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一个中等城市的治理样本
位于钱塘江源头的千年古镇——浙江衢州,是浙江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承载着浙江省清水源头的使命。
上世纪末,为保障一江清水出衢州,这里的GDP落在浙江末尾。然而,超过7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大气水体质量、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率均名列全国前列……这个浙西古城,以经济版图的缩小,换来生态版图上的扩大。
今年初,浙江省各地吹响了“五水共治”集结号。作为浙江第一大河的钱塘江率先,成为治理重点之一。作为钱塘江源头的生态屏障,衢州更是立下军令状——到2016年,衢州市出境水质、县(市、区)交接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乡镇(街道)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
在这场被称为“以水质论英雄”的行动中,衢州的法治思维治水尤其值得一提。它让治理不再是冷冰冰的政府行政手段,而将“人性”关怀融入其中。某种程度而言,法治治水可视作法治衢州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而当地“善治”的成效,亦有目共睹。
除了作为清水源头,衢州还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孔子家庙“普天下唯二焉”,一在山东曲阜,二在浙江衢州;二战“杜立特行动”中,衢州人民无私救援美空军而惨遭日本细菌侵袭;如今,一个个“最美衢州人”则体现着当代衢州人的文化自信。
就如衢州市委书记陈新所说,“保护生态环境,犹如保护人的肌体,保护历史环境则是在呵护人的心灵。”衢州在倾力保护好钱塘江源头的同时,也把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历史环境当成市民精神愉悦、心情舒适的必要条件,让衢州在今天,延续千年历史文化文脉,同时充满着时代的活力。
“治水集结号”的吹响,同时也为衢州这座千年古城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亲水产业因水而来,绿色产业集聚衢州。同时,有了好水,风景怎么打造?文化如何传承?长效护水机制怎样持久?上游和下游,如何同步保障清澈?这些都需要执政者的制度思维,需要执行者的系统思维,更需要群众参与的生态思维。
在中国,有关生态文明的钟声处处回荡。十八大的召开,迎来了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而早在2005年,习近平同志第五次到衢州调研时,就第一次从路径实现方式的角度系统阐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座山的关系,衢州人谨记“生态建设为全省多做贡献”的承诺。
十年后,习近平主席在北京水立方宴请APEC嘉宾时的讲话,把保护环境提升到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而一个以生态为使命的千年古城,则一直在实践着梦境:一江清水出源头。
连续9年来,衢州为下游城市送去达标水,而这也正是衢州对历史和未来的态度。
一江清水出衢城
衢州“治水集结号”
衢州地处钱塘江源头,是浙江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力治水——衢州兑现的是送出一江清水的承诺。衢州因水而生,因水更美,因水而兴
文|《小康》记者 屈一平 衢州报道
千年古镇,浙江母亲河钱塘江源头衢州,49岁的开化县何田乡党委书记张月桥沿着窄窄的河道走过来。“去年,清水鱼都躲起来了,现在又回来了。”他笑着对《小康》记者说。
何田地处邑内北乡。鱼如其名,开化名鱼清水鱼要选用源头活水方可生长。开化县县志记载,自古以来此鱼只在何田落户。
作为千年古城,衢州水资源10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是浙江省两倍,8条河流汇聚市区,在江南也属少见。曾几何时,“抓鱼摸虾,游泳戏水”是人们共同的记忆。
然而上世纪中叶,由于工业污染、生猪养殖、采砂、水产养殖以及生活垃圾等污染,母亲河钱塘江源头的衢州生态保护面临困境。2013年底,浙江省在全省铺开了“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工程,其中,治污水被称为“大拇指”位置。2014年更是成为该省的全民治水年。
作为钱塘江源头的生态屏障,衢州更是立下军令状——到2016年,衢州市出境水质、县(市、区)交接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乡镇(街道)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
这场被称为“以水质论英雄”的行动,彰显衢州勃勃雄心。衢州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林告诉《小康》记者,不论项目,不拼资金,考核干部最“严格”的是水质达标,最“严格”的是生态保护制度。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纵观中国历史,举凡善治国者均以治水为重。治水是历届钱塘江源头衢州,这个城市政府的重任,而此届政府,面对的是打破行政边界的一场治水战。
“源头治水、就是流域治水。一条河一条河地治理,没有捷径。”赵建林指着办公室墙面的《衢州治水系统》图,告诉记者,系统作战意味着,上游没有治好,下游治好了没有用,上游治好了下游没有治,规模效应就没有。系统作战还意味着,水里和岸上,沉积多年和新产生的污染治理统筹兼顾。未来的目标是:一年治黑臭,两年能游泳,三年成风景的衢州目标。
全力治水——衢州,兑现的是,送出一江清水的承诺。
一条河,一份试卷
2014年4月23日,衢州市市政府会议室。25个乡镇一把手面对衢州市市政府的具体约谈,气氛有点紧张。
约谈的内容,不是GDP,不是项目资金落实,而是3月份交接断面水质监测考核指标。
“我2月28日从常山县纪委调到乡镇工作,听说参加市里的会,没想到是约谈。”常山县同弓乡乡长胡志彬向《小康》回忆那天的情景,最后一个发言的他,面对连续两月不达标的成绩,感觉“无语”。
与浙江省的考核标准——县县交接断面水质考核指标不同,衢州将标准细化到:乡镇之间。
