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4月底,《杭州市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就满一年了。这一年来,通过杭州实行小客车车牌总量调控政策的实施,缓解了城市机动车飞速增长的趋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拥堵的加剧。而另一方面,六十多万摇号大军把希望寄托在了摇号上,但是眼看着不到1%的摇号中签率,着实让人心急。在“限牌令”实行一周年之际,市民更关注的是限牌政策将会如何进行调整,是否会让自己更容易申领到牌照。昨天上午,《杭州市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发布,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没驾照不能申请拟进新规
新版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作出了几个方面的调整,大家最为关心的申请资格,新版的规定拟增加个人申请资格中的驾驶证条件(将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年满18周岁”改为“持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
杭州市调控办给出的解释是,由于驾驶证与用车需求关联度高,设置驾驶证条件将有利于指标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有利于满足购车刚需,有利于稳定社会预期,同时,参照其他限牌城市,申请条件中均有驾驶证要求。因此,个人申请资格中拟增加驾驶证条件。
杭州市交通局调控处副处长金琳说:“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更应该考虑到指标的合理利用,没有驾照的人群,应该说他本身自己用车需求的关联度并不是很高,所谓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在这里面也占了不少比例。”
4月摇号申请突增3万多
杭州市交通局调控处副处长金琳告诉记者:“目前,‘奖池’内有接近50%的人都没有驾照。”根据之前的统计,其中一部分申请是家里的爷爷奶奶辈帮孩子申请的。而所谓驾照门槛,是指今后要参与摇号、竞价,申请人不但要满足目前限行规定的条件,还须持有驾驶执照。而且,一旦这个门槛真的设立了,已在摇号、竞价池内的没有驾照的人,也会被清理出去。
昨天中午,杭州市调控办发布了本轮摇号、竞价申请人数。截至4月8日24时,参与本期小客车增量指标申请编码总数为676514(其中,个人申请666675,单位9732,社会组织、其他组织107),这一数据与上月642593的申请总数相比,上涨了33921个。经过数据分析,如果新规实施,那么参与者的中签率会大幅提高,按照4月份的数据,最后的总中签率能达到1.7%,比现在0.8%的概率提高了1倍多。
突增3万多的增量,比前几个月平均1万多人的增长不少。杭州市调控办相关负责人分析,因为是新政前的最后一个月,有些市民感觉可能会提高申请门槛,就先来赶最后一个“末班车”了。
四县市不开辟单独号段但有优待
在之前的意见征集中,杭州下属四县市是否单独开号段也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这次新规的意见稿中也有了解答,将会给予县(市)一定的政策倾斜(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一条“除常规配置外,给予县(市)一定数量的指标配额,由各县(市)自行组织配置,具体办法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县(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由于目前没有单辟号段的可能性,县(市)与主城区分别摇号成本高且意义不大,所以新规对于县市区来说,会有一定数量的额外指标配额,由各个县市自行组织配置。具体的办法由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县(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杭州市交通局调控处副处长金琳说:“现在包括数字、包括分配方式,包括我们的分配期限等,都没有确定,具体还要等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县(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调整后的规定还有三大亮点
另外,此次同时还调整了能源车的年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规定竞价上限等都被写进了今天公布征求意见稿。
拟放宽新投资企业申请相关限制。符合条件的新投资企业一般用车需求都比较大,不宜限制得太严格。因此,拟规定投资额条件和纳税条件可以由企业自行选择适用,由投资额确定的申请编码数量限制可以适当放宽。
同时,规定每个竞价指标保留低价1万元,最高限价为上一个月平均成交价的两倍。
4月30日正式确定的政策公布之后,原先摇号池里的申请人怎么处理?是需要重新申请?还是系统自动根据资格进行筛选?目前还不明确。
金琳表示:“如果最后的政策不调整,那么肯定不用变,如果政策一调整,原来摇号池里的相关申请人怎么处理,要等到政策明确,我们4月份摇号的数据已经导出,到时候通过审核,通过现场的摇号和网上竞价统一处理,这个月我们还都是正常进行。”
增量指标申请暂停下月重新开放
为了配合新政的修订,昨天起,杭州市小客车总量调控网站已经停止了增量指标的申请,要到5月1日才会重新开放。该网站显示:“2014—2015配置周期的增量指标申请已经结束。为配合政策修订及系统升级改造,从4月9日零时起至4月30日24时止,增量指标申请(包括新申请、取消后重新申请、确认延期)功能暂时关闭,其他系统业务正常开展。”
2014年5月1日《暂行规定》实施以来,2014年政策实施后小客车上牌数比2013年同期下降43.59%;去年共淘汰黄标小客车27278辆,发放新能源车指标9427个、完成上牌7624辆,有效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记者 尚淑莉 实习生 何林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