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文化“网底攻坚”
“公共文化服务要建成一个体系,农村无疑在网底。要建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有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资源引向农村”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韩冰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说,作为近万人口的大村,兴十四村在文化建设上也做到了“大”:500多人的秧歌队、1000多人的健身操队、35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1000多万元的文化投入……每年开展的多项文化活动,使很多人离开了酒桌、麻将桌,跑到了健身健脑的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
近年来,中国通过谋划和实施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农民工文化建设、文化志愿者工作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有效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快速发展。
2012年11月,文化部发布《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状况分析》,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分别达到1102元和165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70.7%和253.8%,年均分别增长11.7%和15.1%,年均增速分别快于人均消费支出0.9和2.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增速快于城市居民。这从侧面说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
“现在,青年农民对文化的需求比我还‘先进’。”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厅局级公务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题研讨班上,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宏面带笑容描述了农村文化生活的需求,“但是,当前中国农村文化建设普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是整个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因此,认真分析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以保障农村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一号文件”连年关注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农村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实施力度,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巩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切实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做好送书下乡、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
从2005年至今,除2011年外,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和部署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
李宏介绍,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方面,以“广覆盖、保基本”为目标,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加大公共财政对县以下基层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和网络的建设改造力度,解决了部分老少边穷地区设施面积狭小、破旧、设备落后等问题;以服务人口为依据,完善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推进“两馆一站”设施规范化建设,支持改建和扩建未达标的馆站,完善配套措施,保障正常运行;建立起灵活机动、方便群众的流动服务网络,如流动图书车、舞台车、放映车等;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实施,乡(镇)和村(社区)加快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发展公益性上网场所,使数字文化阵地成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平台。“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推动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促进了农村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是近年来文化系统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18亿元,按照地级图书馆、文化馆每馆50万元,县级两馆每馆20万元,乡镇文化站每个5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逐渐建立起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免费开放划拨的钱虽然不多,但就像一剂强心针,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不是盈利的,是免费的。”李宏说。
从2011年开始,文化部制定基层文化队伍培训计划,用5年时间,对现有24.27万县乡专职文化队伍和366.85万左右的业余文化队伍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专兼职结合的基层文化队伍素质,增加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李宏说:“农民自办文化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各地文化部门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以及社区文化指导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农村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得到迅速发展,农村文化市场渐趋繁荣。
四个“不相适应”
尽管中国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量逐年上升,但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始终较低,已经连续10年维持在0.4%左右。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23.06亿元,仅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0.36%。城市文化投入超过200亿元,农村文化投入116.41亿元,为城市的56%。各级财政对农村文化投入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36%。在投入方式上,中央财政文化投入主要以重大文化工程与专项经费为主,一次性投入多、持续性投入少、硬件投入多、软件投入少,导致公共文化机构业务经费缺口较大。
李宏说:“2009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为21.9元,成都市人均文化事业费为49.78元,攀枝花市为16.44元,而宜宾市仅为2.2元。虽然不能简单拿数字说明问题,但这些数字确实极不平衡,说明在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上缺乏科学的规划。”