“这是衢州河流特色决定的。”衢州市治水办主任洪建新告诉《小康》记者,衢州水系发达,大多数汇入信安湖的水系为乡单位,因此考核更细化。
2013年,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将乡镇(街道)交接断面水质列为争先考核指标,实行水质保护责任追究惩戒机制,在全市106个乡镇(街道)共设监测点141个,2014年又将考核结果纳入“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考核内容,并首次将3月份的考核结果公示在衢州市市委机关报上。
在考核结果面前,心存观望的个别一把手当场表示,要努力做好工作,回去后马上落实整改,争取下次从约谈名单上消失。
交接断面,有一条硬性指标:出境水标准不能低于入境水标准,胡志彬所在的龙绕溪段,是常山县唯一一条黑臭河,较之砂石河道,处理多年沉积的生猪排粪污水难度更大。9月,他负责的河段检测磷超标0.05,他惴惴不安,“希望不要再约谈了。”
赵建林常务副市长向记者介绍,106个乡镇一把手,面临每双月交叉考评,考核结果与财政奖补挂钩,在衢州,这一财政筹措资金总额是4个亿。
记者注意到,上述约谈名单中没有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县——原来,作为各乡镇(街道)唯一没有被约谈的,开化县交接断面水质监测全部合格。
对开化人而言,这结果曾一度是“牺牲”的代名词。2000年开始,作为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县的开化,就主动关停一批造纸厂、水泥厂、化肥厂等,当年减少利税3.67亿元。也正基于此,2013年年底,衢州市率先取消对开化工业经济和GDP考核。
2014年,衢州市取消全市GDP和工业增加值增幅指标考核,取而代之的是水环境和空气环境两项指标,绿色政绩观考核体系建成。
在开化县桃溪村,记者随处可见,清流小溪,红鲤鱼在水中嬉戏。开化县治水办主任王东告诉《小康》记者,今年1-8月,全县I、II类出境水质占比达到98.3%。县里还组织了“万人畅游钱江源”活动,每一条河都能游泳。“其实,一类水质与泉水无异,是可以饮用的。”他略带自豪地说。
在开化县何田乡,记者看到一个奇怪的日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日治理河道清污的情况。
“何田乡五水共治清洁家园行动动员会,部署1—3号不放假,清理垃圾。”原乡长汪林旺在5月1日的日记这样记录,五一的假期,这里没放假。
“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转型升级是背水一战。”赵建林上任以来多次调研,他告诉《小康》,
衢州市在所有河道树立了河长牌,并配套建立了河长日志制度和河道警长制,村级河长每日一记,乡镇、县级河长每周一记,市级河长每半月一记,定期汇报检查。
据了解,截至发稿前,衢州市31条477.8公里垃圾河已于2014年4月26日前全部清理完毕,比省定期限提前两个月实现;黑臭河已累计完成80%;完成排水管网清疏367.4公里、河道整治疏浚323.03公里。
一头猪,一条鱼,一位垃圾书记
舒建平家那4头猪,令他着实忐忑了半年,8月初,他终于下决心卖了。
原来,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堰坑头村村民舒建平以养猪业为生,曾经30多头母猪是全家主要收入来源,年初禁止生猪养殖时,他偷偷留了4头猪,算计着“风头”一过,就可重操旧业。
但是新近修订的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全村禁养生猪。每次猪一叫,全家都心惊胆战,惴惴不安,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并且主动教授他培育菌类办法,帮他贷款40万,搞菌类培植。9月初,他终于断了养猪的念头,卖掉最后4头猪,彻底改行种植菌类。
生猪养殖是衢州市农业传统支柱产业。然而,以粪便排泄量估算:1头猪相当于7个人,全市740万头猪相当于5180万人口,是衢州总人口20倍,污染排放物惊人。衢州市市政府因此下决心整治:在全市划分生猪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经过一年努力,衢州市生猪养殖总量已经由750万头削减到560万头;并且建立病死畜禽无公害化处理中心,全市死猪实现无公害化处理,一头死猪补贴80块钱。针对猪粪排泄物处理,创新“开启能源模式”,利用猪粪发电,每天可收集畜禽排泄物300吨,发展绿色能源。
“一头猪”解决了,二号污染源“一条鱼”浮出水面。
何田乡书记张月桥告诉记者,“由于不规范养鱼、施肥投饵等污染,清水鱼一度被外界质疑质量。”今年,衢州市在全市示范推广生态修复增殖、洁水健康养殖、资源集约养殖等三大“洁水渔业”模式。禁止水库施肥投饵,要求水产养殖户签约“不施肥投饵承诺书”。同时,推广“一县一品”的规范化养鱼业。现在清水鱼已经走向全国。
如果说,养猪养鱼的污染,属于水里的污染源,那么,岸上的生活垃圾,可以说是江南城市面临的历史难题,衢州也不例外。
贺田村,浙江省龙游县南部山区的一个普通小山村。距县城35公里,仅有农户428户、村民1528人的小山村,却因衢州“第一干净村”、农村垃圾分类“贺田模式”而名扬海内外。
劳光荣,名如其人。“光荣”劳动21年,由这位村党支部书记创建的“贺田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法,每天都吸引全国各地到访团体的学习。
每天上午9点后,贺田这个360多户1500多人的村子就见不到垃圾。记者在村庄里,没有看见一个白色塑料袋。
在贺田所有村民家中,都有村里专门印制的黑、黄两色塑料垃圾袋,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劳光荣说,每个袋子上有两个编码,一级代码表示卫生责任区,二级代码表示户主代码。贺田村划分为5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有对应的农户,给垃圾袋贴上“身份证”,做到“见袋知人”,垃圾可追溯,便于倒查监督。而村里垃圾投放时间从每天17:00到第二天早8:00,定时定点。
四年前,这种垃圾分类法的推广,一度遭遇重重阻挠。村里人曾在背后送劳光荣一个外号:“垃圾书记”,更难听的表述是:不会致富,就会捡垃圾;他组织晚会奖励垃圾处理先进工作者,没有一个村民参加。劳家一家五口一人表演一个节目,自己颁奖;因村民不理解不配合,60岁的他曾晚上躲在被子里委屈地哭,早晨继续满村捡垃圾。
而今,“贺田模式”却解决了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的难题,另一方面,又探索了全民治水模式,强化群众参与治水。赵建林市长向《小康》记者透露,目前已有212个行政村推行“贺田模式”,今年计划在300个左右行政村将其推广。
