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11月08日12:33 新闻晨报

分享

  原标题:将来住房有问题可直接找保险公司了

  晨报记者 林劲榆

  屋顶漏水了,怎么办?墙体开裂了,找谁来修?业主将来可以打电话给保险公司,像车险理赔那样,由保险公司负责鉴定、维修等过程,整个流程便捷迅速。这项住房保险服务将在上海全面执行。

  昨天,上海市金融办、市住建委、上海保监局、市政府新闻办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将在上海保障性住房中全面推行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制度,作为先行先试的区域,浦东新区将在商品房领域率先全面落地该制度。

  保障范围有哪些?

  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nherent Defect Insurance,以下简称IDI),起源于法国。根据法国法律规定,这是一项强制性保险,目前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开展此保险。在中国,这项制度刚刚起步。简单来说,这是一项由建设单位(即开发商)作为投保人,向保险公司交付保险费,由保险公司按照约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提供质量风险控制服务,并在建设项目竣工后,业主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仍然发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时,保险公司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的保险。

  保险公司承担的责任和期限分别是:主体结构问题(如倒塌、不均匀沉降等)十年;保温及防水五年;装修、管道、设备等两年。均从竣工满两年后起期。上述保障范围完全符合国家及上海地区对住宅的质量保障要求。

  引入保险机制以后,建筑行业的利益关系将发生巨大变化。保险公司出于自身业务风险控制的迫切需要,保证自己的利润和降低风险,将会引入第三方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开展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风险管控。

  不会增加开发商负担

  强制保险不会增加开发商负担。在引入IDI保险前,上海采取的是物业保修金制度,开发商需缴纳约住宅造价3%的物业保修金给政府相关部门。而商业保险替代物业保修金制度后,上海的住宅工程建设单位(开发商)在购买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后,即可豁免其缴纳物业保修金义务。

  上海市保监局透露,目前上海实行的IDI基准费率一般为工程总造价的1.5%,今后将根据项目规模、技术复杂程度、施工单位业绩、项目管理水平、质量投诉及理赔情况等因素,确定每个项目的保险费率,逐步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保障范围一致,但实际上保障金额大大提高。

  业主不会再遭遇“扯皮”

  房子的质量问题往往只有在使用中才能逐渐发现,购房者面临着一些无法预料的风险。在该保险体系下,业主和建设单位一样都是“被保险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直接找保险公司进行索赔,属于保险责任的部分,保险公司全程介入,以修为主,以赔为辅,解决业主后顾之忧。

  投保的房屋出现质量问题,业主既可以找小区所属物业公司反映问题,也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进行报案。保险公司会在每一小业主入住前,分发印有IDI保险保障范围、期限及如何理赔等内容的“告知书”。

  目前在上海已有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平安和中国人保三家保险公司具有主承保资格,可以出具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保单。

责任编辑:张冬

相关阅读

美国分裂为何如此猛烈

因为有“特朗普现象”——并非单指特朗普这个人,而是他参选后引爆的社会和政治现象。

科学家创业能成吗?

今天中国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包括相当资深的科学家,开始进入创业的行列。有人就问:科学家创业的风口是不是已经来了?

官场到底有没有“小圈子”?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话是孔夫子说的,意思是,不要担心没有自己的位置,要担心的是,自己到底凭什么立足于世。

岁月凶猛

岁月像一趟慢慢开往前方的列车,人生的经历、角色、故事、成败则像路两边的风景;列车把我们带到越来越遥远的地方,而风景在我们的身后远去,它们最终将无影无踪。

  • 剧情大反转!FBI突然放过希拉里(图)
  • 总统身上哪一点最被美国人民看重?
  • 刘渊:一个特别想做皇帝的匈奴单于
  • 阿琪:我的隔壁住着不一样的张爱玲
  • 看不懂伍迪·艾伦? 这事儿真不赖你
  • 姑娘,再爱也给自己留条后路好吗?
  • 敲黑板!最另类的千岛湖攻略(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