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家宝:转型难在观念和干部考核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5日03:13  第一财经日报

  温家宝:转型难在观念和干部考核机制

  许可新

  调结构、保就业能否两者皆得?温家宝总理在昨天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必须在这两条道路当中走出一条光明道路,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

  出于调整经济结构的考虑,中国将“十二五”增速目标设定为7%,比“十一五”规划降低了0.5个百分点,但此举却引发外界对于民生就业的忧虑。

  对此,温家宝表示,主动调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仅表明决心和意志,而且是一个重大的举措。

  今后中国将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主线,真正使中国的经济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

  从“优化”到“转型”

  温家宝昨日说,经济发展速度、就业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

  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高,就业人数就会多,但通胀的压力也会增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低,就业人数减少,但很容易使经济走向衰退。

  面对这个“两难”的局面,温家宝表示,必须将两者有机连接,从两条道路当中走出一条“光明道路”。他并表示,政府“完全有决心能够办好这件事情”。

  他同时提醒说,7%的发展速度并不算低。随着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在基数逐步变大的情况下,“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对于“就业”这一民生之本,温家宝表示,中国在结构调整中特别应该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型小企业。另一方面,“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高度重视发展能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

  “在比过去低的速度下解决中国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问题,这对政府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说这话时,温家宝一直举着左手,掌心向外,一直到做出“我们完全有决心能够办好这件事情”的承诺时,手才放下。

  在5年前颁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体现在第三章“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涉及高技术、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轻纺等若干具体工业门类,而5年后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优化升级”在措辞上已经变为“转型升级”。

  “十二五”规划中,涉及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容,除了“改造提升制造业”这个“十一五”的“保留项目”外,又新增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等条目。

  如果说“十一五”还是在原有的工业基础上进行“修补”和“优化”的话,那么,未来的5年,中国这艘经济大船将要调整船头,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

  温家宝昨日说,中国必须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使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源相适应。

  有记者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提到今天,转型的困难究竟何在?温家宝回答说,最难的地方一在观念,二在创新机制和干部考核的标准。他说,首先要彻底转变唯GDP的观念。对干部政绩的考核,不仅要看地区经济总量,更要看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

  不认为有“中国模式”

  温家宝昨日同时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协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险。”温家宝说。

  他表示,中国当前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但温家宝同时表示,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非易事,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

  在回答法国记者关于“发展模式”的问题时,温家宝表示,中国的改革和建设还在探索当中。

  近几年,中国创造新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国际热门话题,特别是在经济危机令富有的发达国家经济出现重挫,中国却率先在全球复苏后,更是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是在第三世界)引发“中国模式”的讨论。

  对此,温家宝说:“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发展是一种模式。同样,我们认为任何国家都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都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借鉴。”

  温家宝说,中国选择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三,必须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以保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第四,必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进一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