只要准备应付这个考试的所有试卷的要求就行了,而试卷以外的东西就考察不到,包括学生的其他素质。比如,考卷怎么能够看出考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呢?怎么能够看出他的兴趣很广泛呢?实际很难。所以,以往的统一考试虽然必要的,但也必须改革。

  主持人:统一考试选拔不出各个学校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秦绍德:统一考试是一把尺子,一把尺子量不出各种各样的中学毕业生。我们希望自主招生改革以后,各个学校有各种各样的尺子,有长的有短的,有宽的有长的,还有三维的,这样各种不同的考生就可以进入不同的学校,能够得到生动活泼的自主的发展。

  山东教育厅副厅长:高考改革影响基础教育发展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是想请教张厅长,现在的自主招生,还有整个高考制度,您觉得能够给大学提供您眼中的高素质人才吗?您一直在呼吁素质教育回归的问题。您觉得像秦书记刚才提到的复旦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从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和选拔制度,能不能够做到这一点?

  张志勇:我认为,作为高中教育,应回到它本来承担的任务。高中是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是为高中生的多元个性发展打基础的。只要我们按照这样一个教育阶段的性质定位来做,应该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现在它和高考制度之间有一个相互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的问题呢?我们的高考招生制度要多元,选拔人的尺子要多元、多样,就是刚才秦书记讲的,反过来就会促进我们的高中生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如果我们还是坚持大一统的一次考试,一张试卷,那么将会使高中生认为除了学好课程、准备高考就行了。

  主持人:应试就行了。

  张志勇:那么我准备能够考的东西,能够检测的东西准备就行了,不能检测的东西为什么我要考试呢?如果现在的笔纸考试方式,不管试题多么强调他的行为导向,但是纸笔测验的导向性是天然的。当今年是一个所谓能力导向试题的样式出来之后,明年就变成知识训练了,因为它是模式化的,我们没有办法应对全国上千万考生。我们命题的能力再强,也无法说每年出的题都是新样式,都是新模式,它必然带来一个知识的训练的问题。

  秦绍德:换句话说,一次考卷的改革探索就会有第二年的应试的办法来对付。

  主持人:所以命题的能力强,应试的能力更强。

  张志勇:我们命题的能力再强,强不到应试的准备能力。而且我们这种能力测查本身本来有情景性,离开了这个情景,考察一个人所有的能力是不可能的。就像今天我和秦书记对话一样,你们有判断考察我们对话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表达能力,但是一张卷子考不出来。

  所以,秦书记有他们大学的办学目标,希望能够选拔和识别他所需要的学生。我们就希望全国的高等学校都要各安其位。首先是有不同的类型:专科、本科、大学,还有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领域。其次,要有鲜明的个性主张和培养目标,招生的制度是多元化的、开放的,回归高校的招生自主权。高等院校应该有个性、有特色,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在为国家服务的大前提下,应该允许它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的定位和特色。

  有这个特色之后,它要选拔适合这个特色培养基础的学生进来。这样高考的制度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我们普通高中办学就能够在既坚持国家的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定位,又给孩子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提供条件。为什么普通高中特别强调国家必修课程?那是打基础的,同时又特别强调选修课程,要给孩子足够选修的课时和空间,满足他多元的个性发展需要。如果高中回到它的教育宗旨上来,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方案和教育方针,那么高考的改革我们能够积极的往前推动,我想这会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会有一个比较乐观的未来。

  主持人:也就是高考的改革其实也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

  张志勇:当然。

  复旦自主招生试验持续时间较长

  主持人:秦书记,因为复旦参加了13个高校组成的自主招生联考,在笔试的时候我去采访过,我发现笔试也分文理科,比如文科考生考几门,和理科考生考的题目都不一样,这样对高中生和家长而言,他们在准备高考的时候已经分了文理科了。既然我们自主招生是为了像您说的招到综合素质比较全面的考生,为什么在自主考生设考题的时候还要分文理考生?

