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公安部从一起制售病死猪案件入手,部署指挥湖南、广西、河南等11省区公安机关,成功摧毁一个特大制售病死猪犯罪网络,共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10多名,案值1亿多元。这些病死猪肉来自哪里?又是怎样突破层层关卡,堂而皇之招摇上市的呢?
病死猪变成腊肉上餐桌
去年湖南邵阳警方接到举报,有人在民房里屠宰病死猪。经过3个多月的明察暗访,警方从中发现重要线索。
一个叫危清海的男子,行踪诡异,从2008年以来,就开始收购贩卖病死猪肉。
长期给危清海提供病死猪的猪贩子有十几人,危吉星是其中之一。危吉星卖给危清海的病死猪一般两三百元一头。平均下来每公斤不到2元。
危清海买来病死猪,经过屠宰、分割去除内脏后,每公斤猪肉的成本不过5元。仅2014年1月到7月,危清海收购来的病死猪就有800多头,涉案病死猪肉达8000余公斤。
专门从事腊肉加工和卤菜制作生意的孙泽明是危清海的客户之一。孙泽明从危清海手中购买病死猪肉,每公斤仅要8元,而这还不到市场价的一半。
孙泽明承认,他加工出来的腊肉和卤制品,主要批发给周边菜市场的经营户,最终由小商贩们卖给消费者。
张家界“湖南特产”竟有病死猪肉
除菜市场外,有时候一宗交易就高达几十吨的病死猪肉还有“大买家”。
湖南邵东华兴肉类加工厂是一家看起来很正规的肉制品加工企业,而其所使用的原料肉竟也是从危清海那里倒卖来的病死猪肉。
华兴肉类加工厂老板肖体均交代,他从2013年开始就从危清海手里收购病死猪肉。倒卖病死猪肉赚取的差价虽然不大,一吨肉只有1000元左右,但由于自己的“下家”都是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用货量非常大。
调查证实,肖体均病死猪肉的“大卖家”,均为湖南张家界的食品生产企业。其中不仅包括张家界吃香食品有限公司、张家界郝胖子旅游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甚至还有宣称是张家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张家界茅岩河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病死猪肉背后的利益链条
至此,这起特大制售病死猪肉案件的利益链条逐渐清晰:
危吉星等人从养殖户手中,以每公斤不超过2元的价格收来病死猪,以4元一公斤转手倒卖给专门从事病死猪屠宰加工的危清海;
危清海对病死猪屠宰分割后,一部分以每公斤8元的价格,卖给孙明泽等腊肉和卤制品加工作坊,另一部分以每公斤11元的价格,卖给肖体均的华兴肉类加工厂;
肖体均购买到病死猪肉后,经过再次分割,转卖给张家界的一些正规食品生产企业;
最终,这些病死猪肉又被这些企业加工包装成“湖南特产”腊肉香肠等,卖给前往张家界旅游的游客。
补贴被截留 病死猪难做无害化处理
猪肉从生猪出栏到消费者餐桌,要经过屠宰、运输、存储和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分别对应动物检疫、农业畜牧、商务等监督管理部门,那么病死猪肉是如何从地下转到地上,突破层层监管流入市场的呢?
2010年我国发布了《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其中规定,当养殖场的畜禽发生疫病死亡时,必须坚持不杀宰,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无害化处理的“五不一处理”原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出台了补贴政策:对进行了无公害处理的病死猪,每头猪专项补贴80—800元不等。然而,在一些地方,这一专项资金却经常被半途截留,未能足额发放给养殖户。
一位养殖户说,这么多年了,他只是在几年前得到一次补贴,以后补贴都没有到位,而补的那一次平均下来每一头只有10元钱。
无公害化专项补贴资金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养殖户对病死猪做无公害化处理的积极性,让从源头治理病死猪肉流向餐桌的目标流于形式。
检疫人员玩忽职守 病死猪肉上市一路无阻
调查还发现,在流通环节,动物检疫人员玩忽职守,让病死猪肉进入市场的另一道防线也形同虚设。在邵阳警方查处的这起案件中,一些动物检疫人员却只管收费,滥开检疫票,甚至连病死猪肉也放行。邵阳市双清区畜牧水产蔬菜局的刘跃新就因此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刘跃新负责双清区肉联厂的冷库进出肉制品的检验检疫工作,然而何跃新却经常在自己离开工作岗位时,把《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交给他人,甚至由贩卖病死猪肉的“肉贩子”任意填写,实际上成了出售检疫票。即使在岗,刘跃新对病死猪肉的所谓检疫,也仅仅是用肉眼辨别。
公安部治安局处长许成磊表示,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病死猪犯罪,来应对当前高发、多发、易发的势头很必要,但这只能是治标。要想治本,必须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的社会保险、养殖、屠宰、检验检疫,还有食品的生产加工中各个环节加强日常监管,并且做到各环节无缝对接,有序衔接,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病死猪流向餐桌。
编辑:SN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