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泰斗江平对话新浪:司法独立须“去行政化”……
2013年是中国官员的禁令之年。禁令之手能否制约权力?
公务员的一天,是怎样的一天?他们的生活,有多大区别?
智谷趋势按:
新华社20日发布了一组《中国改革世界预期》稿件,共三篇,显是为即将召开的两会及今年的经济改革定调。文中指出,改革措施将有效调整经济与生态、增长与改革、市场与政府、债务与投资等多对重要关系。“这些领域的再平衡思路,有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所体现,并将构成今年中国经济改革的主线。”
文中值得关注的信息点有:
1.官方已做好了充分的经济增速下降预期,“为落实改革必然牺牲部分增速”。
2.改革顺序耐人寻味。官媒把改革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期内会下拉经济增长的,如遏制政府支出,削减过剩产能,去杠杆等措施;另一类是能迅速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如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鼓励民间投资等。因此,“讲究策略方法”很重要。“改革的短期效应取决于各类改革措施实施的先后次序,以及它们各自推进的速度。”
3. 2014年热钱流入和流出中国的风险并存。
4.这组文章应是国务院思路的表达,城镇化占了较大篇幅,占三分之一。不过,在表述上依然延续了审慎的语态,以“少交学费”形容之,多谈挑战与问题。
5.就业是决策层考核的核心要素。结合李克强去年在工会的讲话,就业的权重甚至超过增长率。在这组官方文章中,提到城镇化时亦强调了这一点:创造稳定的就业才能使城镇化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否则,恐怕会如《纽约时报》所担心的那样,“没有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就业机会,即使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将农民工留在城市,也可能会因失业形成城市中的贫民窟。”
附原文:
中国改革世界预期之一:透视中国经济改革进取路径
○新华社记者 傅云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马年常被赋予“锐意进取”的意象,这恰契合了当前中国决策层的改革意愿。
李克强总理18日谈及新一轮改革时指出,既要敢于担当,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又要讲究策略方法,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积微成著,渐进式推进,努力取得改革新突破。
不少国际分析人士认同这种思路。他们认为,2014年的中国经济处于落实相关改革议题的关键节点,需要坚定而稳健的改革措施,以便有效调整经济与生态、增长与改革、市场与政府、债务与投资等多对重要关系。
分析人士预计,这些领域的再平衡思路,有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所体现,并将构成今年中国经济改革的主线。
近期陆续结束的全国省级两会上,有22个省份下调了今年GDP增长目标。一些机构判断,这表明今年各地决心深化推进结构性调整,压缩过剩产能,以便取得更加人本、生态的增长,但这却难免拖累总体经济增速。
“经济学人智库预期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7.2%,而非7.5%或7.3%,”英国经济学人集团中国首席代表许思涛告诉新华社记者,“改革与增长存在天然的矛盾,为落实改革必然牺牲部分增速。中国决策层容忍更低的经济增速,恰恰证明其改革决心。”
美国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认为,增速放慢不一定是坏事,服务业创造每一个单位的产值,创造的就业机会要比制造业和建筑业高出30%。这意味着,越来越依赖服务业拉动的中国经济今后仍有条件保持较高增速,支撑就业市场。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改革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还在于,不同领域的改革措施短期效果不尽相同。譬如,遏制政府支出,削减过剩产能,去杠杆等措施短期内会下拉经济增长;相对而言,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鼓励民间投资等改革则可能迅速形成新经济增长点。这决定了,推进改革“必须讲究策略方法”。
就这个问题,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指出,改革的短期效应取决于各类改革措施实施的先后次序,以及它们各自推进的速度。他判断,2014年中国将重点推进行政改革、金融改革和财政改革。
除增速和结构性改革议题外,信贷话题同样引人关注。据央行新近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2.58万亿元,创单月规模历史新高。这削弱人们对经济减速担忧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对地方债务风险的担忧。
对此,麦格理基础设施和有形资产投资基金东北亚地区负责人本·维预计,今年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将加紧整顿地方债、影子银行市场,且会严密管控流动性。
本·维认为,整顿行动短期看会抑制地方投资甚至诱发个别债务违约事件,但长期看却会促进基建投资市场更加开放,为境内外私人投资者腾出更大参与空间。他同时指出,今年中国有望出台更多金融改革措施,以便纠正要素市场价格扭曲问题。