离贺田村不远,是衢州市中心最大的水域,工业经济最集中的区域信安湖流域,每年有4000多万吨工业废水通过河流排渠进入信安湖,因此信安湖治理的首要问题就是工业污染问题。
如今,古老的信安湖流域污水问题,遇到了智慧治水体系。11月14日晨9时,在衢州市智慧环保监控指挥中心监控平台,记者看到康鹏污水排污口cod指数超标,衢州市环保局总工程师金永红立即拨通了环保执法人员的手机。8分钟后,赶到现场的“移动执法”人员仔细调查询问,并对企业进行严肃教育。10分钟后,排污口指数恢复正常。信安湖流域列入整治范围的47家印染、造纸、化工、制革行业企业中,已有多数完成整治。
衢州市环保局总工金永红介绍,智慧环保工程主要是建成环境监控平台以及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环境质量在线自动监测、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和环保政务等七大系统。其中,环境监控平台负责衢州市在线监测数据及视频监控图像的收集、传输、存储、分析、发布、应用和管理,使所有重点污染源和重点区域的环境动态,处于环保部门24小时全天候监控之中。
现在,智慧环保平台还推出了“五水共治”信息化作战指挥系统。在终端屏幕上,记者可以查看到“五水共治”的作战图,每条河、每个污染源、每个排污口的实时情况一目了然。
自2013年10月15日起,衢州市抽调1480名机关干部,以生态指导员的身份奔赴全市1480个行政村,开始了任职为期三年的“生态指导员”工作。每类项目、每个村庄的整治工程信息都将录入智慧环保平台,数据更新后,“生态指导员”可随时察看跟踪各项目进展情况。
衢州市治水办主任洪建新告诉本刊记者,截至4月26日,衢州市已经全部消灭31条477公里垃圾河。而根据规划,在今年年底前,该市还将完成对黑臭河的治理,到2015年底,境内所有河流水质将达到三类以上,都能实现下河游泳。
治一条河,造一处景
被誉为衢州“西湖”的衢州信安湖湖面波光粼粼,终点靠岸码头名曰四喜亭码头,据民间传说,南宋最后一位宰相留梦炎为祝贺自己“皇榜提名、洞房花烛、他乡遇故交,久旱逢雨露”人生四大喜而建了四喜亭。
老一辈的衢州人都记忆犹新,旧时衢江的水运业非常发达,信安湖两岸码头林立,四喜亭码头就是其中一个。因水而景,自古传承。
衢州市水利局信安湖管理处工作人员徐帷巍告诉记者,信安湖改造是衢州市十大专项工程的一项,总投资2.4个亿,已完成一半,以前是简单的防洪工程,现在向堤岸休息娱乐、景观观赏方向发展。
“治一条河,成一个景区。”衢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林表示,衢州因水而生,因水更美,定位是打造休闲城市。
记者了解到,衢州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休闲区试点市,既治污更造景。在治水同时挖掘乡村旅游,每个村形成一口清水塘、一个活水源、一片生态林、一个景观。按照国家3A级以上景区标准,整乡整村推进乡村休闲旅游片区创建。
衢州按照国家3A级以上景区标准,推进乡村休闲旅游片区创建,以景区化模式统筹推进治污与造景相结合,年内启动3-4个片区,每个片区不少于3个连线连片村;3年内创成10个乡村休闲旅游片区和50个乡村休闲旅游特色村。
2014年5月,刚刚通过省专家组评审的衢州市国家休闲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在全市布局了30多个生态休闲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随着衢州“五水共治”的实施和推进,衢州水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治理、保护和利用。正因如此,也催生出了这座古老城市的亲水产业。在生态养殖方面,过去衢州养鱼人采取的是“肥水养殖”方式,以高单位的肥料投饵,甚至直接排入人粪、猪粪作为鱼类食物,虽然生长很快、鱼体肥美,但造成很大的污染。关停之后,市府鼓励农民采取“节水生态养殖法”,改为培养“清水鱼”。
开化县的知名品牌“清水鱼”以青草为食物,38元一斤的高价,令人垂涎。
鲟鱼对水质的挑剔众所周知,无法适应千岛湖水质的它们,在衢州找到了最合适的水域,衢州市柯城区依托于一江绿水,形成了以繁育、养殖、加工、出口、休闲为一体的鲟鱼产业发展新格局,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鲟鱼养殖基地、国家级鲟鱼良种场,目前在建设全球最大的鲟鱼鱼籽酱加工中心,向青山绿水要发展新路。
拥有浙江省最优地表水水质的衢州,近年来凭借着这一优势,吸引了伊利、旺仔、娃哈哈、康师傅等一批知名品牌落户衢州。
它们因衢州的水而来,也正因衢州的水而兴。
据悉,生产旺仔牛奶的浙江明旺乳业鉴于衢州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投资环境,于2006年投产以来,已经连续8次增资,达到总投资19280万美元、生产线41条、产值二十多亿元的规模。
2005年,习近平同志第五次来衢州调研时,第一次从路径实现方式的角度系统阐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座山的关系,衢州人谨记“生态建设为全省多做贡献”的承诺。
为有源头活水来,十年间,衢州人兑现的是生态承诺。
一座城市的社会治理变迁
杜泽镇的法治治水,如同衢江区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当地种种做法,让治理不再是冷冰冰的政府行政手段,而将“人性”关怀融入其中
文|《小康》记者 陈灵 衢州报道
明果村村民郑银富说:“没想到自己养了几十年生猪,会做起民宿,也没想到污水横流的村庄会转型成休闲旅游度假村。”
明果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几十年来,生猪养殖一直是这里大部分村民的致富渠道。一年前,随意走进一个村庄,村头村尾的溪流旁,都能见到当地村民搭建的简易猪舍,因缺少有效的畜禽排泄物处理设备,猪舍里的猪粪猪尿被直接排出猪舍,汇集到附近的溪流中。回忆起对家乡当时的印象,“山清水不秀,到处是黑河,你都不能想象,一到夏天,苍蝇、蚊子乱飞。”郑银富对《小康》记者表示。
像郑银富一样的生猪养殖户,在明果村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在整个杜泽镇则有2000余户。其实,很多村民已经意识到养猪对环境造成了伤害,但这几十年的事业又如何放得下?