李宏介绍,目前,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投入不足,缺乏有力保障和财政支撑;二是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服务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三是农村文化队伍数量不足,专业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农村文化生活需要。“一个乡、一个村,如果有一两位组织文化活动的‘能人’,就能把这个地方的文化生活带动起来,但这样的‘能人’很多地方一个都没有。由于人员编制限制,有些地方文化站专职人员还兼职其他工作。”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阿什老轨反映,凉山彝族自治州属偏远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凉山州17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筑面积基本不达标,全州18个文化馆活动面积过小,设备投入不足,设施设备数量少、陈旧,难以达到免费开放和基层文化活动的要求。县级图书馆内,除了国家配备的共享工程设备以外,无其他较好的图书设备。全州有17个县501个文化站未解决专职干部编制,缺编率达到81%,由于有站无人的现象十分严重,许多文化站不能开展正常的群众文化活动。全州大部分图书馆、文化馆专业人员不专、业务门类不全、后续人才接续不上,特别是文化骨干人才、拔尖人才更是匮乏。基层文化干部由于待遇较差,文化专业人才奇缺,以文化馆为例,全州18个文化馆现有职工194人,比五年前减少了51人,部分县级文化馆只有2~5人,根本不能适应文化馆免费开放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群众日益突出的文化需求。
李宏说:“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当前农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期待不相适应,与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不相适应。”
狠抓“网底建设”
“目前,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建成一个体系,农村无疑在网底。要建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有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资源引向农村。”李宏说,‘十二五’期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做到增加投入、转变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
李宏介绍,未来要加快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重点争取中央财政的资金支持,把两馆补助标准偏低的问题解决。狠抓乡镇、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网底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
“以前存在一种观念,我们以为农民需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拼命送这个、送那个到基层,究竟谁需要呢?为什么有些文化服务送到基层没人喜欢?要反思反馈机制。”李宏说,“要探索建立农民文化需求的动态反馈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研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今年1月公布的《文化部“十二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纲要》要求,探索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充分尊重群众的参与权和表达权,探索建立群众文化需求的动态反馈机制,重点加强对基层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需求的了解,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去年,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厅局级公务员文化体制改革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讨班上,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彭卫国分享了河北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经验,他说:“一方面,我们要改变政府文化机构事事包办的运作机制,要利用好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文化产品政府采购、文化服务项目外包,通过市场竞争获得最大投入产出比。另一方面,社会上有强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愿,各地积极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了微利的经营性文化发展,这是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形式,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辅助。”
李宏介绍,“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将进一步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和服务形式,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推进公共文化单位改革,明确服务规范,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并积极推动公共文化立法。
“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制定免费开放的服务标准,避免出现即使免费开放,人家也不愿意来的状况”,李宏说,“还要加快推进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免费开放工作,目前,这些机构归不同的部门分管,未来希望都能成为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的一部分。”□
博物馆:走向大千世界
“博物馆等大型公益文化机构的运营管理,已经成为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的关键因素。如何让此类机构真正融入公众生活,正是全国都面临的一道难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温泉
电视连续剧《甄嬛传》播出之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故宫里总是有小朋友拉着家长,问甄嬛住哪儿。
4月18日,单霁翔应邀访问台北故宫,在发表演讲时,他向台下观众发出邀请:“未来的故宫将开放至76%,欢迎大家来看甄嬛们住的地方。”
让博物馆摆脱冷冰冰的面孔,生动地走入大众生活,是单霁翔希望努力推动的。此前的一天,他应邀在国家行政学院讲授《博物馆与公益文化机构的管理运营》,学员是来自全国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的厅局级官员。
“博物馆等大型公益文化机构的运营管理,已经成为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让此类机构真正融入公众生活,正是全国都面临的一道难题。”文化研究专家、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高宏存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博物馆热
中国第一个博物馆诞生于1905年。根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3589个。2005年,这个数字还是2300个。短短6年间,博物馆增加的数量相当于过去100年总数的一半还多。
据此计算,2005年至2011年6年间,全国大约平均不到两天就诞生一个博物馆。在博物馆数量增长最快的2009年和2010年,平均每天诞生博物馆两个以上。
当前,我国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省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类别多样化、举办主体多元化的博物馆体系初步形成。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宋向光告诉本刊记者,这一轮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新城市要有新的文化基础设施,博物馆一般都在规划之列;另一方面,城市化导致旧有的东西消失较快,为了保留记忆,博物馆的建设也成为必需。”他说。
此外,一些政策的调整也成为各地兴起“博物馆热”的催化剂。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为私立博物馆的设立扫清了障碍。新的《博物馆管理办法》较之旧的《博物馆管理条例》,首次增加了允许设立私立博物馆的条文:国家扶持和发展博物馆事业,鼓励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博物馆。
