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9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内地富裕的“虎爸虎妈”们正在成为私营教育提供商、尤其是为其子女进入西方顶尖大学铺平道路的国际学校经营机构的滚滚财源。这是一个几乎没有受到经济下行趋势影响的行业。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7日报道称,里昂证券亚洲公司分析师玛丽安娜·郭(音)在一份提供给客户的研究报告中写道:“中国教育市场很庞大,未来只会变得更庞大。增加的财富、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独生子女政策以及对知名大学的迷恋都是积极的催化因素。我们预料招收本地学生的国际学校将出现最快速的增长。”

  报道称,这已经导致该郭姓分析师看好整个中国内地私营教育行业,并预计她所关注的4支股票中的3支将出现27%至39%的股价上涨。其中首选的股票是在纽约上市的教育服务提供商新东方集团、英国贵族学校诺德安达教育集团以及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最大国际学校经营机构中国枫叶教育集团。

  中国内地的国际学校并不只为外国侨民服务,它们也是手头阔绰的本国居民所觊觎的目标。枫叶教育集团的1.5万多名学生中有大约90%来自中国家庭。对于中国内地的国际学校来说,这样的生源构成模式正在变得日益普遍。

  报道称,2014年,中国国际学校的在册学生人数为17.74万。郭说:“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这部分学生的比例将以1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从而成为(教育业)扩张最为迅速的部分。”

  据郭女士称,这种激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家长把子女送到海外的渴望,这种渴望已被证明是中国非正式的在线和课后补习教育行业的福音。郭说:“就像他们对奢侈品的迷恋一样,看起来中国人对于知名大学也有同样的迷恋。美国的哈佛、耶鲁、斯坦福,英国的牛津、剑桥……是几个在中国留学生中最受欢迎和最有名气的学校。”

  在中国内地,大学录取资格的竞争十分激烈。官方数据显示,该国排名靠前的154所大学的录取率为9%,相比之下,加拿大最好的三所大学的录取率为60%,英国牛津和剑桥的录取率为22.8%。

  在中国的文化中,家庭对教育的支持尤其巨大。拥有《如何让你的孩子进入哈佛》之类名字的书籍常年畅销。“虎妈”现象普遍存在。“虎妈”一词是由亚裔美国母亲蔡美儿创造的,她曾写过一本关于自己如何严加管教女儿以及时刻密切关注她们学业成就的书籍。

  根据胡润的百万富翁调查报告,中国的富人倾向于把他们年支出的20%至25%用于教育。另一项由里昂证券“中国现实研究”部门进行的研究则显示,中产阶级家庭平均把存款的12%用于子女学校教育。

  报道称,41岁的纳塔莉·彭(音)是一位企业司库主管,她每年花大约2.5万元人民币让自己8岁的女儿在北京接受国际学校教育。她说:“这些钱花得值。我们希望她能把英语说得像母语一样,将来能上耶鲁、哈佛这样的一流大学。”(编译/曹卫国)

编辑:SN123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济宁市长辞职背后的真问题

“人各有志”,梅永红们的离职是正常的人才流动,我们也希望他们用自己的资源为社会和自我创造更多合理合规的财富。但面对来自市场日渐激烈的人才竞争,其实更应该反问一下,我们的体制做好跟市场竞争人才的准备了吗?

“家属情绪稳定”阴魂不散?

恶性事故发生后,官方宣称“家属情绪稳定”,其实是大有深意的。首先,这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的,遇难者家属情绪都稳定了,别的人就更没什么情绪了,此地已平安无事,媒体和不相干人等可以散去了。

农民的孩子还能上大学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这些底层孩子在乡村读书并不比城里人差,考取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80%来自农村。有的乡镇中学比县城中学录取大学的比例还高。到了九十年代,优秀老师都调进了重点中学,但考进重点中学的学生,农村生源仍然占主力军。

于丹老师请小心,鸡汤有毒!

多看点《甄嬛传》都不至于相信光绪皇帝会说出“正视现实,发愤图强”这样的话。更何况,但凡对中国历史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古代皇帝并没有当众发表演讲的习惯。或许在于丹心中,光绪帝是看着《演讲与口才》长大的。

  • 伤者:讲一讲我所经历的8-12塘沽爆炸
  • 行人闯红灯抄告单位别只看疗效
  • 李开周:鲁迅去广州的最快方法是什么
  • 朱大可:当代中国文学的“流氓面容”
  • 《花千骨》“秒收”让观众瞬间凌乱
  • 爱和吸引扮演的角色远远高于脸
  • 新疆哈萨克人如何熬制美味奶茶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