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荆门11月24日电 (吴奇勇 邓纯义)湖北省荆门市一男子从职业考试中看到“商机”,从网上购得考试作弊器材贩卖,刚一出手,就被公安机关查获。

  记者24日从荆门市检察院获悉,该男子因犯非法销售间谍器材罪,被东宝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对涉案的考试作弊器材予以没收。

  荆门市东宝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向记者介绍,今年26岁的男子王某,今年5月中旬得知,5月24日要进行全国二级建造师考试,认为销售考试作弊器材可以牟利,于是花了19200元在网上购买了3套发射器、100套接收器(实际收到87套)。

  5月22日,王某分别与两家建筑公司联系,收集68名考生的准考信息后,为每人发放一套考试器材,承诺考试时发送答案,每名考生每合格一门科目付款1000元。5月23日,民警接到报警后将王某抓获,当场查获未销售的接收器19套和发射器3套。民警后将已发放的68套接收器追回。经鉴定,王某销售的器材属于窃听专用器材。

  东宝区检察院主办检察官认为,王某为牟利,非法销售间谍专用器材,其行为已构成非法销售间谍器材罪。法院遂作出以上判决。(完)

(原标题:湖北荆门一男子销售间谍器材68套被判刑)

编辑:SN089

相关阅读

美国法庭为何保护中国卖淫女

卖淫在美国是非法的,但为何卖淫女在纽约现在被定义为不是罪犯而是受害者呢?美国打击卖淫业的重点不是妓女,而是在幕后操纵甚至逼迫女性卖淫的老鸨或者是皮条客,通常老鸨被抓后会被判重罪,甚至连运送妓女卖淫的车夫也会被判刑。

妇女警局自缢为何不公开监控

每次出现这样的事情时,当事的执法部门总是向社会信誓旦旦的表示,要相信当地部门,一定会“公平公正”的查处此事。但是不要忘了,公平公正的前提是“公开”,在这一点上遮遮掩掩,捂着盖着,还谈什么“公平公正”,这可能吗?

P2P融资发展的法律困境

如果P2P平台不是银行那样的信用中介,那么假设剔除担保公司等角色,谁来为投资人的损失兜底?或者说有没有其他的风险保障来减少投资人的损失?

背离职业伦理该如何受惩?

没有纯洁无瑕的行业,所以也不能指望每个从业者都是职业伦理的忠实标兵。如何惩罚那些背离了职业伦理的人,什么样的惩罚有利于行业风气的良性发展,则是门艺术,也是避免行业丑闻的武器。

  • 小年轻什么还没干凭什么住大房
  • 地震中学生踩踏事件值得震后反思
  • 谁是民国名媛中最后的大赢家
  • 小说《战争风云》好在什么地方
  • 查小欣:邓紫棋为何被斥耍大牌
  • 优雅注视校花的8种特殊技巧
  • 自驾游以吸血鬼著称的国度(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