  秦绍德:现在的做法是一部分学校联合起来进行一次考试,其实还是自主招生的一种初步的选拔,就是初选。这个工作我们学校几年前就做过,而且一直做到现在。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教育部批准的自主招生的过程,每个学校对于这种初选的标准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可能偏重于考知识,有的可能偏重于考能力,有的可能偏重于某些科目,但是复旦大学的理念,是偏重于主要测试中学的基础,因此他应该是比较均衡的,所以我们是多门课都要测试。

  主持人:在自主招生联考的时候所有的科目都要考吗?

  秦绍德:对,我们的自主测试是10门课,都要考,人家称为千分考,实际上是200道题,3小时内完成,最后满分是1000分,当然满分是不可能的,而且3小时也做不完,但是就看考生的第一反应。这样一来有很多考生跟家长,他用应试教育的眼光来对付我们的应考千分考。这种情况下,他就问你们能不能公布标准答案?我们绝不公布。其实这种考试不用准备。第一,你只要中学的各门课的基础好,没有问题。第二,我们这个测试是测试最短时间里你的第一反应,怎么准备呢?没法准备。而且很奇怪,居然网上有出卖我们千分考的考卷,那是他根据考生回忆了以后来搞的。我们学校周围还有办这种辅导班,纯粹是为了赚钱。实际上我们这个千分考的目的是要让广大的考生和家长知道,主要是一次初步的测试,是为了后面的面试服务的。而且面试了以后,决定录取的时候,千分考的成绩仅仅是参考,并没有说占有多少比例。

  主持人:也就是说面试更重要?

  秦绍德:我们面试的决定性因素更大,当然我们面试是另外一个程序,非常严格的。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国家是从2003年左右开始自主招生的试点,当然最早大概是20多所学校,复旦也是其中之一。现在大概有80所学校有自主招生的资格。但是复旦跟其它学校不一样的是,复旦不称为试点,它是从2006年有一个试验,经过教育部批准。

  秦绍德:对。

  主持人:也就是说别的学校叫做试点,你们叫做试验,这有什么区别?

  秦绍德:是这样的,一般的家长搞不清楚,这是两回事,觉得你们怎么会有两种改革?其实第一种改革,教育部当时也是为了让一部分高校能够招收一些中学毕业生中间比较有特点、出类拔萃的,或者是高校里边觉得是可以招收的一些特殊人才,特别优秀的或者是特殊的人才。

  主持人:特殊的人才就是我们说的偏才?

  秦绍德:偏才、怪才,这总的是个别的,但是特别优秀的是多半的。也就是给高校一部分自主权,不要在一次考试里边决定,给你一定的自主权,所以我们严格执行,绝不能超过5%。

  当时我们感到这个试验还不大能够满足于我们学校选拔毕业生的要求,所以我们跟教育部申请了以后,从2006年以后另外试点,首先是在上海试点,从允许我们招收300人到现在允许我们招550人,然后又扩散到了江苏和浙江,现在这两省每年有100人,可以进入我们自主招生的试验。

  张志勇:我们山东也申请,但是教育部还没有批准。

  主持人:您也希望山东的考生也能够加入到复旦这个试验?

  张志勇:对。

  主持人:这个试验跟普通的试点最大的不同在哪儿?

  秦绍德:最大的不同是它整个选拔的程序,完全是参考了国外大学招生的程序,用比较长的一个过程,来全面考察。

  主持人:比较长是多长?

  秦绍德:大概半年左右的时间。至少也是3、4个月。考生从报名开始,要参加我们今天所讲的“水平测试”,严格的讲是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水平测试,现在人家都叫千分考。然后经过这个以后,他个人要申报材料,要申报4种到5种说明他素质的材料,然后我们对这些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选择,从千分考里挑选1/5考生进入面试。面试中间只取其中的1/2,进行录取。过程比较长,大概是从第一年的11月份报名,到第二年的3、4月份才能决定预录取的名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高考 自主招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