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敬一丹现场朗读《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新文化记者 孙立国 摄 敬一丹现场朗读《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新文化记者 孙立国 摄

  今年4月20日,敬一丹在为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作讲座时,透露了将要退休的消息。4月30日,她主持了最后一次《焦点访谈》,5月1日,她正式退休,此时,她刚刚过完60岁生日。

  6月24日上午10点,身穿宽松的棉麻休闲装,梳着利落短发的敬一丹,带着新出版的书《我遇到你》,在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报告厅亮相,为传媒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签售,并被聘任为兼职教授。

  去年4月,敬一丹的老搭档白岩松,也曾带着新书来到东北师大,也被聘为兼职教授。或许是已经退休的缘故,轻持话筒站在讲台上的敬一丹,在《焦点访谈》的监督报道中发出的沉稳但不失态度的声音,已被平和与轻松的语调所取代,无论是在说话还是聆听,嘴角始终都是轻轻上扬的。她全程坐在由学院老师担任的主持人对面,以受访的姿态,完成了以《媒体新格局中新闻人的变与不变》为主题的讲座。

  ■自身形象

  “确实有点保守、传统,甚至老旧”

  “主持《焦点访谈》19年直到退休,一个老公33年。”负责主持的老师,以这样的开场白调侃着。

  敬一丹笑答:“我这个形象,确实有点保守、传统,甚至老旧。”她说,她的确不是一个很主动的人,好多事都是碰到了、赶上了,比如和爱人结婚,再比如加入《焦点访谈》。

  敬一丹说,她大学毕业后,留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工作,那是广播最兴盛的时代,而在当时,电视刚刚兴起,“黑龙江电视台,和我们在一个大楼。”她调侃,当时,广播人看电视人的眼光,有些“我们是国有企业,你们是乡镇企业”的色彩。

  但是,1988年,她仍然放弃了广播电台主播的“铁饭碗”,加入了刚刚起步的央视,1996年加入《焦点访谈》,直至退休这一年。

  ■互联网

  痛悔当时怎么没接近他们

  敬一丹评价自己“不变”的特质,是因为她在面对变化时,不知道去迎接挑战,“当变化在眼前,我在想如何顺应、适应,而不是去迎接它、挑战它。”她说,“我是一个技术恐惧症,害怕一切有按钮的东西。”

  她提到,《焦点访谈》初创时,所在的写字楼里,有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瀛海威,当时她并不知道,每天在这间公司里面出入的工科男们都是干什么的,“我甚至迟钝得一点都没有反应,真的没想到,有一天,他们的手,会影响到我们、威胁到我们。”敬一丹自认,这种情形的出现,一方面因为她的“迟钝”,另一方面是因为,她正处于电视最强势的时代,“看不到来者,这是一个最大的危险,这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

  “当后来互联网已经成为覆盖一切的态势的时候,我就痛悔,我当时怎么没有接近他们,如果早一天接近,就会早一天看见未来。”敬一丹因此总结,媒体人身处在变化中,需要一种能力,就是遥望,需要有准备、知识积累,以及眼光。于是她不免遗憾,当时身处电视的强势地位的自己,无法预见未来,也失去了遥望的机会。

  敬一丹说,直到微博元年,她才有了这种迫在眉睫的感觉,那天,她在给大学生们讲课时,问到谁用微博,整个教室的学生全部举起了手,她说,这使作为传统媒体人的她感到危机,也真的意识到,新媒体如此强大。

  语录

  当后来互联网已经成为覆盖一切的态势的时候, 我就痛悔,我当时怎么没有接近他们, 如果早一天接近,就会早一天看见未来。

  ———敬一丹说,应该早日接近互联网。

  当很多年轻人用树林般的举手告诉我他们已经扑向新媒体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给了我一份清醒,我知道,我站在传统媒体受到严重挑战的这一点上。

  ———敬一丹谈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各种各样的声音传播浪费了我们很多精力,我们用很多时间去看那些真假难辨的东西,很多专业记者被迫去解释那些不实的流言,这付出了很大的社会成本。

  ———敬一丹谈传统媒体被迫应对网上不实传言。

  ■《焦点访谈》

  从万众守护 到“多半不看”

