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外媒体称中国太空技术正拉近与美俄差距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02日04:29  新京报

  9月29日,长征二号FT1火箭携带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奔向苍穹,这标志着中国在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

  天宫一号上天后,11月初,神舟八号将在同一发射架上升空,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中国系列太空成就,成为世界舆论的关注焦点。

  “中国正拉近与美俄差距”

  对于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国外媒体多用了《中国的雄心》或者是《中国拉近与美俄差距》为报道标题,还将天宫释义为“天堂的宫殿”。美国太空网评论说,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是中国空间计划的一个里程碑。

  在一篇题为《翱翔的中国太空梦》的报道中,美国媒体援引分析人士弗莱威尔·泰勒的话说,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反映了中国日趋先进的太空技术,中国迅猛增长的经济为科技研发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此外,中国强大的导弹运载技术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华盛顿邮报》的刊文中,来自罗德岛海军学院的太空专家约翰逊·弗里斯说,中国太空技术虽后发却先至,有了美苏两国的经验,中国不必从头开始,这样就避免了很多错误的出现。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在题为《中国太空历史性飞跃》的报道中说,天宫一号不是一场中国与美俄的太空竞赛,而是中国对太空研发的实验成功,意味着中国开始逐步赶超美俄等太空大国,这对中国人意义非凡。

  中国在进步,美国却停滞

  因为国际空间站将于2020年退役,而届时中国空间站有可能独步太空,对此,一些媒体猜测,天宫一号成功是否预示着中国将成为21世纪探索太空的领袖。

  由于美国的原因,中国长期被排除在国际空间站开发之外,这些也促使中国独立研发自己的空间站。有国外媒体用“垮掉的领袖”一词,来形容天宫一号发射后21世纪太空新格局,其在《天宫一号缩小与美国差距》的文中称,天宫一号标志着中国在太空领域迈入了超级大国行列,“中国太空事业在不断前进的同时,美国却停滞不前。”

  不过,在肯定的同时,英国媒体也认为,中国只是在模仿美苏数十年前便已成功的事情。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中国虽然将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但是谈及其取代美苏,成为新太空领袖为时尚早。

  空间站专家呼吁合作求进步

  前国际空间站指挥官洛维·奇奥也通过媒体呼吁称,中国应加强与其他太空大国的合作与技术交流。奇奥说,在运行空间站的经验方面,中国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合作将是中国快速积累空间技术经验,并不断前进的重要渠道。(王晓枫)

  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它的重要性可与2003年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等同。这是中国所取得的令人注目的成就。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实现一系列重大航天成就,来证实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地位。 ——英国媒体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1)

> 相关专题:

 

更多关于 天宫一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