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的公共文化建设中,政府在文化领域的主导角色逐渐退减,公共文化体制逐渐形成,市场组织、民间组织参与文化事务的角色和能力不断提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韩冰
“近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的公共文化建设中,政府在文化领域的主导角色逐渐退减,公共文化体制逐渐形成,市场组织、民间组织参与文化事务的角色和能力不断提高。”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厅局级公务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题研讨班上,香港大学研究员莫建伟介绍了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的发展过程和经验。
以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时产生的新生事物,对国家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迈出了步伐。
政府:从直接管理到监督资助
在西欧,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主要包括:社区文化设施,如图书馆、体育馆、社区中心;传统文化设施,如博物馆、音乐厅、表演场馆;文化服务及活动,如文化政策、资助政策、不同类别文化服务等;新兴设施及服务,如活化历史建筑、旧工厂、非正规文化场地、地区节庆活动等。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的范围从精致文化逐渐扩展至社区、普及文化;文化形态由相对固定的传统及精致文化,扩展至崭新的、实验性的,以至生活文化。
莫建伟说:“二战以后,政府在文化、社区建设中扮演主动角色,是引导精致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国家积极参与文化建设,通过成立文化基金会、文艺委员会,调控文化服务的内容。”
1945年,英国成立大英艺术协会,由英格兰、苏格兰及威尔士三个协会组成,该协会经1987年改组,1994年重组成为今天的英国艺术协会。1958年,德国建设了柏林艺术学院,设置了展览馆、可供600座的剧院、工作室等场所。1964年,英国建设了伯明翰艺术中心,提供小剧场、画廊、展览厅、放映馆等设施。
莫建伟说:“二战后,西欧政府参与文化事务的角色不断扩大和转变,政府角色逐渐由直接管理、提供服务,转变为监督管理、资助等角色。”
他举例说:“博物馆起源于皇室的私人收藏。17、18世纪以前不少殖民者,以向皇室奉献海外掠夺的珍宝作为换取殖民地开发权的条件。18世纪以后的民族国家,视收藏各地珍宝、文化器物,展示民族文化特色和成就,作为彰显国家富强、进步的手段。尽管如此,博物馆注入了‘国家’和‘公共性’的概念,一改以往皇家私藏的性质。不少文化设施和服务也从国家体制转向公共体制。”
英国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集博物馆和图书馆功能于一身的公共文化机构。1963年,英国新订立大英博物馆条例,以信托基金方式经营,理论上该馆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公共机构,获政府承诺每三年拨款资助。1992年,英国制订博物馆条例,将多家国家级博物馆纳入监管范围,明确界定了博物馆的组织方法、功能、运营方式和监管模式。
“近二十年来,西欧政府开始鼓励市场参与,提高民间组织对文化事务的参与权,以‘官商民合作’方式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同时,私人、商业资本开始参与文化服务市场,文化服务走向了平民化。”莫建伟说。
位于英国伯明翰的英国牛乳工厂(CustardFactory)建于1900年,1964年工厂搬迁后遭到废弃。1992年,伯明翰市议会着手重建,由政府出资80万英镑,同时引入文化企业家注资160万英镑,改造厂房,保留主要历史建筑,将旧厂房改造为工作室、表演场地和餐饮场所。2005年,牛乳工厂吸引了约280家创意工作室等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文化服务、商业服务、教育等行业。
莫建伟说:“牛乳工厂的项目,从房地产投资的角度,并不是最优的选择,但这个项目是私人公司与政府合作的成果,为当地文化创意空间创造了新的环境。”
重新发现市场力量
莫建伟介绍,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传统的公共文化观念遇到了各方面的挑战。在政府角色方面,政府身兼制定文化政策、经营和管理文化项目及设施之职,承担过量的职能;在财务方面,国家难以持续承担巨额的文化开支;在体制方面,政府管理体制出现了过分僵化、官僚架构过度扩张的问题;在公共文化观念方面,人们重新发现了市场的力量,文化领域既提供公共品,同时又具经济效益,新的文化需求、形式不断涌现,而政府力量有限,不如腾出更出空间,让民间参与文化事务。
一项针对英国主要公共博物馆1997年至2006年总收入及主要收益项目的统计显示,英国公共博物馆所获资助额占博物馆总收入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捐助和商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1997到1998年度,纳入统计的博物馆的总收入中,有66%来自政府经常性资助、政府资本项目资助和奖券基金资助。2000到2001年度,这一比例降至55%。与此同时,来自捐款及赞助、商业收入和门票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从24%上升至38%。
莫建伟说:“普遍的现况是,公共博物馆其他收入所占的比重日渐增加,成为博物馆主要的经费来源。这些收入包括入场费﹑出售刊物或纪念品及来自个人﹑团体﹑基金及商业机构的赞助等。”
英国表演艺术界别的总收入,来自政府部门的资助也持续减少。1980年,英国艺术委员会资助的各类表演艺团51%的收入来自政府资助,但目前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36%。而美国的文化艺术活动一向高度依赖民间及商界资源。
“从2006年到2007年,英国民间力量为各类事业共捐献了95亿英镑,但其中只有不到4%投向了文化领域。”莫建伟说,“从社会资源角度看,英国社会正努力鼓励民间资源投入文化事务。”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不断扩展,民间和商业机构参与到更多文化服务领域中来,如社区中心、图书馆等基本公共文化设施的经营管理、推广教育;数字媒体艺术、社区艺术等新兴文化活动及服务、文化创意活动的资金提供、建造维护、经营管理、推广等;历史建筑及古迹的维护、经营管理和推广,以及活化城市建筑等。
“公共文化体制的发展受限于不同社会条件,既有体制往往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和文化需求,公共文化的政策目标、内容及实施体制必须与时俱进。民间组织在法律规范条件下获得自由组合的权利,可以更有效地满足文化需求,提供合适的文化服务。”莫建伟说,“从欧洲一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过程看,公共品和市场并不对立,未来公共文化在财务支持与运作上,更多要依赖‘非营利经济体制’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