2013年底,“五水共治”攻坚战在衢州打响,衢江区政府法治先行,源头治理工作全面铺开,2000多户猪棚顺利拆除或整改,明果村甚至整个杜泽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府并非不让养猪,而是要求规范养殖,以不危害环境为前提,但郑银富还是选择转换思路,转身经营民宿,他参加民俗经营培训,前往杭州桐庐、湖州安吉考察学习,将生态致富经验带回村庄,而这一切,皆由政府埋单。
类似郑银富这样成功转型的案例不胜枚举,明果村的变化也不过是杜泽镇社会治理的缩影。
法治思维治水
杜泽镇,拥有生猪养殖户近3000家,是衢江区第一生猪养殖大镇。今年年初,杜泽镇按照衢江区要求,积极落实“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全力治水,建设美丽乡村。杜泽镇也借此东风华丽变身。
据统计,杜泽镇2000多户生猪养殖户已顺利关停,近80幢违规建筑顺利拆除,整个过程实现零上访。
“三改一拆”工作难,过程中听到百姓各种怨声再寻常不过,但在杜泽镇,这项工作似乎进行得很是顺利。让人好奇的是,这顺利的背后,镇政府有何妙招?
“法治宣传工作到位、人性化整治、贴心安置、适当补贴、后期帮扶。”杜泽镇党委书记吴利旗为《小康》记者例举了这样几个关键词。他表示,“法治”的作用是让社会和谐,普法教育先行,细致做好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改变百姓思想观念。
“老百姓养猪,致富了,却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一个人的利益损坏了他人的利益,对他人就不公正,这就不和谐。”吴利旗告诉记者,区里司法行政系统中,抽调出部分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行政干警,组建“五水共治”法制宣讲团,开展环境整治法制讲座,大力宣传《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为水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舆论基础。
为及时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形成“小事不出村”的良好环境,区里镇上专门配生态指导员、村级法律顾问、民情调解员等,引导群众拥护和支持“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工作。
当地镇政府、村里党支部牵头搭建“民情沟通日”平台,实现百姓法律问题在村解决。民情沟通日定期走进百姓家,任何纠纷、法律资讯等问题通过此平台一并解决。
无论是整治猪棚还是拆除违建,当地政府部门始终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范操作,法治宣传为先,并坚决做到位;关心百姓切身利益,给予适当补贴;并做好一户一档案的证据保全工作;坚持公正、公平、公开。
在拆除违章建筑上,杜泽镇人性化的治理思维得以呈现——政府相关部门一起协助百姓拆除,尽量不破坏有用资源,将瓦片、横梁、门窗等保留下来,以便主人再次利用,结束后,还帮助清理废墟。
杜泽镇政府管这叫做“和谐拆”。
后期怎么帮扶?关停养猪职业后,村民可进行多种选择——外出打工、种植菌菇、来料加工、发展民俗……只要百姓愿意,政府给予相应的免单培训和相应扶持。
杜泽镇的法治治水,在细微之处成为衢江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在衢江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一楼,设有“法律顾问”定点场所。
据衢江区司法局副局长徐木泉介绍,“一村一顾问”做法自2010年在当地推出,如今已在全区试点推广。2013年,衢江区共有36位律师、29位法律工作者,成为全区271个行政村、3个社区的“法律顾问”。
“法律顾问”在前期就签订好协议,定好各自职责,定好责任行政村,有序为村民提供相应服务。目前,衢江区司法局还制定出台了《衢江区基层法律援助与村法律顾问衔接制度》,进一步推进城乡法律服务一体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法律顾问”发挥的强大作用,用一组数据足以证明:今年以来,这些法律顾问协助开展重大疑难纠纷调处35件,提供法律咨询604人次,帮助村民草拟法律文书97件,为村民宣讲法律知识讲座30多场,帮助修订村(社区)规民约、完善村(社区)务民主公开制度55个,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94件,而参与“五水共治”法制宣讲,共有9场次。
“高效治理”样本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这是写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话。为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衢江区政法委提出新要求,要求在全面推进“法制衢江”建设中,真正做到“快学一拍、先行一步、深悟一层”。
“衢江区,甚至衢州市,依法调解浓郁氛围已经形成。”市政法委相关人员表示,衢江努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大调解”体系,实行调解优先、关口前移,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鼓励人民群众通过调解、仲裁、诉讼渠道维护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
以区司法局为例,11月9日,第二届中国(浙江)全面小康论坛在杭州召开,衢江区司法局“九大行业大调解机制”在此次论坛上荣获“浙江省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而在2013年,其全国首创的“监地视频”帮教对接模式也获得同样奖项。
“突出九大行业,整合多方资源,调解社会矛盾”。方建华介绍,九大行业大调解机制,是整合医患、交通事故、国土、劳动、教育、水利、安监、环保、食品安全等九大行业,在衢江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平台,集中受理和专业调处社会纠纷矛盾的社会治理创新做法。
大调解机制的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百姓有调解需求,原来需要跑各个行业,又总找不到负责调解的部门,在矛盾调解中心,九大行业的问题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专人接待。家庭婚姻纠纷,让家调会展开调解;医疗纠纷找“医调会”;法律法规维权找“警调会”。群众快速对号入座,纠纷问题得以高效率调解。
矛盾调解中心设有三支队伍:法律专家库、专业技术队、组织干部队。三支队伍下设各个小组,组员皆是专业的志愿人员,平时零散在各自岗位上班,但被点到,就前往调解中心开展服务。截至2013年8月数据,九大行业“大调解”运行以来,中心接待群众来电、来访3890人次,共受理矛盾纠纷1713件,调处成功1688件。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成为进一步筑牢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首道防线。
中央党校文史部主任周熙明站在理论角度分析认为,社会治理要正视人性,真正探索“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过程”。
而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严格执法的工作推进还是政法部门治理创新,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人性化”。
2012年4月份,64岁的刘世志面对屏幕中四年未见的儿子,不由哽咽。儿子服刑后,思儿心切的刘世志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平时行动已有诸多不便,又该如何去杭州乔司监狱探望儿子?
