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强作最高法工作报告。 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 昨天,周强作最高法工作报告。 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

  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法工作报告。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被写进报告。周强表示,对错案的发生,我们深感自责,要求全国各级法院深刻汲取教训。在2015年工作安排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法严惩腐败犯罪等7项工作被再次列为重点。

  京华时报记者张剑

  6个“决不”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出6个“决不”:

  1.决不让国外成为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

  2.决不让网络成为法外之地;

  3.决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法外特权;

  4.决不允许对任何人法外开恩;

  5.决不允许对当事人诉求相互推诿;

  6.决不允许让群众为立案来回奔波。

  亮点1

  司法公正

  错案发现一起纠正一起

  报告原文:坚决纠正冤假错案。各级法院按照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317件,纠正一批重大冤假错案。目前,呼格案正在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办案人员的责任。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以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对错案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对错案的发生,我们深感自责,要求各级法院深刻汲取教训,进一步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解读

  对于冤假错案的预防,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第一要强化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坚持保障和尊重人权的原则,要坚持程序公平,坚持审判公开,坚持证据裁判原则。第二要坚决地严格证据审查的工作机制,排除非法证据,坚持法定的证据标准。第三要坚持庭审为中心,所有的案件,事实的查证,证据的查明都要在法庭上,降低冤错案件发生几率。第四要完善律师的阅卷权利,特别重要的内容是保障律师、辩护人的阅卷权利、调查取证的权利和会见被告人的权利。

  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革说,冤假错案是污染司法的最大污染源头,要通过真正的司法公开、司法程序公正,包括司法的纠错机制,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周强谈到冤假错案,尤其是呼格案时说到“我们深感自责”,这是应有的一种人性化的体现,像呼格吉勒图、赵作海这样的冤案,法院是最终判决机构,这时法院应该有很明确的态度,即对这种冤假错案的产生有自责的感情。

  亮点2

  惩治贪腐

  决不让国外成贪官天堂

  报告原文:依法严惩腐败犯罪和经济犯罪。坚持铁腕反腐,依法惩处刘铁男、李达球等一批腐败犯罪分子。会同有关部门起草没收违法所得司法解释,启动缺席判决没收外逃腐败分子违法所得程序。积极参与海外追逃追赃工作,决不让国外成为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

  解读

  吴革表示,报告中提到了审判涉及到的厅局级以上的干部99人,县处级以上干部877人,这应该是第一次出现如此详细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对2014年反腐成果的总结,这些数据比上一年有很大的提高,反映出反腐力度响应了人民的期待。

  此外,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缺席审判,但过去没有提出缺席审判,应该是考虑到被告人缺席,有些案件事实不好查清楚,另一方面,从严肃的角度考虑,等抓到了被告人再进行审判,更有利于司法公正。但这类案件长期不审理,司法的正义就迟迟不能得到体现。

  现在提出对腐败分子进行“缺席审判”,不仅能让正义来得更早,同时也会有一个审判的判决,通过“猎狐行动”,我国在国际上进行追逃的强大力度得到了彰显,要求贪官所在国进行司法协作,也就有了依据,可以说也是反腐很有力的又一个举措。

  亮点3

  司法改革

  司法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报告原文:深化司法改革,扎实推进重大改革任务的落实。司法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我们要敢于打破各种利益藩篱,勇于向自身开刀,动自己的“奶酪”,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扎实推进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意见确定的各项改革举措。

  解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认为,司法改革进入深水区是第一次提出。有待于法院系统内部下决心进行改革,“动自己的奶酪”就是一个好的体现。而“敢啃硬骨头”,会体现在有来自外部的各种不利因素,也包括了很多内部已经形成的,并且不好打破的各类利益格局。司法改革一定会涉及到包括法院在内的司法系统相关人员,他们愿不愿意放弃自己已有的权力和利益,这个问题很关键,也很重要。

  比如,法院系统的改革提到了法官职业化的问题,提到了员额制的问题,这些都会涉及到现有人员的利益,不去解决好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很现实的改革阻力。

  亮点4

  司法公开

  建世界最大裁判文书网

  报告原文: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深化司法公开,实现审判执行全程留痕,推动审判执行工作机制深刻变革,以司法公开和机制变革倒逼、促进司法公正。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

  解读

  吴革表示,报告中谈到,要建立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网,通过一系列的新技术手段公开司法流程,过去是千方百计打听案件的进展,现在主动通过新技术手段来进行公开,司法公开是公正的基础,如果还是搞司法的神秘主义,那样就不能够为司法公正奠定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过去法律界提出过裁判文书公开,前两年还认为是一个很难实现的事情,但现在已经逐步实现了。裁判文书的公开有一个路线图,应该很快就会实现所有的裁判文书上网,实现审判公开。

  ■观察

  案例创历年最高法报告之最

  据孙军工介绍,此次的最高法工作报告,使用的具体案例有19个,其中包括了呼格吉勒图案等一些公众较为熟悉的案件。报告还使用了125个数字。

  单就案例来说,这是近年来最高法工作报告中使用案例最多的一次。19个案例,有13个是刑事案例,其中有4个案例是涉及到贪污贿赂犯罪的,体现了过去一年中央坚强的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反腐是党和国家做出一个重大决策。腐败就像是一个国家的毒瘤,必须要铲除。如果腐败不除,民心难顺,国运难昌。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坚决依法铲除腐败通过公布已经判决的案例情况以及将要进入诉讼程序开庭审理案件信息,就是要表明人民法院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不管是大老虎还是小苍蝇,只要违反了国法,只要敢贪敢腐,人民法院就一定会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坚决依法处理,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最高法工作报告中的6个“决不”表明了人民法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和信心。最高法想用坚定的措词表明坚定的态度,同时也需要把这种坚定传递给全体社会受众,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信任法治、拥护法治、自觉遵法守法的社会环境。

(原标题:周强:对错案发生我们深感自责)

相关阅读

只有任性者拥有任性的解释权

很有可能,任性的人拥有“什么是任性”的解释权——这导致一种情况,任性的人永远被承认任性,有权任性的人,有权否认自己任性,关键是你还拿他没办法。

掌握话语权的官员是沉默多数

掌握着最多话语权的群体,在公共舆论中却是一个沉默的人群。掌握着越多的权力,垄断着最多的表达渠道,却是一个最少发出自己内心声音的群体。畸形的体制制造着他们的人格分裂,制造着话语与权力的失衡。

“这么多吸毒的”

自去年开始被曝光的演艺圈吸毒人士越来越多,眼瞅着扳着手指头就已数不过来了,@芮必峰不由一声长叹:“唱歌的、演戏的、踢球的,为什么文体界有这么多吸毒的…”

首富委员不该成“广告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葛剑雄在听了第一场政协大会发言后,对中国首富李河君委员提出了批评,说他发言的时候,就谈他做的两样产品,一个是薄膜电池,一个是移动能源,谈这两个产品很好,产生了什么样的效应。这等于是在为他自己的上市公司做免费广告啊!

  • 邱启明:给司机和三位兄弟的致歉信
  • 安倍装作受害者能博到同情吗
  • 古代霸气“敢死队”的变态做法
  • 中国作家富豪榜的金钱密码
  • 揭秘好莱坞怎么防明星吸毒?
  • 有了房子床上床下就都和谐了?
  • 零下20度在冰坑里冬泳的东北人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