  19年的《焦点访谈》主持生涯,已使敬一丹成为了这个以舆论监督著称的栏目的符号,但是,对于《焦点访谈》,她却直言:“格局已变。”

  “《焦点访谈》的变化出现在近10年,慢慢从被千家万户守护的一个幸福年代,变成现在的多半都不看。”敬一丹觉得,这个变化的出现,今天依然还是一个课题,“甚至有前沿人士说,媒体格局的变化是每天、每分钟都在变,你看到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和媒体的未来。”此刻,敬一丹平缓而轻松的语调,变得有些低沉,“过去我们都在用发展,现在被迫要用生存这个词。”但是,很快她就又微笑着给出答案,“我们探讨任何业务问题,都离不开大背景。变和不变,就是这样很有意思地融合在一起。”她说,遥望,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当很多年轻人用树林般的举手告诉我他们已经扑向新媒体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给了我一份清醒,我知道,我站在传统媒体受到严重挑战的这一点上。”

  敬一丹说,从那之后,她就更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说话,也更在意、更字斟句酌了,“因为我知道我们的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电视被全家人不可选择的居家守候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因此我在话筒前有了更多的审慎和尊重。”

  ■网络流言

  专业记者被迫去解释不实流言

  主题讲座结束后的问答环节提问方式有些特别,是通过微信面对面加群的方式,同学们在微信群中提问,老师和主持人在筛选后回答提问。

  “主流媒体相互竞争的格局下,传媒人的舆论导向如何把握”这一问题抛给敬一丹。

  “现在传播太方便了,但什么是靠谱的声音呢?最近一两年,主流媒体都开辟了类似真相调查的栏目,面对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声音,其中有流言和谣言,对此进行澄清,做专业的调查,相当于‘谣言粉碎机’,《焦点访谈》也做这个。”敬一丹说,谁来承担谣言粉碎机的责任呢?“网络传播确实方便、热闹,但是无法等着它像江河一样自净。”敬一丹说,主流媒体还是承担着这样的责任,“各种各样的声音传播浪费了我们很多精力,我们用很多时间去看那些真假难辨的东西,很多专业记者被迫去解释那些不实的流言,这付出了很大的社会成本,但这是目前不得不做的事。”

  敬一丹的声音变得更加笃定,“其实最职业的媒体人还是在传统媒体。”

  新文化记者 赵实

编辑:SN117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白岩松会重蹈毕福剑之辙吗?

综合一假一真的两条消息,微信公众号“记者站”有信心判断,这不过是虚惊一场罢了:“此次央视调整白岩松主持的两个节目,是一次正常的节目调整,被公众无限放大了,‘白岩松摊上事儿了’,基本可以肯定只是一些人的意淫。”

一个媒体人谈白岩松的对与错

在我看来,这个时候白岩松称公安干警“死亡”“离世”,并没有错。但对犯罪嫌疑人用“五十多岁的老汉”,“五十多岁的老汉”的新闻用语虽也没错,但并不恰当,为什么?一个枪杀了这么多人的人,显然是“犯罪嫌疑人”……

未成年人恶意欺凌也该受惩罚

我们的法律,不能把所有的未成年人当作保护对象。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溺爱,就是在给社会制造不定时炸弹。就像网友所忧心的那样:“孩子长大后要不沦为沉默的帮凶,要不就会成为一个压抑的极端者。”

40年僵尸肉是如何漂洋过海的

“70后”猪蹄、“80后”鸡翅,你吃的泡椒凤爪“肉龄”可能有30多年,闻听此言,你的胃是否翻江倒海?有网友调侃:“这年头连肉都开始玩穿越了……也是醉了。”与其说醉了,不如说吐了,那些走私的僵尸肉是最好的催吐剂。

  • 刘姝威:乐视网分析报告
  • 体检旅游为何成中国游客访日重头戏
  • 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哪八大海盗群
  • 李银河:趁着还有时间好好享用生命
  • 查小欣:女粉偷上陈伟霆私车发网炫耀
  • 大头费里尼:情书迷你写作指南
  • 探访荷兰国宠“米菲”的故乡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