谈及此事,刘世志的妻子叶玉英对司法部门充满感激。司法局工作人员考虑到两位老人思子心切,专程将他们接到视频帮教中心,通过视频让一家人相会。儿子四年来首次在屏幕里见到父母,泣不成声,决定认真服刑,尽早回家。
“监地视频帮教对接模式”,即将监狱帮教工作前移,在“刑释解教后回原籍帮教”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在监服刑期间通过网络视频开展亲情帮教、政策帮教”的做法。“为实现监管改造与安置帮教‘无缝对接’,为服刑在教人员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创造前提基础。”方建华向《小康》记者介绍。
政策宣传、信息传递、亲情感化、职业帮助,这个高墙内外温暖的“感应器”,协助监所提高犯人改造质量,降低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率。据介绍,司法局这个全国创新做法,也曾在全国纪念“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期间,被作为浙江省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重点宣传。
衢江区的种种做法,让治理不再是冷冰冰的政府行政手段,而将“人性”关怀融入其中,形成“善治”之路。而这,正与周熙明“治理要善治,善治基础是‘人性’”的观点相契合。
在衢江区执政者看来,依靠法律和通过司法过程为民带来实惠,才能真正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实现构建幸福衢州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后,衢江区对社会治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衢江区政府接下来探索的,是如何进一步深化提升衢江社会治理水平,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五个衢江”建设,以及争创衢江绿色发展的新常势,创造良好环境。
文化是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
衢州的春秋底色
很长时期以来,衢州,江南第一座古城,仅仅是一个浓郁的江南符号。事实上,它是一千八百年历史的江南重镇,千处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是儒家文化的传承之地,更是半个世纪前,用生命护送美国士兵回家园的最美衢州人面孔
文|《小康》记者 屈一平 衢州报道
“我,愿是一名燃灯者。”铿锵的语句在浑厚、整齐的诵读中,响彻校园上空。
11月7日,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氏南宗家庙掌门人孔祥楷,带领浙江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教师代表诵读教师宣言《燃灯者》。
这一天,该校迎来15周年校庆。孔子是万世师表,由他的传承人带领教师一起宣誓,颇有深意。
有人说,文化是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浙江的母亲河是钱塘江,钱塘江的源头在衢州。
寻根溯源,世界上首个食草型恐龙化石,在这里发掘,考古推测距今约1.45亿年至6500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时代,衢州自然条件优越,曾生活大批恐龙;而同样有据可考的是名山江郎山,考古推测年份为1.35亿年前。
从衢江区上方镇葱洞、观音洞遗址的出土文物来看,6000年前,衢州就启动了人类文明史。
文字记录,呈现近2000多年的春秋底色,春秋末年,公元前482年,衢州以“姑蔑”之名首现于史册。
四省通衢通古今,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自古有“四省通衢”之称。分别与福建、江西、安徽三省毗邻。廿八都的存在本身,更像一部活的移民见证史。
记者在衢州江山廿八都惊讶发现,这里是迄今发现惟一有百家以上姓氏的移民古镇,141种姓氏,13种方言,被专家和学者誉为“百姓古镇”、“方言王国”。镇上保存规模较大的明、清时期和民国早期的民居、厅堂,廿八都民居融浙式、徽式、赣式和闽北客家风格于一炉。
“‘曰’、‘勿’等在春秋战国文献中常见”,衢州市文物局局长黄韬告诉《小康》记者, 江山方言中保留的大量古老语音及一套完整的否定词语,被誉为“古汉语活化石”。
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衢州这座千年古镇,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历史文化名城。绵延古城文脉,势必要修缮复建一些历史记忆的载体,然而,古城文化气象万千,如何取舍?衢州的选择是,“注重历史的纵深感”,坚持结合城市文脉寻根溯源,“没有历史依据不规划,没有专家论证不开工”。
“保护生态环境,犹如保护人的肌体,保护历史环境则是在呵护人的心灵。”衢州市委书记陈新说,“我们在倾力保护好钱塘江源头的同时,把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历史环境当成市民精神愉悦、心情舒适的必要条件,让衢州在今天,延续千年历史文化文脉,同时充满着时代的活力。”
近半个世纪以来,衢州文化记忆关乎面孔。二战“杜立特行动”中,无私救援美空军,而惨遭日本细菌侵袭,那是近五万衢州人的面孔。最美衢州人更是记录着,千万衢州人的文化自信底色。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记录春秋,凡人善举,传道衢州。
文化源头
孔子南宗后裔今何在?衢州。
十一月中旬,小雨。浙江衢州,新马路十号,门外嵌着的石牌标明这里是“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
76岁的孔祥楷,衢州孔管会主任、孔子第75世嫡长孙。一个被衢州男女老少尊称为“老爷子”的孔家后人,精神矍铄地走出院子,见面即送给记者一盒印有《论语》的铅笔——衢州每年28000新生入学,都会在南宗孔庙举行成人礼,获得的就是这样一份铅笔。
1944年,年仅6周岁的孔祥楷,被当时的国民政府册封为孔子南宗75代奉祀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孔家奉祀官。“老爷子”孔祥楷在衢州鼎鼎大名,他奔走恢复祭孔,但主张以“今礼祭孔”,将孔子请下神坛,还以人的本来面目。老爷子挂在嘴边最多的,就是孔子那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赵构在江苏扬州祭天。孔子第48代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奉诏陪祭。此后,金兵大举南侵, 建炎三年正月,高宗驻跸临安(杭州),因孔端友率近支族人扈跸南渡有功,赐家衢州建家庙。
