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1月21日新媒体专电 (记者陈刚)工信部日前表示,有关部门正在加紧研究制定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总体方向是政企分开,取消食盐专营。而今年以来,国内多地曾发生“跨区用盐被罚”事件,消息一出,曾经的被罚者称“以后用盐不担心了”,但取消专营后如何保障安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价格波动又成为不少人的新担忧。专家认为,取消专营并非取消监管,盐业改革是大势所趋,也将倒逼有关部门提升监管能力,确保食盐安全和价格稳定。
“被罚”者:以后用盐不担心了
“你说我就是用了两斤盐,最后居然共计被罚了5000多元,这个事听起来就很荒唐。取消食盐专营肯定是好事,以后不用再担心跨区用点盐用出问题了!”听到食盐专营将被取消的消息,江苏新沂市的陈怀生显得有点兴奋,他甚至认为当地盐业部门和法院应该“给个说法”。
老陈是新沂市阿湖镇一家大排档的老板,去年初,他在邻近的连云港市东海县的朋友家帮忙做饭后,把用剩下的6斤盐带回了阿湖镇,在使用了2斤之后,被新沂盐务部门执法人员发现,不仅盐被没收,还被处以1500元的罚款。
新沂市盐务局表示,该局检查发现陈怀生的行为违反了《江苏省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而因屡次拒交罚款闹到了法院,老陈险被拘留,并最终无奈交了总计5050元的加重罚款和法院执行款。
“两县交界的地区,从我们镇上到隔壁县的临镇集市只有几公里,不光是我,这里的很多老百姓会在赶集时顺道买盐。”陈怀生坦承,在被处罚之前,他也有过带食盐去邻县做饭和买盐带回的经历。他认为这种事情“说服教育就好了,下次再犯可以罚,不用上来就这么大张旗鼓。”
在陈怀生被罚事件曝光之前,河南新郑和陕西户县也曾发生过“跨区用盐被罚”事件,并使食盐专营制度遭受广泛质疑。一些专家认为,“跨区域用盐”执法源于行业垄断,结束“跨区域用盐处罚”根本还在于逐步取消食盐专营制度,让食盐的生产、销售回归到市场。
新担忧:如何保障安全?食盐会否涨价?
记者注意到,此次食盐专营制度将取消的消息传出后,在赢得广泛赞同的同时,也有不少网民表现出新的担忧。如何保障安全?食盐会否涨价?成为最受关注的两大突出问题。
部分担忧者认为,食盐并非一般商品,以往的食盐安全与专营体制密切相关,一旦放开,安全问题无疑将会凸显。但也有网友认为专营体制下同样也有假盐,甚至不少地方还出现过碘摄入过量的问题。
“在食盐专营尚未废除的情况下,盐务部门如果不积极管理,食盐安全出了问题,那就是渎职。这种管理实际上必然包括跨区用盐。”江苏省盐务系统一位人士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私运盐,假冒盐冲击市场的案件频发,对百姓的健康安全造成很大威胁,食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对于价格波动和将要涨价的担忧也较为显见。部分网友认为,我国盐业生产能力大于需求将推动盐价下降,但也有不少人担心取消专营可能是“盐要涨价的信号。”
“舆论认为盐企存在垄断暴利,甚至认为放开市场价格就会下跌,事实并非如此,食盐可能是近年来涨价幅度最小的生活必需品,矿泉水、味精等是放开的,但价格都发生了大幅上涨。”上述盐务系统人士说。
专家:改革是大势所趋 倒逼监管能力提升
“取消专营并不是取消管理。”针对“食盐专营将取消”的消息,江南大学商学院教授李武武表示,社会关注取消食盐专营将带来安全和价格问题,这与是否专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反而将倒逼相关部门管理能力提升。
实际上,众多网友也认为,取消食盐专营,是“一块钱的一小步,改革的一大步”。有评论认为,食盐专营制度,是行政性垄断的最后几个领域之一,这个领域的市场化,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部分专家认为,取消盐业专营,同时也将终结在盐业领域长期形成的政企不分现象。“经营和管理部分,容易导致关系的扭曲,专营制度的取消,可以看作是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入推进的表现和成果。”李武武说。
“问题不是阻碍改革的理由,而是要去积极面对和解决,即便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波动,暴露出一些问题,但其根本在于没有管对管好,而与专营制度没有必然关系。改革将倒逼监管能力的提升。”李武武表示,取消专营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价格波动,这同样也考验有关部门的应对能力。(完)
编辑:SN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