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小片”导演贾樟柯警惕资本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11:39 南方周末

  青年文化的沦丧,可惜!

  □本报记者 袁 蕾

  9月29日,贾樟柯站在黄河边,一如既往耐心地跟媒体聊天,惟一的区别,是他鼻梁出血,眼睛不敢看闪光灯。

  前一晚,贾樟柯成为山西碛口的文化形象大使,刚刚获奖的纪录片《东》也在碛口举行首映。国内外几十家媒体,还有陈丹青、袁立等好友,跟着贾樟柯从四面八方赶来碛口。这个距离太原有5小时车程的山西小镇,显然从未如此热闹过,酒会之后,当地领导特意准备了烟花,40多分钟的烟花比威尼斯还热闹——贾樟柯的鼻梁,就是被烟花烫伤的。

  除了烟花放了多长时间问题,记者们还在争论两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形容贾樟柯那覆盖了一座山的画像,是半个篮球场那么大,还是一个;山路上迎接贾樟柯的红地毯,究竟铺了1里还是1公里。

  “我们生不逢时”

  拥有画像覆盖了一座山的贾樟柯,在国内的电影市场上获得的利润竟然是0元。

  算上刚刚获得威尼斯金狮奖的《三峡好人》,贾樟柯一共拍了5部剧情长片,《世界》是第4部,也是他惟一在国内公映的电影。贾樟柯十分重视,亲自带着演员全国跑,进行地毯式宣传。

  影片最终在国内拿到150万的票房,按照跟影院的分配比例,贾樟柯他们最终得到50万——正好是他们投入冲洗拷贝的价钱。

  “5年前我们开始建影城,1个亿、2个亿的投资必须挣快钱来回收,他为什么要给你放《世界》?电影院老板没有心思作文化,艺术电影受到冷落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一批影城开始盈利了,那12个厅就不会像现在一样全部给一个电影,多元电影就进入了。我们没有太多可以埋怨的,可以说我们是生不逢时。”贾樟柯说。

  “中国大片不多,但占据了所有公众的头脑和影院。一部电影出来之后,所有媒体和舆论、问题和焦点都直接指向工业,而不是电影本身。在一个过度娱乐化的时代,直接指向花边——用的什么器材,谁做的后期,用了多少钱……关心幕后工业干吗?观众是来看电影的,不是来看报表的。大家不关心电影,只关心围绕电影的话题,这是对观众的损失。”贾樟柯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资本神话”。

  贾樟柯从不否认自己是独立电影的获益人,然而现状是,媒体对独立电影的介绍越来越少,“这三五年来,出现的优秀独立导演太多了,甚至没有我出现的时候那么被人爱护。”

  资本神话出现之后,让贾樟柯最失望的是,电影从业人员、电影工作者、电影学院学生,羞于说电影是一种艺术。“我觉得他们太卑鄙,太可笑了。说电影是一种艺术,会让人觉得他不时尚。在正常的国家,年轻人支持艺术电影、先锋的、小众的东西。这是让我伤感的话题,我很难理解小孩对非主流文化的不亲切;在我年轻时候,对非主流充满了亲切,我拥抱他们,他们能把我的愤怒、不满、青春期的状态,全部释放出来,现在为什么没有?社会有很多弊端,青年必须有挑战性。青年文化的沦丧也是非常可惜的——你可以看到在这个转型时期,商业神话带来的影响。”

  “我也绝不选择你!”

  “中国电影的尴尬在于没有中国市场,而中国市场是它惟一的市场。”贾樟柯认为,在这种尴尬下,资本特别容易获得崇拜“导演的虚荣心,制片人炸金花,发行人博媒体关注,最终形成了资本神话。”这是贾樟柯的一个猜想。

  更让他恼火的是国内一个颇为流行的“理性思考”:一个总拍两三百万电影的导演,能不能驾驭1亿的投资?——在中国市场上,“低成本”几乎就意味着“无能”。

  在贾樟柯看来,资本神话改变了导演的成长模式——变成打游戏过关晋级式的:拍小成本影片开始,然后到几千万,然后到大成本电影。

  他记得,一个房地产商在媒体上引以为荣的电影投资策略:张艺谋,投1亿;谁谁谁,投几千万;贾樟柯,一分不投。面对这种投资人,他能做的,只是一句粗话再加上“我也绝对不选择你”。

  长期以来,他的对策是:拍中国的故事,但是把投资和销售建立在国外,“我跟中国电影工业产生的关系不多,我第一次花国内的钱是《三峡好人》,但是销售也是建立在国外的。”

  “这是中国的悲哀,不是导演的悲哀。”贾樟柯说。《三峡好人》在威尼斯得到金狮奖后,很多人问贾樟柯,影片会不会在国内热映,他的回答是:“这个不重要。”

  拍第一部电影《小武》时,贾樟柯用了20万,对他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成本了——“天天也还都有酒喝”。贾樟柯的不解之处在于:生意永远是要降低成本,没有人是要提高成本,为什么300万的片子,非要1000万拍呢?“我坚持电影投资不一定要往上涨,5元钱可以拍电影,几千万也是电影。”

  《小武》之后,贾樟柯名声大噪,很多国外制片公司都来找他,最后他选择了北野武的公司:“他们并不算太有钱的公司,毕竟靠导演一个人的收入维持公司运转,但是他们更专业,跟欧洲运作了几十年的公司没有办法比,它也不能跟松竹比,但我愿意选择它。”

  “有人埋单,不给你任何工业压力,让你去表达自己,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奢侈的。”贾樟柯还记得他上次见到导演马丁·西科塞斯,他们在电梯里告别时,西科塞斯说的最后一句话:保护你自己,保持低成本。

  此后,贾樟柯保持着每年一部剧情长片,一部纪录片的速度。他的新片《三峡好人》、获得了威尼斯最高奖项金狮奖,这个奖项,此前只有“大片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得过。

  对贾樟柯而言,更大的财富是那些从《小武》、《站台》积累下来的国内DVD影迷和海外商业院线老客户。他每次在拍片之前,都会把故事大纲传真给海外老客户,慢慢积累起来的信任,让贾樟柯卖片越来越容易,现在要做的就是开拓新的买家,在国内大不大卖,就不那么重要。

  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