记者从《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志》记载看到,南宋时期,南宗孔氏有六代袭封为衍圣公,当时,朱熹的闽学、两陆的心学和吕祖谦的浙东学派,如众星捧月般围绕着衢州。
元朝建立,孔氏第53代嫡长孙孔洙时,元世祖欲统一孔氏二宗,让南宗载爵去曲阜奉祀回归山东。孔洙表示,衢州已有5代先祖坟墓,若不离弃先祖庙墓,又将有违圣意。愿将自己的衍圣公爵位让给他在曲阜的族弟世袭。这样,由于衢州孔氏南宗的礼让,曲阜孔治获得“衍圣公”世袭爵位。
八百多年后的2014年9月28日,“儒风浩荡兮吹拂四隅,三衢好人兮沐浴致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祭祀典礼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衢州孔氏家庙举行,1200余人参加祭祀典礼。
中国江南第一座古城在哪儿?衢州。
记者在《衢州简史》看到这样的记载,周朝的子爵侯国姑蔑就在此建都,古代称为姑蔑国。关于姑蔑,最早最确切的记载见于《春秋》、《左传》,迄今为2500余年,成为中国江南第一座古城。
龙游石窟是她的遗存——被考古学家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龙游石窟方圆不过数里,但山腹内竟容藏着24个大小不一、布局精妙的人工洞窟。堪称中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
周穆王时徐偃王南迁的落脚地——灵山镇就位于她的南面。烂柯山巅一条石梁悬空而架,仿佛是依山凿就的巨大青石棋盘,是天下第一大围棋棋盘。
在中国围棋界,烂柯山无疑是棋士心中的普罗旺斯。围棋源于中国,从典故看,围棋之根则在烂柯山。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云:晋时有一叫王质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见二人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局未终,一人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王樵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数十年。因此后人便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并把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
在衢州这盘古老的围棋棋盘上,文化源头犹如布局,真正的落子全盘,是衢州近2000多处史迹。这些千年古迹,如同血脉一般,渲染古城春秋底色。
文化遗存
1.35亿年,对于一座山峰来说,古老,绵长。
一年到头,隆冬时节是江郎山唯一的假期。11月,云雾弥漫,远看三爿石矗立当空,浑然天成。自从成为浙江申遗成功的第一个景点,这里几年来都络绎不绝,只有冬季人少些。
衢州市文物局局长黄韬介绍,据考古推断,江郎山孕育于白垩纪,已有1.35亿岁,以“三爿石”著称于世:在海拔500米的陡崖上,三爿高约319米的巨石凌空而起,是全球迄今已知的最高大的陡崖环绕的砾岩孤峰。白居易、陆游、辛弃疾均为其赋诗,徐霞客曾三次造访。
2010年8月2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表决批准,“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江郎山位列其中,共同成为中国第40项世界遗产、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
据悉,衢州目前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两处、国家一级文物15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四处、国家级地质公园一处、国家级动植物保护区一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座、世界奇观二处、国际地质“金钉子”一枚。
今年年初,新一届衢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启动“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孔子儒学文化区建设”“天王塔院与文昌阁复建”等城市改造提升“十大专项”行动,掀起新一波名城保护高潮。
“在古城改造与发展中,市政府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只关注房屋拆迁、资金来源等问题。”黄韬说,“还应从社会角度深入探究,在文化传承中实现发展。”
傍晚时分,还未到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口,先听到村里传来嘹亮的村歌,作为“中国村歌发祥地”的大陈村,村里有喜事唱歌祝贺,犯了错误罚唱歌批评。古朴的《妈妈那碗大陈面》更是人人张口就来。
这座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现保存有古民宅、古祠堂、古戏台等古迹111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近年来,该村坚持因地制宜,大力推进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充分挖掘、传承和发扬“麻糍文化”、“古祠文化”、“崇尚教育”等传统文化,着力打造“文化大陈、幸福乡村”,不仅使古村落焕发了新的生机,更让村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久前,大陈村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荣誉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庄。
“人物一体”“动静交融”的场所精神才是旧城区真正的魅力所在。黄韬告诉记者,在文化传承的文物保护方面,衢州将街区、建筑、历史文化肌理,甚至民俗技艺都纳入古城整体保护范围,对沿街居民进行奖励搬离,保留背街小巷中的住户,使之成为一座“活”着的古城。
