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协委员杜黎明建议用GPS监督公车

公车监管一直是一大难题(资料片) 公车监管一直是一大难题(资料片)

  商报北京消息   (山东商报-山东新闻网记者  杨芳)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在昨天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的大会发言上,全国政协委员杜黎明呼吁抓紧改革现行的公车管理制度。他建议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公车实行智能化监控。对公车及其驾驶人员实行公司化管理。公示公车身份,在车身的醒目位置喷涂“公车”字样。

  据统计,每辆公车年消费额平均为8万—10万元,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是0.82万元,而机关公务轿车则高达3万元以上,运行成本普遍偏高,其使用效率却仅为社会运营车辆的1/5至1/6。同时,全国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有些地区的主要领导一人配两台专车。公车私用较突出,据国家发改委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有三个“三分之一”: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

  他建议,建立刚性财政预算约束的公车管理体系,严控公车购置数量、购置金额。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公务用车改革指导性文件,明确各地区、各个级别的补贴档次,切忌把公车改革当作一种福利分配。为加强对保留公车的监管,他建议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公务用车实行监控。对公务车辆及其驾驶人员实行公司化管理,另外可以公示公车身份,如在车身的醒目位置喷涂“公车”字样,或者在车牌号码后面加一个“公”字等,以方便社会监督。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公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