谈到中国改革的溢出效应,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迈克尔·安德鲁指出,中国正从基于制造业的外向型经济体向更依赖服务业和内需的成熟经济体转型,这长期看来既有利于中国经济内在平衡也利好全球经济再平衡。
澳大利亚创新金融研究院院长郭生祥指出,伴随结构性变革深化,中国需求的重心将从大宗商品领域转向服务、技术等新领域,这将带动澳大利亚这样的资源大国克服过分依赖单一产业导致的“荷兰病”弊端。
他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改革也利好其主要贸易投资伙伴的内部结构优化。
诚然,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外需疲软、产能过剩、债务风险、美国量宽政策退出等因素干扰,却同时具备通胀温和、就业市场稳定、改革思路明确等难得的优势,可以说坚定深化改革恰逢其时。
正如一些分析人士所言,2014年的中国经济改革,只有马上行动,才能马到成功。
中国改革世界预期之二:中国经济突破疑问稳发展
○新华社记者 刘云非
地方债务和影子银行会否引发“中国式”债务危机、美联储开启量化宽松退出会否冲击中国楼市……在一些国际观察人士的疑问中,2014年中国踏上改革新征程。
全球经济阴晴不定,中国转型之路漫漫,内外风险因素交织令多空激辩。观点不同,但论者都试图探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以及隐含的深层次问题。而换个角度,“看空”者恰恰是预警者,利于决策层管控风险和实施有效宏观治理。
“中国经济年增速在7%到8%,同时拥有很高的储蓄率和充足的银行存款,中国政府有能力偿还政府债务,”标普主权评级部门董事总经理慕克吉如是说。标普称不改变对中国主权信用的评级。
日本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则担心,新兴市场外逃资金将中国作为避风港,加之人民币仍有升值空间,涌入中国令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国家外汇管理局认为,2014年热钱流入和流出中国的风险并存。
而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看来,中国经济基本面总体上未变。“研究判断中国经济运行的走势一定要看基本面,一定要抓基本格局。这个基本格局就是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建设的大格局仍然在推进过程中。这个推进过程,既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也会产生相应的消费需求,还会改进供给的效率。”
2013年,中国经济“软着陆”,减速而未失速,增长率7.7%,消费价格增幅2.6%,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50%。此外,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升至46.1%,首超第二产业;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7%;农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高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7%的增速。
数据背后,调结构与转方式悄然变化。从更长的时间跨度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起伏中总能强势增长,其“韧性”令人信服。究其原因,中国顺“势”而为:国际上应和平发展之势,国内则合改革开放之势。
回顾历史,中国经改的主线就是市场化。有学者直言,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顺市场之势激发经济活力,这将给中国社会带来深刻变化。“中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已近20年,为什么成效不够显著?根源就在于体制性障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市场化改革破题经济转型升级。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乔基姆·费尔斯也认为,中国将由传统国有企业推动的高杠杆增长转向全新的改革式增长。金融市场化以及个人和社会自由化投资将改进现有的资源配置效率,完成向消费主导式经济增长的转变。摆在政府眼前的大问题是如何推进改革的具体实施。
从“国进民退”转为“民进国强”,政府势必要厘清与市场的边界,为市场让路。自今年3月1日起,工商总局将停止企业年检。简政放权举措频频,政府不再大包大揽,角色向服务和监管者转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不久预计,中国经济今明两年分别增长7.5%和7.3%,比之前的预测值分别上调0.3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从近期公布的数据看,年初中国经济起步平稳,制造业、物价和外贸等总体向好。外部需求在改善,内部结构在优化,利好因素的积聚助于改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对中国而言,改革之路挑战巨大,不进则退。有分析人士指出,如何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协调好效率与公平,这是对决策层的真正考验。
中国改革世界预期之三:让中国城镇化少交“学费”
○新华社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