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庄庆鸿)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印发修改后的《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下称《复查规定》)。这是该规定实施16年来首次修改,第一次明确受理申诉2月内应决定是否复查,并加大公开力度。  

  “此次修改,对于依法按程序处理刑事申诉案件,强化对申诉权的保障,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自身监督,具有重要意义。”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新版《复查规定》由原规定的41条增至共70条,按照依法办案、规范执法、公正处理的要求,对刑事申诉案件管辖、受理、立案、复查等程序进行了全面修改完善。

  其中,明确规定审查刑事申诉期限为2个月;调卷审查的,自卷宗调取齐备之日起计算审查期限;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部门负责人或者检察长批准,可适当延长审查期限。

  新版《复查规定》从多方面强化了对申诉权的保障和规范。如降低申诉门槛,对申诉条件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便利当事人申诉,对申诉材料要求作了明确细化规定;明确规定复查刑事申诉案件应当听取申诉人意见,复查决定书应当公开宣布,决定中止(终止)办理的案件应通知申诉人等。

  此次修改还突出了刑事申诉检察的监督属性和纠错功能,健全了冤假错案及时纠正机制。

  如调整原《复查规定》中对任务的表述顺序,将“纠正错误的决定、判决和裁定”放在“维护正确的决定、判决和裁定”之前;对不服法院生效刑事裁判的申诉,认为需要提出抗诉的,由承办案件的刑事申诉检察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加大上级院对下级院办理申诉案件的监督力度,对复查终结的案件坚持严格的备案审查制度。

  新版《复查规定》加大了司法公开、检务公开的力度。

  规定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可采取公开听证、公开示证、公开论证和公开答复等形式进行公开审查。公开审查适用范围,由“不服人民检察院诉讼终结刑事处理决定的案件”,扩大至“不服人民法院生效刑事裁判的案件”。

  根据最高检关于案件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将在网上公开。

相关阅读

中国公众人权观念调查

大众的人权主张和要求,更多地倾向于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方面相对较弱。

高仓健桑

一切缘起改革开放之初那部电影:“那是全中国的大人们只有八个样板戏电影看的时代,那是全中国的孩子们只有《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三战电影的时代…日本电影《追捕》,除了悬疑、犯罪,让人们第一次看到爱情,看到男女骑马,看到飞机追逐、高铁高楼。

第三轮巡视组有啥新招?

这个难题,在老王手中解决了。巡视组组长一次一授权,并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三个“不固定”更是解决了这个历史难题。但显然,深谙中国传统治理之道的老王,并不满足解开一个历史难题。这不,他更是要求巡视在“专”上着力,在巡视传统之外,开创了一个叫“专项巡视”的东西。

被儿女遗弃,老人怎么办?

一位律师也提醒老年人们一旦碰到这种情况,可以报警,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但是报警、告状对于一位76岁,双目失明的老人谈何容易。

  • 揭秘:高仓健给自己选了哪块墓地(图)
  • ​呼格吉勒图案件再审的启示
  • 宋代“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
  • 高晓松:徐志摩祭日英译诗三首
  • 《地心引力》《星际穿越》中槽点
  • 女人要注意自己的床上形象
  • 为什么美国物价比中国低那么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