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财团法人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9日10:45  南方人物周刊

  默少克

  四川大地震期间,曾经向台湾的一位老师请教过赈灾问题。这位老师是台湾大学的教授,另一个身份是“财团法人九 二一震灾重建基金会”的执行长,手上掌握着100多亿台币的捐助款。

  100多亿啊!果然够得上“财团”的架势。而且台湾政府居然把捐助款全委托给了一个民间化运营的组织来操作。

  额外提一句,这个财团法人基金会今年7月已经结束运转了。按这位老师的话说就是结束了自己的使命,该和“九二 一”说再见了。尽管手上还有几十亿资金没用完。

  后来在台北,见过一位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他的个人办公室,在市中心一座很普通的小楼顶楼,没保镖没警卫,我 估摸着但凡一个有把子力气的年轻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硬闯进去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进门一看,赫然挂着“财团法人XX文教基金会”的牌子。

  大人物说这是自己最珍惜的一个地方。政治斗争纷乱扰人,在基金会里可以修身养性,还能筹款从事公益活动。

  “在这里我很自在啊!”大人物非常自豪。

  后来又去海基会见大人物2号。见面约在海基会大会议室,里面的格局基本类似《新闻联播》里元首们的会见场所的 风貌,只是在宾主双方的主座上方挂着一块大牌子——上书“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11个大字。

  头一次感觉海基会还真是个民间社团。

  又过了几天,在金华街龙应台老师的办公室又看见一个招牌——财团法人龙应台文化基金会。

  基金会执行长告诉我们说,担任财团法人主要是可以向社会筹款,倒不是非要有多少多少资产才行。台湾政府放开了 对NGO的束缚,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社会重要力量……

  这座小楼不高,三层,除了这个基金会,还有财团法人吴健雄学术基金会、财团法人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财团法 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财团法人卓越新闻奖基金会、财团法人自强工业科学基金会……

  总之,满眼的“财团法人”,除了大腕就是牛人。

  回到旅馆,向同事感慨:“你说啥时候咱也闹个财团加法人?”

  不料他很不以为然。昨天他在台北火车站等公车,太阳太毒辣,于是就躲到一个冷饮摊边。卖冷饮的大娘随手递过自 己的名片来,他以为是外卖名片,也没留心。结果大娘马上开始“时事开讲”,说政府如何如何混蛋,自己如何如何维权,已 经计划好了在台北和大陆都开记者会。

  我同事当场就被震了,再一看自己手上的名片——财团法人XXX基金会。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南方人物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