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曲艺时代的尾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10:59 三联生活周刊 | ||
马季先生的离去,使中国相声界进入了一个群龙无首的时代。在马季的前面,曾经有侯宝林、刘宝瑞、马三立等相声大师,他们的艺术造诣很高。而马季,无论是在他这个年龄段还是在他这个辈分的相声演员当中都是最好的一个。 相声致命伤
马季走了,无论是在他这个年龄段还是在他这个辈分的相声演员当中都是最好的一个。他的声望和地位无人能代替,哪怕是辈分比他高的人。而在他后面,虽然知名的相声演员比马季那个时代的人多出不知多少倍,但是真正突出的并同时有威望的人却找不出来。中国相声这五十多年的发展,就像一个线轴状,两头大中间小。只是,后马季时代这一批人真的是无法跟前马季时代的人相提并论了。 相声界像一个江湖,有江湖就分三六九等,就要有老大。虽然马季生前不太喜欢江湖这一套东西,但在晚辈心目中,马季就是后侯宝林时代的江湖老大。没有老大,关于相声的问题该向谁请教呢?这是个问题。 也许,只有在马季走了之后,人们才会意识到相声界真正问题的所在,它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人这样的减法问题,很多相声面临的问题也随着马季的离去而浮出水面。 相声从练摊时期开始,就深受群众的喜爱,它和很多曲艺一样,靠口耳相传延续到今天,之所以在今天人们仍然喜欢相声,就是因为这门艺术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能取代的特色。相声在过去一段时间淡出人们视线,这并非是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娱乐内容而忽视、远离它,而是今天的相声无法再展现它原有的魅力,哪怕是简单的复制都无法再现。归根结底,是说相声的人在慢慢抛弃这个时代。所以,谈到相声不景气,常常有人找出各种借口和理由,其实是在回避最实质的问题——相声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广播时代,相声成了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之一,为什么到了电视时代,它就不行了?相声是可以适应电视的,但是如果屈从电视,那自然会走向死胡同。话说回来,如果作品整体写得好,电视就会适应相声。事实上,郭德纲坚持不上“春晚”,先让相声在电视之外开花,再让相声上电视,就足以说明,相声和电视本来就不存在不可调和的问题,打铁先要身子硬的道理谁都知道。但就这个问题,最近十年就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马季的徒弟,有的当官了,有的演小品了,有的开网站了,有的经商了,就是没有正经说相声的了。而马季的徒弟可能最多,在相声界的影响也最大,这些人都不务正业了。所以说,当相声进入后马季时代,如果还这样,相声真有进博物馆的可能了。 另一方面,从相声的承传角度来说,继承者必须要有超越前辈的野心,因为口耳相传这种方式的最大问题就是失传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在没有音像载体和不可复制的时代,口耳相传是最直接和简单的承传方式,甚至对文化水平不高的演员来说就是唯一的传承方式,这也就形成了江湖门派和规矩。为什么江湖中流行春典,其实都是为了生存。郭德纲在去年红了,他是带着负面报道红的,很多关于他的负面报道皆出于江湖规矩的冲突。从相声发展过程来看,江湖内耗不仅使相声本身丧失了不少元气,也因为门派对立、相互保守而使很多经验、技巧失传。你从师于我,就不能从师于他,这叫规矩。对相声的继承者,就无法直接博采众长,所以就导致了最直接的问题,打个比方就如: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 其实,马季先生当年进入相声界,他的成功恰恰说明这个问题,当时有四个师父教他,他能学到更多东西,加上后天的勤奋和努力,才会有后来的成功。但是有多少人像马季这样幸运,从师于多人呢? 如今有了录音录像载体之后,相声的传播比过去更加方便,相声爱好者完全可以根据这种“函授”方式来继承相声传统,但是很多经验和窍门无法通过载体表现出来。民间艺术往往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靠人去领悟,或者说这就是技艺的秘诀。但有多少“只可意会”的内容实际是师父无法解释清楚才找出这样的借口呢?如果人们把经验都拿出来交流,只可意会的经验技巧就能言传开来。 过去说相声师父带徒弟,是因为没有录音可以参照,加之它是一种谋生手段,才形成了一套规矩。如今,人们早已经把相声当成一门艺术来看待,为什么从业者还抱残守缺坚持一些不适合相声在今天发展的江湖规矩?真正解决相声的生存问题,仅仅回到小剧场、直接面对观众还不够,这只是第一步,它更需要开放式的胸怀。(记者 王小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