1994年,衢州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2013年,衢州又成为国家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是浙江省惟一上榜的地级市。
“最美” 衢州人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翌日,美国对日本宣战。
1942年4月18日,詹姆斯·杜立特率领16架B-25B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突袭日本本土。
“杜立特行动”上演了令世界震惊的“东京上空30秒”,因提前起飞,杜立特机组成员无法在首选的衢州机场成功降落,只好迫降并跳伞。16架飞机上的50多名飞行员,散落在衢州及周边的崇山峻岭间。
衢州人用担架抬、用肩膀背,用生命护送这些飞行员安全到达指定地点,使51位飞行员获救,并经衢州最后返回美国。至今在衢州的汪村,还有一处墓地非常特别,那是当年中国空军陈又超帮助安葬的美国士兵。
在江山档案馆至今仍保存着清湖、长台民众护送美国飞行员的轿资、人力车费收据等。
然而,衢州军民对美国飞行员的无私帮助却遭受了日军的残酷报复。据《衢县县志》记载,4月19日后的近一个月内,日军飞机空袭机场59次,投弹1341枚。当时,日军甚至调来731部队发动细菌战。伤寒、鼠疫、炭疽横行,衢州军民染病者超过30万,病死超过5万人。
1994年,因“杜立特行动”之缘,衢州与美国明尼苏达州雷德温市结为友好城市,2012年4月18日,美国在空军国家博物馆举行杜立特轰炸东京70周年纪念活动,衢州的廖明发、郑伟勇被美方特邀作为中方嘉宾参加了这次盛会,因为他们的父辈就是当年“最美”中的一员。
1916年出生的查尔斯·奥扎克是参与轰炸东京的三号机的领航员。查尔斯·奥扎克于1942年坠机于江山市,是该市廖诗原一家及村人给他敷草药并营救了他。查尔斯·奥扎克于2010年底去世,女儿苏珊·奥扎克写信给郑伟勇:“如果没有中国人当年对父亲的营救,就没有我一家10多口人。”
“衢州市300万人,每人一件好事,积少成多,变成生活中的正常事情,”
孔祥楷面对《小康》记者表示,在价值多元、需求多样的当下,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凡人善举是道德源头。
近一个世纪以前,元世祖时期,“孔洙让爵”曾被忽必烈盛赞为“宁违荣而不违道,真圣人之后也”;近半个世纪以前,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救援,让衢州人的最美底色,源远流长。
1992年,衢州制定颁布了“最美约定”——《市民守则》,倡导爱国爱乡,诚实守信……设立了浙江省第一个“见义勇为专项基金”;2004年,衢州开始在孔子诞辰日进行祭祀典礼,并让新的青年教师、新入学的孩子成为学祭主体;2009年起,每年举办全民读书周,以“人文大讲堂”、“百姓讲坛”等方式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文明素质;2011年,衢州市委号召向3位最美教师学习,在省内外开启系列宣传、推选树立最美人物之先河,唱响道德建设主旋律。
至德至善无疑是千年古城的内在底蕴,从古至今,未曾离开。“最美爷爷”占祖亿勇救落水少年而不幸牺牲;“最美司机”毛志浩行车途中被倒下的路灯杆击伤,忍住剧痛,冷静处置,保证了车上26位乘客安全;“最美警察”姜方林、高剑平三入火场救出村民;“最美妈妈”雷秋琴探亲途中徒手接住从4楼坠落的孩子;“道德模范”徐萌仙忍受着失去17岁爱女悲痛,无偿捐献出女儿所有有用器官,挽救了他人生命……
一个个“最美衢州人”,用行为诠释温暖。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调研了衢州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道德文明建设的实践和创新后认为,衢州“最美人物”的群体性呈现,源自衢州的人文土壤、历史积淀和社会环境的孕育,源自衢州市委、市政府对道德建设的长抓不懈,源自全体衢州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
2014年4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行为与大数据实验室发布了全球首个以大数据方法测算的“清华国家幸福指数”,在国内幸福城市的排名中,衢州名列第四。
上世纪80年代末的河北,孔子第75世嫡长孙孔祥楷,还在一处金矿挖矿。而此时,就在距离南宗孔庙不远的一处小巷子里,一个大眼睛的邻居小姑娘,正在喂弄溪流中的红鲤鱼,这女孩后来成了衢州旅游形象大使,她就是周迅。
衢州人说,没有孔宗南渡,哪有朱熹理学,哪有江南800年厚德崇文的文统、学统、道统;衢州人还说,没有衢州遍地的江山蜂蜜、常山胡柚,哪有周迅那么甜的笑,哪有衢州这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那么开怀的笑。
橘子红了,在周迅的故乡,深秋的橘子,正红。
衢州新常态下的生态经济
衢州执政者进一步认识到,衢州的生态建设必须走在全省前列,并探索出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
文|《小康》记者 陈灵 衢州报道
衢州之“衢”,取“四通八达”之意,一定程度上形象体现了这座城市的一大地理优势。衢州也因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成为连接长三角、泛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
然而,地理条件如此得天独厚的衢州市,在前几十年却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衢州经济总量较小,甚至不及全省的5%;产业结构偏重,全市工业经济总量60%以上来自重化工、金属制品和水泥建材这三大传统产业。
2005年9月6日,习近平同志第五次来衢调研时,首次从路径实现方式的角度系统阐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依靠绿水青山求得金山银山,反过来绿水青山没有了,也就失去了同人家竞争金山银山的优势。
“衢州是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最好的地市之一,是清华大学确定的首个中国幸福城市观察点。这是衢州最大的发展资本。”衢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林思路清晰。
新常态生态经济棋局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朱卫江答记者问时解释“新常态”概念:“如果增长速度在7%至9%之间,财政增收、企业增效、收入增长、结构优化、环境洁化、生活美化,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新常态’。”
