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讯(记者张然)记者昨天从北京多家博物馆获悉,明天是大年初五,恰逢周一,但全市部分博物馆仍开门迎客,让市民可以在博物馆里过大年。

  春节期间,除了逛公园、逛庙会,博物馆里过大年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目前,北京地区各家博物馆结束了休息,故宫博物院半日便迎来5万余名观众,超过去年春节同期。大年初三上午,首都博物馆已经有2600余名观众预约了参观门票。据了解,首都博物馆每天预约人数的“上限”为4000人。

  多家博物馆结合传统节日特色,推出了展览和系列文化活动,如首都博物馆的“羊年主题活动”,让小朋友们通过设计和制作小卡包,剪出色彩缤纷的雪花,学编中国结,制作如意结挂饰,学写福字等活动感受新年气氛;“博物馆里过大年——大美吉羊”是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传统年俗展览项目,将通过展示首都博物馆86件套馆藏文物,展示关于“羊”的历史、文化与艺术。

  通过介绍生肖文化、年节文化,向小朋友们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传达合家欢聚、亲情包容的观念;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鸣钟祈福申冬奥大钟寺里寻宝游”——春节特别活动等各项新春活动,让小朋友们能够在博物馆里学习传统民俗知识,感受浓浓的新年气息。

  除了特色新年活动,各博物馆也不忘挖掘资源,推出新展览并结合展览内容组织专场活动。如首都博物馆的“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从多角度展示了楚文化的风采,首都博物馆还特别推出了专场的亲子活动,使同学们能够和家长一起亲身感受楚文化的魅力。

  春节期间,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均可通过网络预约的方式进行订票。记者查询发现,首都博物馆的网络余票相对充裕。除了网上预约以外,到国博观看展览,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预约的方式,预约自第二天起的七天以内的免费参观券。

  >>相关新闻

  手机即可浏览故宫珍品

  京华时报讯(记者张然)工作太忙总是错过故宫大展?珍品藏于深宫难得一见?新春来临之际,故宫博物院官方出品的手机应用程序《每日故宫》正式在AppStore上架,众多故宫珍藏文物将“触手可及”。

  《每日故宫》从故宫博物院180余万件藏品中精挑细选,每日推出一款珍品,用户可以在方寸之间欣赏故宫收藏之细致华美,感受传世珍品不竭的艺术生命。

  《每日故宫》采用日历形式,每天打开应用,掀开日历,不仅提示岁月时光,还能仔细欣赏当日珍藏。除了精美绝伦的节庆专题、特别策划以及院内展览提示外,部分文物还有精彩的传统工艺、背景故事介绍。同时,《每日故宫》还是一本清新典雅的笔记,可以随时记录心情点滴,并以当日藏品为衬托,通过主流社交媒体分享。用户注册登录后,更可以随时随地同步笔记内容。

(原标题:北京多家博物馆明天不闭馆)

相关阅读

虐恋来了?

虐恋似乎是一个离中国相当遥远的世界,至少在表面上看是这样:中国既没有虐恋者的俱乐部,也没有很多虐恋者去心理医生那里求治。然而我坚信,中国的文化虽然有其独特性,但中国人与世界上其他人的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春晚节目涉抄袭不能不了了之

不少人会以“借鉴”为文艺作品涉嫌抄袭辩护。借鉴当然无可厚非,但借鉴必须尊重原创,不得照搬,如果借鉴只是在他人原创的节目中加上某些国内元素,就作为自己的原创作品,那“原创”也太容易了。出现抄袭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待抄袭不回应、不调查、不处理的态度。

谁是春节“红包大战”的赢家

说穿了,“红包大战”不过是一种改头换面的传统广告大战,只不过将原本整笔投出的巨额广告费化整为零,包上一个个红包扔出来,原本看得见、听得见却摸不着的广告画面、广告词,变成了既看得见也够得着的红包、钞票罢了。

当官不等于有知识

官只是一种职业,如果以为当了官,知识、道德就高于平民,那么,当官就是恶的。尤其恶的,是当了官就试图窃取知识、道德。所以,许爱民“骗”了个“陶艺大师”称号才是最恶的,因为他窃取了本不属于官的知识、能力符号。

  • 任志强:“万恶”的房地产开发商
  • 被出国旅游放大的中国人陋习
  • 生意人正月初五为何要放鞭炮?
  • 金庸笔下最可爱的采花贼
  • 《五军之战》知识背景及观影指南
  • 未婚男学生与已婚妈妈的纯爱
  • 北京城正月里来静悄悄(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