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当帆,艺海泛舟不知倦

  1月29日,四川省川剧院在长安大戏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3月10日至15日,四川省川剧院的4台大戏 《柳荫记》、《草民宋士杰》、《卧虎令》、《巴山秀才》将在长安大戏院上演。

  “去年10月28日,四川省川剧院以 ‘艺海泛舟不知倦’为主题,召开了学习贯彻落实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会议。”在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剧协主席、省川剧院院长、“二度梅”陈智林说,四川省川剧院始终以文艺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为引领,在继承发扬川剧优秀传统的同时,努力探索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道路。“打造精品,让川剧艺术充满活力,为民演好戏,传递正能量,这是我们的原则。”

  从反腐题材传统大戏《卧虎令》到反映好干部兰辉事迹的新编现代川剧《辉映羌山》,从不断加演仍“一票难求”的经典大幕戏《白蛇传》到火爆校园的新编神话川剧 《火焰山》,近几年,四川省川剧院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践行着剧院打造精品、为百姓演好戏的原则和承诺。

  □张良娟图片由四川省川剧院提供

  继承并创新

  让传统文化绽放新活力

  首演,加演,再加演……这是2014年10月,由四川省川剧院复排的经典川剧大幕戏《白蛇传》上演后的“艺术循环”。

  作为川剧经典大幕戏的代表,川剧版的《白蛇传》集合了水袖、缠腰、变脸、吐火、踢慧眼、滚禅杖等10多种川剧绝技,既好玩又好看。“我们复排《白蛇传》,既能把经典剧目传承下来,又能在满足老戏迷胃口的同时,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陈智林的算盘是一箭三雕。

  2013年8月开始,四川省川剧院启动“周日戏聚”活动:每个周末下午2点,固定上演川剧传统折子戏和大幕戏,一直都是一箭多雕:恢复传统剧目,用优秀的传统剧目培养青年演员,培育川剧观众。一年多来,“周日戏聚”上演了60多场演出,已然成为一个川剧“戏窝子”。而借助这个平台,四川省川剧院也恢复了近70出折子戏,培养了大批中青年演员。“有人有戏有观众,川剧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省川剧院副院长廖天麟说。

  为了培育年轻观众,恢复的传统剧目往往藏着新花样。新版《白蛇传》就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采用了不少现代感十足的舞美灯光。

  《卧虎令》、《绣襦记》、《荷珠配》、《十五贯》……2013年和2014年两年间,四川省川剧院恢复排练并上演了众多经典川剧,却都和《白蛇传》一样,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进行改变,让老剧目更适合当下观众的欣赏习惯和节奏。“我们希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生命力。”陈智林说。2015年,四川省川剧院又请来台湾导演,复排了经典川剧《柳荫记》。

  2月初,《柳荫记》将率先在成都和戏迷们见面,并随后进京献演。

  传递正能量

  让精品剧目唱响“中国梦”

  在复排《柳荫记》的同时,另一台反腐题材的大戏《草民宋士杰》也在紧张地排练中。

  用优秀传统艺术弘扬正能量,让精品剧目传递正能量,唱响“中国梦”,四川省川剧院一直在尝试。

  2014年9月10日和9月15日,作为四川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我们的中国梦·优秀新剧目演出季”的参演剧目,新编现代川剧《辉映羌山》和《卧虎令》先后在四川省川剧大剧院上演。

  一今一古,一新一旧,却都是传播正能量的大戏。其中《辉映羌山》以兰辉为原型,艺术地再现了“车轮子县长”兰辉的感人事迹。“作为一家有文化担当的文化单位,我们的职业良心和职业标范就是发现我们身边值得宣扬的正能量,并进行艺术创作。”陈智林说:“川剧是四川人讲四川故事,把四川精神推广出去的最好平台。《辉映羌山》是我们川剧人用精品剧目唱响‘中国梦’的最好实践。”

