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山西吕梁2015年4月2日电(江山)
“告慰晋绥英烈,弘扬革命精神!”
“祭扫晋绥英烈,感恩吕梁老区”
“捐陵园一棵松柏,送烈士一片绿荫!”
……
今天上午,来自北京、河北、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广东、湖南、山西等地的500多军民、英烈亲属代表、当年中共晋绥分局和八路军120师将领的后代,共同相聚在吕梁山下,为新找到的5位晋绥抗日烈士遗骸举行安葬仪式,以及清明祭扫暨陵园捐款植树活动。
参加今天活动的有关方面领导有:山西省军区副政委喻军少将,吕梁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车瑞金大校,吕梁军分区政委张选大校,吕梁市副市长刘永平,兴县县委书记梁志锋和兴县其他有关党政领导等。
许多当年中共晋绥分局和八路军120师将领的后代,从祖国的东西南北中赶到今天的活动现场,他们是:林枫之子林炎志、续范亭之子续大田、华国锋之子苏斌、方正之之子马小鸣、张广洪之女张和平、卢梦之子田小明、李井泉之女李力清、彭绍辉之子彭志强和夫人岳中秋、黄新庭之子黄西平、贺炳炎之女贺北生、廖汉生之女廖涤青、顿星云之女顿云润、段云之子段晓飞、张俊刚之女张新华、王恩茂之子王北建、朱家胜子女陈德延和朱远荣、姜胜之子姜政新、李健民之子李西平、姚喆之子姚普明、饶兴之女饶涛、罗洪标之子罗旭东、杜心源之女杜秀文、韩双亭之子韩伟和韩宴宁等。
兴县是晋绥边区政府和八路军120师师部所在地。抗战时期,这里进行过百余次大小战斗,先后有2000多名烈士献身于此。当时因条件所限,这些烈士遗骸来不及妥善安葬,就草草安葬在沟壑山间。从2010年开始,吕梁军地全面展开烈士遗骸收迁安葬工作。当地军民多方查找翻阅资料,走遍兴县80余个村庄,走访了100多位老革命和当年的见证人,寻找到散葬烈士墓地几十处,找出了27具烈士遗骸,然后仔细清理、收迁和安葬了每位烈士。
吕梁军民迁建散葬乡间抗日烈士墓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当年在晋绥根据地战斗和工作过的革命先辈后代们深受感动。他们与兴县共同发起成立了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开展了包括陵园建设、新建120师学校、寻访抗日老战士等项目的系列公益活动。其中,可招收小学、初中生住读的120师学校将于今年9月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正式开学。今年清明前夕,他们又来到烈士陵园,开展“捐陵园一棵松柏,送烈士一片绿荫”的大型公益捐树活动。
今天的晋绥抗日烈士遗骸举行安葬仪式、清明祭扫暨陵园捐款植树活动,由兴县县委书记梁志锋主持。
在仪式上,人们先后向晋绥革命烈士三鞠躬,敬献了花篮,举行了迎烈士灵柩和护送至墓地的仪式。
山西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段晓飞,介绍了参加活动的晋绥革命后代。
然后,喻军少将,刘永平副市长,晋绥革命烈士陵园王波主任,先后在仪式上讲话,高度称赞当年抗日革命烈士们的英勇牺牲精神,介绍了近年来收迁和安葬烈士的有关情况。
晋绥革命后代代表林炎志在活动上讲了话。他说,70年前,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我们的父辈和晋绥的父老乡亲们,用自己的血肉身躯,共同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抗日长城,阻击了日寇西进,成为一道坚固的保卫延安的屏障,是全国各抗日根据地进出延安的唯一交通要道,发挥了晋绥抗日根据地的特殊作用,保证了党中央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核心的安全。在浴血奋战的八年抗战中,仅兴县就有2000多名八路军官兵血洒疆场。
林炎志接着说,今天,我们在烈士陵园一座座的墓碑中可以看到烈士们英勇抗击日寇的身影,在烈士英名墙上可以听到他们对侵略者愤怒的呐喊和无声的控诉!为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抗日志士,今天我们代表我们的父辈,代表我们的兄弟姐妹,代表晋绥大地的父老乡亲,将烈士遗骸英魂迎回陵园,亲手为烈士们种下松柏,送上绿荫,让烈士精神永在,英魂永存!
林炎志最后说,兴县这块土地印刻着我们父辈生活战斗的足迹,承载着他们当年“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理想和责任。我们对这块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我们中有许多兄弟姐妹就出生在这块土地上,是晋绥的小米养育了我们。我们感谢兴县的父老乡亲为抗日和革命根据地建设作出的牺牲和贡献。今天,我们愿意尽我们的绵薄之力,为兴县的发展作些实事。
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后,晋绥革命后代和少先队员们进行了清明祭扫暨陵园捐款植树活动。大家纷纷挥动铁锹铲土,搬桶倒水,细心地将一棵棵松柏,栽到了烈士墓地里。在晋绥烈士陵园的上空,回响着这样的心声:“缅怀革命先烈,继承红色基因!”
4月1日,晋绥革命后代还来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和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进行参观和学习。
这次晋绥革命后代赴吕梁山开展烈士遗骸安葬、清明祭扫暨陵园捐款植树活动,是由山西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吕梁军分区、中共兴县县委和县政府联合组织的。 来源:中红网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