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能维持7%以上的速度吗?
在2015年,中国政府可能还会坚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政府有可能通过进一步“微调”财政、货币和银行的政策,在保证2014年7.5%增长目标的同时,为下一个年度提供比较好的增长驱动力
文|姚树洁
2015年是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其经济增长表现不仅影响整个五年计划的收官成绩,也会影响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信心。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辨认各种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展望中国2015年的经济发展前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当前经济增长的外部压力
2014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表现比较平稳,但是,增长的内外压力极大。第三季度7.3%的增长速度比第二季度低了0.2个百分点,10月份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包括工业产值,投资都出现轻微的下滑态势。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正在采取一些必要的“微刺激”政策,例如放松住房贷款政策和加快基本建设步伐,来力保2014年7.5%的增长目标。
进出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国产品的出口能力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国内生产能力和要素价格,二是主要贸易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
近年来,中国的资源价格,尤其是土地价格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源价格快速上升,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使许多低价值的来料加工产品出口受阻。沿海地区传统制造业大规模内迁,使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与此同时,部分农民工从东部沿海地区,回流到中西部地区,使沿海地区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逼迫产业升级,使部分企业关停并转,从传统制造业转向新的产业部门。
产业结构性调整,对企业来说是痛苦的,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有效地扭转结构。对整个国家来讲,出口增长必然受阻。因此,我们看到最近两年,人民币升值放慢,甚至出现短期的贬值现象。
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可能完全复制东部地区,以低价劳力和环境污染作为代价。因此,东部产业向内地的转移,不可能大幅度降低中国产品的出口成本。
国际经济形势也不利于中国贸易的快速增长。2007年12月开始的“世界萧条”,持续了18个月,给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带来沉重的打击。“世界萧条”的时间已经过去了6年,美国今年底将可以完全脱离“量化宽松”机制,股市屡创历史新高,失业率从近10%下跌到6.2%,通货膨胀率低于2.5%。但是,84%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还远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最好水平。
美国各项美好的经济指标,是在史上最低利率的情况下取得的,也是在天量级的量化宽松背景下取得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美国2014年的增长可能达到2.8%,2015年达到3.0%。这些看上去都是不错的表现,但是也有可能出现意外。
世界经济全面复苏最大的纠结是欧元区经济的持续低迷和危机的反复。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2014年的第二季度出现负增长;第二大经济体法国,2014年的前半年出现零增长;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2014年再次陷入危机。
世界的其它主要经济体是中国和其它金砖国家。但除了中国还继续保持比较高的速度增长以外,其它国家的经济增长从2010年以后,急速下降。根据林毅夫教授最近的分析,印度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是9.1%,2011年是7%,2012年是5.3%,2013年是4.9%;巴西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是7.5%,2011年是2.7%,2012年进一步下滑只剩下0.9%,接近崩盘,2013年只有2.2%。俄罗斯的情况也很糟糕,政府把2014年的增长目标从原来的2%下调为1%。简单地说,整个世界经济还处在经济危机的笼罩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很难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外国资本的流入速度也下降到了冰点,迫使中国只能依靠内生增长来拉动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的内部压力:“三期叠加”
除上述所说的要素成本提高外,中国目前处在“三期叠加”时期。根据国务院参事汤敏教授的说法,所谓“三期叠加”,就是经济增长的换挡期、前期刺激所造成泡沫的消化期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期。
所谓换挡,就是在目前技术水平无法产生短期的巨大效益之前,因为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出口受阻,中国没有可能也没必要维持两位数的增长。中高速增长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新常态”。
所谓吸收前期刺激所造成的泡沫,最典型的例子是房地产泡沫,以及传统工业产品的产能过剩。进入2014年以来,以前一路高歌的疯涨房价,被大面积的量价齐跌所替代。有的城市新房子价格在数月之内下跌20%,未来一年,还将继续下跌。
政府已经不能再支持人为的高房价,但也不会对房地产市场“落井下石”。在适当的时候,还会放宽货币和利息政策,对房地产实行“微刺激”,使其不会出现硬着陆,以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
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下滑,对电力、水泥、钢铁等相关的产品需求增长速度也相应下降。2014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速比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钢材产量增长2%,水泥产量下降1.1%,发电量增长1.9%。这些都是近10年来最差的增长记录。
所谓经济结构转型,指的是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业增长快于制造业,还有就是产品升级,使整个制造链条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移动。
2012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结构不断改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制造业的比重相应每年下跌一个百分点,农业保持10%左右的比重。地区增长不断趋同,内陆地区GDP和投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收入分配也朝着有利于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方向倾斜。
中国的出口产品中,来料加工产品的出口比重也是每年下跌一到两个百分点,间接证明出口产品的增加值含量在不断提高。假以时日,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中高端的工业产品出口大国,改变低价、低质的世界加工厂面貌。
上面的“三期叠加”,不管是什么理由,都是中国经济增长下行的巨大压力。
2015年要为下一个五年计划“打气”
在2014年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可以预计,今年实现7.5%的增长目标还是有可能的。但是,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在2015年会进一步增大,现在还无法确定政府的预期增长目标,但是,许多观察家认为有可能下调到7%。
不过,7%有可能是政府的心理底线,如果有可能,我认为政府还会坚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不是因为0.5个百分点对中国有多么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为下一个五年计划打气的问题。
因此,我还是认为政府有可能通过进一步“微调”财政、货币和银行的政策,在保证2014年7.5%增长目标的同时,为下个年度提供比较好的增长驱动力,以保证2015年可以维持7%以上的速度。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政府如何刺激经济增长?如何在刺激的同时,不再推升地产和其它行业的泡沫?
高速铁路的建设,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医疗、教育、养老,高端服务,高端制造,现代农业和生态涵养,都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政府可以拉动而不导致新一轮泡沫形成的领域,同时,也为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奠定更好的发展基础,为整体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提供必要的条件。
除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体系的深化改革,也可能为新的增长提供保障。2014年11月17日开通的上海-香港股市交易直通车就是一个例子。沪港直通车为中国的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股市的恢复,对经济增长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却可以为资本寻求新的增长点,为实体经济长期和健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本支撑。
在保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政府将更加关注就业、人民收入、城乡差别缩小、贫困消除、环境保护等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给经济增长造成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却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发展亮点。
编辑:SN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