  早在《辉映羌山》之前,川剧院就以创新的艺术形式先后排练演出了歌颂优秀共产党员牛玉儒、优秀纪检干部王瑛的现代川剧《牛玉儒》、《巴山红叶》等剧目并在全省巡演,旗帜鲜明地宣讲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讲党风廉政建设,坚守主流阵地。

  陈智林表示,无论是讲述梨园故事的《变脸》、《易胆大》,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反腐倡廉大戏《巴山秀才》、《卧虎令》,都是传递正能量的精品大戏。也因此,这些川剧精品剧目才能够历时多年而长演不衰,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观众。

  为民演好戏

  川剧惠民走遍巴蜀

  排了好戏给谁看?四川省川剧院的答案是:群众。

  川剧惠民,在最基层的普通百姓中弘扬传统文化,让巴蜀大地的群众都看到优质川剧,是四川省川剧院对“为民演好戏”的注解。“戏剧进校园”、“川剧惠民藏区巡演”、“周日戏聚”……一个个惠民文化品牌也都是在“为民演好戏”的理念下树立起来的。

  2012年6月,四川省川剧院启动为期3年的“川剧惠民藏区巡演”活动。两年多来,新编川剧《尘埃落定》、《绣襦记》、《火焰山》以及川剧综艺节目先后多次走进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众多地方,为当地上万名群众送去近20场精彩的惠民演出。

  2013年6月,《巴山秀才》在什邡大广场免费上演,引发上千名观众围观。随后启动的“周日戏聚”则以低票价坚持惠民演出,并开展网络赠票活动,让实惠真正惠及川剧戏迷。

  2014年11月13日至21日,携带剧院的《巴山秀才》、《卧虎令》、《绣襦记》3部精品剧目,四川省川剧院奔赴重庆,在重庆涪陵等地进行了7场公益惠民演出。“这是川渝之间川剧文化情感的重新交融。”陈智林说,此次赴重庆演出是受重庆演出公司邀请所进行的一次川剧文化交流活动,所以演出费都是自己承担。而且7场演出中有1场免费,其余6场最低票价为每张30元,最高的则为120元。

  而即将于3月份在长安大戏院上演的4台川剧,最低票价每张也只要50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川剧肩负着寓教于乐、为老百姓提供精神食粮的社会责任。为民演好戏,我们将一直坚持下去。”陈智林说。

  (原标题:四川省川剧院:打造精品,为百姓演好戏)

相关阅读

方丈的官员朋友们

最后一次见季建业,释传真送给他一个拔鞋用的“提拔”。第二天,释传真一进市政府大门,门卫就对他说这个鞋拔“送得好”。他说,我们季市长一大早被“提拔”走了,他被中纪委“提拔”到党中央去了。

深圳饭局的3个秘密

南方都市报记者,在一家海鲜山庄暗访当地警察聚众吃娃娃鱼,遭到警察殴打。在记者被打5天后,此事曝光,深圳警方随即通报,对14名涉嫌违规的民警停职调查。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抢

规则一直没有在社会生活中主导过人们行为,相反,都是潜规则隐规则主导着社会。现在突然要按规则办事了,人们总担心有人不守规则,有人会插队,有人会走后门,缺乏遵守规则的自信,无论如何都往前排挤,这导致后面的人更焦虑了,于是就没规则了。

“淘宝式勇气”是稀缺品

“淘宝式勇气”代表了这个时代里稀缺的市场精神和权利意识,无论最终是输是赢,这都应值得鼓励。1月27日,也就是前天,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听取教科文卫体和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意见建议时说,“政府不要总给市场发号施令”。

  • 588万路灯腐败案令人瞠目结舌
  • 印美能达成多少实实在在的共识
  • 历数中国史上最可怕的“大雪天”
  • 魔幻聊斋之被阎王惩罚的悍妇
  • 网曝曹格耍大牌并称看不懂中文
  • 求助:老婆和初恋勾搭上了咋办
  • 缅怀一下小时候挨打的糗事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