赵建林理解的新常态的表现之一就是以生态文明引领所有产业转型。“前30年一直追着GDP,却永远赶不上,现在调过头发展生态文明,衢州短板变成长板,反而有了优势。”他对未来的信心,理由是衢州早在2003年就全省率先提出生态建市,而在省内市县对比,衢州工业污染相对少,包袱轻,启动早,已经领先全省率先转型。2010年,衢州又于全省率先提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战略思路。
生态优势,就是发展资本。旅游景区建设已在衢州串点成线,画线成面:以“桃源七里”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游,以江山廿八都、龙游石窟为代表的人文景观游,以江郎山、三衢石林为代表的自然观光游……首个国家休闲区试点落户衢州,开化国家东部公园开始启动,现代生态旅游、养生、健康正成为衢州的朝阳产业……这些都毫不掩饰地指明衢州经济未来的大方向——依托生态优势,打造旅游经济。
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同样成就了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作为浙江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中唯一冠以“绿色”之名的园区,集聚区也是衢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
在绿色产业集聚区,有一批大项目因水而来,娃哈哈、康师傅、伊利、旺旺……而旺旺集团,第九次投资,已从当初的2000万美金提到2亿美金,根本原因就是衢州的水质好。
2014年11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表示,从2014年12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这意味着,杭长高铁有望在当日正式开通运营。开通后,高铁势必成为衢州经济发展新引擎,成为加速产业转移、区域经济结构发展的“加速器”。
赵建林副市长对衢州未来的信心更足,他为《小康》记者展望,四省通衢的衢州,又将首通高铁,从衢州接往外界的时间大大缩短,上海进入该地2小时经济圈。
清水红利
开化,钱塘江源头所在地,空气质量常年以优为主,森林覆盖率80.4%,2013年8月以来,开化县提出把全县打造成“国家东部公园”,即衢州 “一城一区一园一村”“四个一”中的一园,浙江省为此首先取消对其的GDP考核。
在开化县何田乡,让人们最有幸福感的是“鱼回来了!”
何田乡党委书记张月桥回忆,小时候河里还总有鱼虾,后来因为生猪养殖,河水越来越脏,衣服也不敢洗。现在水治理好了,清水鱼成群结队回来了!
张月桥告诉记者,清水鱼如今已经卖到了每斤38元。该县水利局已和省海洋与渔业局对接清水鱼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古村品鱼”综合提升工程。越来越多的开化人靠一条清水鱼走向幸福致富之路。
鲟鱼,肉厚骨软,味道鲜美,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尤其是鲟鱼卵加工而成的鱼籽酱,享有“黑色黄金”美称。衢州主城区柯城区,就有面积达860亩的鲟鱼主导产业示范养殖区。
王益文,柯城区花园鲟鱼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是鲟鱼引进衢州养殖的第一人。他告诉记者,鲟鱼是冷水鱼,对水质要求极高。千岛湖的水尚且养活不了鲟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前来考察,认可了柯城的优质冷水资源,并认定这里是最适合其生产的地方,加上柯城便利的交通优势,鲟鱼产业成为柯城区农业五项特色产业之一。
2006年,这里引进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建设鲟鱼主导产业示范区。2007年,柯城区投资1.25亿元,打造国内最大的鲟鱼养殖基地。鲟鱼卵做鱼籽酱价格昂贵,目前国际市场每公斤价格高达2000美元。去年一年,鲟鱼产业为当地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
创新农业:“家庭农场”兴起
2010年,衢江区开始以“集聚、集群、集约”为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而莲花镇则成为衢江区现代农业主平台。
“家庭农场”,这个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进入园区。如今已经是衢江区家庭农场协会会长的陈建海,就是“家庭农场”的首波弄潮儿。入驻园区,一家人不仅解决了原来在黄坛口土地不集中、菌菇种植扩张受限制的问题,而且得到了政府最大力度的政策扶持:每平方大棚得到共85元左右的补贴,逐渐实现了“家庭农场梦想”。
在全区,有800多家农场主先后享受到家庭农场政策带来的红利。
政策扶持下,陈建海租下240亩农场地,规划建立起建海家庭农场,在四分之三的土地上建起了26个大棚,种植蔬菜和瓜果。陈建海说,进入园区前,一家人菌菇种植收入一年20多万,但即使是建设中的家庭农场,去年稳定收入也超过90万元。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将之称为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此时,作为农业大市的衢州已先行步入实践,并成为全省首个家庭农场试点城市。
在建海家庭农场,陈建海正在试水科技化管理,实现手机终端一键操作,而横跨直线距离六七百米的农场区,则实现电脑屏幕统一管理。
“衢州非常适合发展‘家庭农场’。”衢州市农业局农技110专家贾仕金说,“首先衢州是农业大市,土地资源、水资源丰富,土地流转后能形成规模;并且衢州过去有搞农场的传统,比如国有农场,对衢州的‘家庭农场’发展有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再加上衢州的果蔬、水稻、畜禽种类丰富,可以发展各种特色的‘家庭农场’。”
“莲花现代农业园区为山区科学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本,带动更多农民致富,推动衢江加快迈向‘两富’。”衢江区副区长、莲花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书记巫建民如是说。
编辑:SN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