2008年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全国博物馆评估办法(试行)》。博物馆经评估确定相应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一级博物馆、二级博物馆、三级博物馆。凡经评估认定的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将在各项业务活动和国内外交流、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2010年9月,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制定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管理暂行办法》,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提升藏品保护、陈列展览、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水平。
2008年以来,中国1800多座国有博物馆和200多座私人博物馆相继免费开放。根据2008年当年的统计数据,66座省级博物馆接待观众总数为3710万人次,241座地市级博物馆接待观众总数为5611万人次,697座县级博物馆接待观众总数为611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91倍、1.58倍、1.4倍。
可是,热闹过后,很多博物馆又重新归于冷清。枯燥的器物陈列,生涩的展品说明,让许多观众去了第一次再也不会去第二次,博物馆冷清经营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
单霁翔认为,我国各地博物馆建设高潮迭起,极大地改善了博物馆的基础设施条件。但是不可否认,在“博物馆热”中,存在着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倾向,包括重建设速度,轻功能保障;重新奇造型,轻地方特色;重硬件投入,轻管理支撑等方面问题,严重影响博物馆社会作用的有效发挥。
“难以单兵突进”
过去,博物馆的主要作用是文物保护,社会功能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工业化、后工业化进程剧烈地震荡着人们原已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传统,在这种变化中,博物馆承担着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保存传统文化价值的责任,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审视传统、反思今天和创造未来的一个平台。博物馆是人类历史中留下的实物碎片,是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单霁翔认为,近年来,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已经从保护文物藏品到保护文化遗产,再到服务社会上来,进而承担起参与推动社会变革的神圣责任。博物馆的触角开始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大大超出以往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参与到文化发展的进程之中。
博物馆功能的日益转变,对博物馆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中国,国有博物馆占80%以上。国有博物馆一般归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是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方式,政府更多地用行政指令的方式进行博物馆管理。博物馆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为公众服务容易被忽略。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重要博物馆,普遍以理事会作为博物馆的最高权力机构,其最大优点是让博物馆能够自治、自律,运转灵活。但问题在于,这些博物馆大多为私立博物馆。简单地将这套制度移植到中国的博物馆也存在问题。高宏存向本刊记者指出:“国有博物馆作为事业单位,其主要领导人一般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任命,要实行理事会制度涉及到人事制度调整,博物馆难以单兵突进。”中国目前采用理事会制度的大多为民办博物馆。
2012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实现形式。
法人治理结构,被认为是公益类事业单位去行政化的核心程序,或将破题。目前,试点工作正在开展,许多博物馆也在此列。
国家文物局近年来也一直在推动博物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如对国家一级博物馆的评估,是否建立了理事会制度,即是考量博物馆组织管理的重要指标。此外,《全国博物馆评估办法》当中,对参加评估的博物馆每年须接待的观众人数也定了标准。
“把博物馆带回家”
实践中,许多博物馆正在探索融入公众生活的方式。
中国金融博物馆于2010年6月开馆,为了构建开放式学习平台。普及金融知识,该馆创立了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定期举办读书会,邀请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与读者分享读书感悟、人生故事。每次参加读书会的读者,都在读书会的微博上征集报名。这个活动引发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从2011年下半年活动开展以来,已经有1.5万多人次参加。现在,每期活动新浪网都进行直播。中国金融博物馆馆长白丽华告诉本刊记者:“读书会每期活动在网上都有三四千人报名,马云做嘉宾的那期有7000人报名,在新浪网上直播的点击率已经有几百万。”在新浪微博,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的粉丝已经接近13万。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是中国首座依托古窑址建造的陶瓷专题馆,该馆所有活动项目都围绕陶瓷展开。比如,该馆开设了一处情趣盎然的“陶艺培训中心”,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古代陶瓷艺人用泥与火创造陶瓷文化的艰辛与乐趣,创作出独具个性的陶艺作品。该馆还开辟了一个约60平方米的互动区,设置了“陶瓷拼装”、“陶瓷连连看”、“物归原主”、“釉变游戏”、“陶瓷问答”等数种游戏供观众选择,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与陶瓷相关的知识,加深对陶瓷文化的认知和对传统工艺的理解。该馆还推出面向未成年人的“考古小专家”,模拟考古活动。同时,“流动的陶瓷博物馆”还带着流动展览、陶瓷讲座进入学校、街道、社区、公司,普及陶瓷文化。
中国第一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虽然每年接待游客人数上千万,但是单霁翔仍然希望努力推动故宫文化真正走入大众生活。
他讲了个笑话:“一般游客进故宫,直直地沿着中间走,先看皇帝坐哪儿,再看皇帝躺哪儿,然后看皇帝的花园,然后就出了故宫了。出去以后很纳闷,‘不是说故宫有很多珍宝吗?怎么一件都没看到?’其实那些珍宝都在两边呢。”
单霁翔向本刊记者透露,在今后的一两年内,故宫的端门要建设一个“故宫数字博物馆”。让参观者不仅仅观看故宫文化的虚拟展示,而且身在这座伟大的建筑群中,能够和周围的环境、氛围融为一体,从而充分调动观众的触觉、听觉和视觉,将这一富有意义的参观长久地留存于记忆中。在端门打造故宫数字博物馆还能够不受故宫闭馆时间的限制,例如:参观者在工余时间内,能在这里较为集中地看到数字故宫的各种展示节目,充分领略端门这个独特的展示场所的魅力,尽享文化盛宴。未来这个数字博物馆的开放,将会成为故宫博物院现代传播的一个有特色的亮点。
从2012年7月起,故宫博物院每周举办一次“故宫文化讲坛”。故宫博物院还计划在2016年把红墙内的办公室搬到紫禁城红墙以外的区域,以腾出更多的空间让给观众。故宫博物院甚至在淘宝网上开设了“故宫淘宝”店铺,销售具有故宫文化元素的商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其中的“宫廷娃娃”颇受欢迎。
单霁翔说:“无论任何社会,当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若要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清醒地认识文化的意义,并从物质利益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博物馆应当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