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香港《新报》和《香港商报》分别针对“占中”发表社评,谴责冲击立法会的暴力行为,劝“占中”者遵从法院禁止令,尽早退场。

  《信报》发表社评题为《暴力不能合理化 学生切勿和稀泥》,持续超过五十天仍然不散的占领运动,出现了暴力冲击立法会的一幕,丧撞玻璃门的狂徒大部分是蒙面人,破坏完立即一哄而散,不肯承担责任,缺乏公民抗命者应有之脊椎,事后受到千夫所指,谴责者包括支持占领运动但反对暴力行为的泛民主派。

  香港作为文明先进的现代社会,没有一个正常心智的市民赞成暴力行为,利用假议题蛊惑人心冲击立法会大楼更加是不得人心,泛民与之划清界线实乃应有之义,热血公民这一类激进团体不管有没有在幕后参与策划爆玻璃,其维护暴徒的立场绝不可取。除此之外,我们看到部分学生领袖始终不肯斩钉截铁地向冲击行为说不,难免让人感到忧心,对于这场民主运动也许会带来潜在危机。占领人士不断强调爱与和平,学生组织不断重申没有搞颜色革命推翻政权的意图,那么义正词严向暴力行为说不,才是学生领袖该有的政治智慧,切勿摆出一副和稀泥的姿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香港商报》的社评《遵从禁制令 自行早日退场吧》则指出,持续近两个月的「占中」行动,令全港蒙受巨大损失,已成众矢之的。早日结束祸港“占中”,是绝大多数市民的共同愿望。占中者以遵守法院禁制令的方式“体面”撤离,不失为一个各方均可接受的合适方式。旺角禁制令代表律师说得好,虽然已有权随时执行禁制令,然而法治社会的意义是所有人自愿去遵守法律。期望占中者把握良机早日退场,勿再损害本港至关重要的法治精神。

  过去数星期香港经历艰难和困惑时刻,在这场波涛汹涌的运动中,学生站在最前线。受过高深教育的年轻人,应是家庭、社会及国家的未来,香港年轻一代应播下信心、乐观、仁爱、体谅、希望及和平的种子,兼容接纳不同意见,透过和平理性、互相尊重和建设性地参与重建香港未来。勉励学生要担当和平的工具,早日结束占领行动。奉劝学生,听听师长言,尽快和已变质失控的“占中”割席,早日自行退场吧!

相关阅读

中国公众人权观念调查

大众的人权主张和要求,更多地倾向于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方面相对较弱。

高仓健桑

一切缘起改革开放之初那部电影:“那是全中国的大人们只有八个样板戏电影看的时代,那是全中国的孩子们只有《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三战电影的时代…日本电影《追捕》,除了悬疑、犯罪,让人们第一次看到爱情,看到男女骑马,看到飞机追逐、高铁高楼。

第三轮巡视组有啥新招?

这个难题,在老王手中解决了。巡视组组长一次一授权,并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三个“不固定”更是解决了这个历史难题。但显然,深谙中国传统治理之道的老王,并不满足解开一个历史难题。这不,他更是要求巡视在“专”上着力,在巡视传统之外,开创了一个叫“专项巡视”的东西。

被儿女遗弃,老人怎么办?

一位律师也提醒老年人们一旦碰到这种情况,可以报警,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但是报警、告状对于一位76岁,双目失明的老人谈何容易。

  • 揭秘:高仓健给自己选了哪块墓地(图)
  • ​呼格吉勒图案件再审的启示
  • 曹雪芹爷爷向康熙求救命药真相
  • 高晓松:徐志摩祭日英译诗三首
  • 《地心引力》《星际穿越》中槽点
  • 女人要注意自己的床上形象
  • 为什么美国物价比中国低那么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